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从教23年的小学语文老师,如何让孩子练好字,我想给出以下三个建议:
一、基本功1、笔画与偏旁
要想写字漂亮,必须天天苦练基本功。
著名书法家田英章,今年70多岁,每天还要练笔画;达芬奇每天画很多鸡蛋,日积月累地训练,让他成为一代大师。可见基本功的重要性。
练字,先练笔画,笔画练得好,写字就成功了一半儿。
笔画练好后,再让孩子练偏旁,比如走之底,双人旁等。偏旁练好了,下面的结体就好学了。
2、结体
如何让笔画组合在一起变得美观,这就要谈到间架结构、结体的艺术。
比如,首点居正、通变顾盼、点竖直对、中直对正、横笔等距等。
只有掌握好的结体艺术,才能写出很漂亮的字来。
3、思想
1、主笔突出
写字时处理好鲜花和绿叶的关系,主笔是鲜花,其他笔画是绿叶,尽量绿叶细,鲜花粗。
2、锋芒毕露
写出每个字的顿笔,有些字的末尾是带尖的,必须写到位,比如撇、捺的收笔处。
3、小蛮腰
许多笔画在写的时间,开头和结尾一般比较重,而中间要写得细而轻盈。比如横折钩的折的部分,比如长横的中间部分。
如果学会这点,字就会变得优雅、飘逸。
二、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跟名师学,跟着好字帖练,才能快速提高写字水平。
1、报班
条件允许,可以报名师的书法网络班。
进班后,名师会循序渐进地教,每周会点评孩子的作品,指出进步与不足,孩子写字水平会提高得很快。
2、字帖
一定要买好的字帖给孩子练。
以前我就走了弯路,买了一位有争议的书法家的字帖,练了半年多,写出来的字,不尽如意。
后来,我改学另外一位名师,才把字真正练好!
三、习惯1、视频
每天让孩子坚持看书法家的视频。比如田英章、田蕴章、赵贺新、荆霄鹏等。
学他们的运笔、结体艺术、书法思想。
有段时间,我特别痴迷赵贺新老师的字,天天看他的书法视频一两小时,一年后,字写得漂亮多了。
多看别人写字,非常重要,能让你知道自己与名家的差距,明白努力的方向!
2、练字
每天坚持练字半小时以上。
贪多嚼不烂,不要急于求成,每天只练两、三个字就可以啦!
用心地练,把每个字练得像名家的字帖或视频中一样,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3、看帖
书法家蔡澜就喜欢每天看字帖,用手在空中书写。即使没动笔,每天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4、书友
可以加入书法qq或微信群,每天把孩子的作品发到群里,与书友交流。
学习别人的优点,接受别人的建议,改正自己的缺点。
总结:练字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才行。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孩子一定能成为小小书法家!
不知我说的对不对,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孩子十岁,应该是中高年级了。这时候练字,缺点就是学习任务重,单独进行练字的时间少。但也有个好处,就是孩子大了,理解和控笔能力会稍强一些。
我班里也有一些大孩子,每周最多只能来上一节写字课。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让孩子尽快提高,我的建议是:
1.以结构练习为主,笔画练习为辅。字虽然是由笔画组成,但笔画再好,结构不行也白搭。就像五官再完美,长错了地方我们也不会觉得漂亮。前期的结构练习应该由易到难,从独体字入手。因为独体字结构简单,特征明显,孩子可以通过它们熟练主笔和收放的运用。然后是上下或上中下结构的字。这类字练习时要在主笔和收放的基础上加一个对齐关系。如果上下两部分没有对齐着写,一般情况下字都是斜的。前两种掌握好后,再针对左右结构的字进行练习。左右结构的字难度增大。不仅要注意收放,还要注意宽窄、高低的搭配,所以没有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做铺垫,孩子会无从下手。这部分的练习在方格中进行。因为孩子大了,目测能力会增强,不需要辅助线也能知道大概的起笔位置。而且越到高年级越用不到田字格。
2.结构规律基本掌握后,赶紧进入实战练习。就是不要每天都逮着几个字,每个字写一行。至少要进行词语抄写练习。先用方格抄四字词,在巩固结构规律的基础上,练习字与字的搭配,提高整齐度。整齐度包括字与字大小的协调,位置的统一。方格练习差不多后,再进入横格练习。这个最难,得用上以前练习的所有知识点。利用收放,使字与字之间自然地保持距离,用之前练出来的眼力,把每个字写整齐。
3.速度练习。这个十分必要。我班上中高年级学生每节课都会测速。必须逼着孩子集中注意力,加快手指运动速度。刚开始她们会说快了肯定写不好啊!但事实证明,人在被逼急了的时候会迸发出惊人力量的。测速的频率一高,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习惯用这种速度去书写了。
4.课后的巩固。光在写字课上练习是不够的。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在写字课上能写得又快又好,回家怎么就不行了。因为孩子觉得,同样是写字,在写字课上写是以写好为目的,质量很重要,写不好是要被罚的。在家写作业,是以写完为目的,只要不是太乱,没人会发她。所以,孩子在家写不好,不应该由家长问老师为什么,而是应该由老师问家长,是不是家长对孩子作业要求不高,在发现他们不认真书写时没有惩罚而是一味纵容。只有家校联手,共同督促,孩子才能扎扎实实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