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含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47 更新时间:2024/2/25 13:17:33

2006年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标志。该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是通过网上征集、群众投票和数轮专家评议最终选出的。标志外部图形为圆形,象征着“循环,永不消失”;内部图形为方形,与外圆对应,天圆地方,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有极大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为古陶最早出现的纹样之一的鱼纹,隐含“文”字。“文”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图形中心,抽象的双手上下共护于“文”字,意取“团结、和谐、细心呵护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寓意。标识图形传达出古朴和质拙感,一方面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另一方面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向前的时代精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用后,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主要用于研究、收藏、展示、出版等领域。文化部将专门制定相关规定,规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的使用。

关于一些中国的古老传说?

创世神话主要有两种:天地开辟(包括世界和万物的形成)的神话和人类起源(包括民族的由来)的神话。天地开辟神话有3类:第一类,以创造神为主体,创造世界。这个创造神的形象、称谓以及开辟天地的方式各有不同。瑶族的创造神叫密洛陀;彝族的创造神有4个:八歌、典尼、支格阿鲁和结支戛鲁。第二类,巨人化生神话,讲述天下万物是由巨人的身体各部所化。如汉族的盘古神话,阿昌族的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彝族神话《创造万物的巨人尼支呷金》等。第三类,自然演变的神话,讲述的是想象中的天地自然形成的过程,既不是开辟神的创造,也不是巨人化生,完全是自然演化。如壮族神话《布洛陀与妹六甲》,纳西族创世神话《人祖利恩》等。这些神话,在各少数民族的史诗和古歌中保留很多。人类起源神话有两类:一类是解释世界上人类的诞生,讲述造人的过程,说明民族的由来;另一类是与洪水神话相联系,通过洪水后兄妹结合,说明再造人类的过程。在民族创世神话中,人的来源有卵生、葫芦生、石头生,以及从山洞或树林上出来的种种不同说法,但较常见的是泥土造人的说法。如女娲神话。

在创世神话中,解释人类由来和说明民族起源的内容常常结合在一起,把民族起源和人类由来看作是同时发生的。彝族史诗《梅葛》中记载的创世过程,以兄妹成亲,生下怪葫芦,出现8种人,解释8个民族的由来。创世神话具有世界性,它是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

②日月星辰神话。解释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神话。日月星辰神话首先提出了日月星辰的由来问题。中国神话对此说法各异,大致有以下5种:生育说、肢体化生说、蛋生说、铸造说、神创说。此外,还有太阳是英雄神和天帝的说法。也有神话解释某些星座的来历。

日、月有规律的出没运转是日、月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一个方面。中国古代神话描述日、月的生活日程也像人类一样有劳作、有休息。月中的阴影及月的圆缺变化是此类神话解释自然现象的又一方面。汉族神话中就有嫦娥奔月化为蟾蜍、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说法。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解释月中阴影的神话。关于日、月之间的关系,人们想象它们有着同于人间的夫妻、兄妹、姊妹、姑嫂等关系。对于日、月食的现象,神话中亦有神奇的解释。如汉族就有天狗吞食之说。射日神话是日、月神话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所叙述的基本内容是:天空中出现了多个太阳(或月亮),强光照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英雄的神箭手射下了多余的日、月。这类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企图控制太阳、征服干旱的愿望。

日月星辰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对于天体的朴素认识,其中有的则表现了他们企图用巫术手段控制天体的愿望,具有原始科学和某种实用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始观念的渗透融合,最终化合成为充满了天真幻想的神话,并被文人取为创作题材。

③动植物起源神话。自然神话的一种。它是原始人民对于动植物来源和特征的解释性故事。在原始渔猎和采集经济时代,人类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还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人们往往认为周围的动植物也像自身一样具有知觉、感情和生活历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同人的生活、生产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动植物,则运用形象化的幻想手法说明它们的来源和特征,便成为动植物起源神话。

在中国流传至今的神话作品中,单独讲述动植物起源神话较少,大多作为局部的情节存在于原始神话和创世史诗中。如布依族的神话史诗《开天辟地》中讲森林和珍禽异兽是由翁戛神的头发和身上的虱子所变的。《夸父神话》中讲桃林是夸父在逐日途中渴死后弃下的手杖变成的。这类神话认为动植物是由神体的某一部分或神的器物变化而来的。

此外,有的神话认为动植物是创造神创造的。如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讲阿俄暑补神到人间创造生物,把3种树栽在地上,从此有了树;把花鹿放在森林,从此有了动物。还有一些神话认为神、人、动植物是互生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没有哪些中国的古老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我实在不知道哪个是“比较少人知道的”..给你些目录(袁珂先生的《中国神话选》)很多都是上古神话,上网查一下吧~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化生万物/烛龙的神通/巨灵擘山/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女娲兄妹结婚/鲲鹏之变/龙伯钓鳌/燧人钻木取火/伏羲的创造发明/天梯建木/廪君和盐水女神/神农鞭药/黄帝失玄珠/黄帝胜四

  • 中国古文化,刺绣的起源,和有趣的故事,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被世人誉为衣冠王朝。中华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人们常常利用刺绣来装饰衣、裙、衾、枕等成活用品,美化生活,创造美的世界。中国的刺绣源远流长,在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颇有影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

  • 我想知道山海经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三次经过北山依次所见之神:人面蛇身、马身人面(二十神)、彘身人面(十四神)、彘身而八足蛇尾(十神)1。鳙鳙之鱼:鱼,其状如梨牛,其音如彘鸣2。从从:兽,其状如犬,六足,其鸣自3。(此虫)鼠:其状如鸡而鼠毛,见则其邑大旱4。箴鱼:鱼,其状如囗,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5。鱼:鱼6。之鱼:鱼7。无名兽:兽,

  • 我国第一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的包括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B昆曲。。就这个是第一批的。。。。昆曲(昆剧)昆曲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历史悠久、剧目丰富、文辞典雅、曲调优美、表演精湛,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1年5月18日,中国

  • 塞翁失马是寓言故事还是民间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典故,《塞翁失马》(题目为编者所加)选自《淮南鸿烈集解》。《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人所著。文本中的一个典故,后衍生为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特指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鼓气馍是石泉的一大特产。它的正确叫法应该叫鼓气饼,因为它是烤熟的圆形面食,但石泉人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河南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梁祝传说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为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还是其思想性,都居于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较大影响的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梁祝传说自东晋开始,已在民间流

  • 南京已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民间舞蹈类:方山大鼓,源自清同治,南京独有,鼓风威凌雄健,尚传承;栖霞龙舞,龙文化在古都之传承,全国享誉;江浦手狮,南京独有,全国享誉,尚传承;打社火,先民祭祀文化之“活化石”,濒危;跳五猖,先氏祭祀之傩面舞,濒危;东坝马灯,南京独有。民间音乐类:留左大鼓,源远流长,金陵第一大鼓,尚传承;鲜花调(茉

  • 非遗项目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1、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

  • 有哪些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一般是指陆上丝绸之路,如果广义上讲,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个问题属于旅游标签,那么就简单说说陆上丝绸之路的旅游情况吧。陆上丝绸之路,起源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

  • 请列出古代丝绸之路史上十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居然没有想万三[捂脸]谈及古丝绸之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大家可能首先会想起张骞。毕竟张骞出使西域被写进了中学的课本,不说是家喻户晓,但也估计是相差无几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受汉武帝的命令去联合大月氏,虽然没有成功,但却促进了大汉与洗浴各国的文化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第二次出使西域仍是以军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