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数十年过去了,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学书法的初心吗?
非常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我学书法,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书学“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由形入神,形神兼备,楷行俱佳。尤以写得一手漂亮的“雨夹雪”,而名闻十里八乡。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手把手地教我抓笔,教我起笔、行笔、收笔写笔画;教我一笔一画学写字……,口传手授,耳提面命。天长日久,受父亲的潜移默化,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写字。也可说是从此与笔墨结下了不解之缘。
平时学习,父亲常常给我讲一些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来激发我学习的兴趣。还有就是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敲敲”我的脑袋瓜、“拧拧”我的耳朵边,意思是说,学习要勤奋,不要懈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8岁时上小学一年级。走进了环溪小学的校门,在老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导下,开始了孜孜以求的读书识字和写字……。苏东坡说的好呀:“人生忧患识字始”,从此,写出一手好的字,也就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向往和追求。
我很幸运,凡教过我的老师,都写得一手好字。有一次在县城,我正走着,只听有人在喊我的名字,这声音好熟悉,当我回转身来看时,原来就是一年级上教过我语文、教过我写字的徐老师。时过将近30年,徐老师对我的印象还是那么的清晰,她笑着对我说:“我教过你们家两代的人,你父亲和你,你父亲和你写的字真好,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老师们的字写的好,这是因为他(她)们会写,他们知道怎么写才能写得好。他们将这些方法一一地传授给我们,不拘一格,因材施教,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敬重。端正、工整、快捷、清洁,看上去说的是写字,而实际上又更像是在教我们怎么做人……。
写得好的字,老师会用红笔在上面画上圈圈。我的本子上圈圈常常是最多的。老师也经常将我的本子在班上传阅,或将我写的字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专栏里。还有同学从我书包里,将我的本子悄悄地带回家,摹仿学习后再悄悄地塞进我的书包……。
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羡慕,更加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努力进取的欲望也尤为强烈,自觉学习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好书法,把字写正确,写漂亮,从中掌握方法,懂得规矩,也就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学书法的初心,几十年了,我一直也没有忘记。
欢迎光临并赐教!
吉峰生活照
我初学书法时,在小学高年级时开始的,当时在白纸上练习,当时没有专心的,只有练习书法是好奇心。在初中时,再开始习帖,买了一木《九成宫》,几本描绘书。每天一有时间在报纸上写写画画,在白纸上创作,构图,书写后,挂在墙上,自己来赏自已的作品了。八十年代时,我有十几岁了,开始收集齐白石的画,挂历,张大千的画,挂历和小人书上图画天天看,天天用铅笔来对着画,书法字帖放在床上,晚上一上床,摸出来看了就看,手指在书上点点划划。现在工作近三十几年了,对书法和国画练习没有放下,保成初心,向前走。图画来于书画网。
本人字写的很丑想练字,有没有什么好的字帖求推荐?
谢邀:
我的经验是,第要素你己经具备,就是有这个诉求,想写好字。参考各类贴是必要的,但不需一笔一划的临摹,看到那个字好要反复的练一直自己满意为止,一个字一个字的练找不美的地方,熟能成巧。渐渐形成笔法。
注意的是不要写的太草,字不离母。端端正正。
纵观古今凡欲学书,皆以“取法乎上”为旨,然上者何也?二王者,上也;钟繇者,上也;秦简汉简者,上也;甲骨金文者,上也;楚简者,亦上也;汉隶依然也;皇象亦在列也;张芝张旭怀素亦上也;杨疯子亦为上也;苏黄米蔡亦上也;故上者,不只古拙,亦有研美辈;……如此,选帖非常重要,以为自己喜欢者为要也。
学书者,其要在得先圣贤之法也法者,笔法字法墨法章法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