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张旭和怀素都被奉为草圣,其境界和笔法谁高谁低,你怎么看?

张旭和怀素都被奉为草圣,其境界和笔法谁高谁低,你怎么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3/12/31 18:32:13

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对比,

一:浅谈2人笔法。

怀素自叙帖绝大多数中锋运笔,侧锋少。运锋是全毛锋拖行,笔锋尖不明显,显得线条平面少立体感,也是质感不强,单簿。

线条形状都是粗细一样,少变化。

线条运笔速度快慢一样,少变化。

个别字体造型扭曲,不舒展,不自然。

最大缺点线条的轻重快慢方角没有意识发辉,不少弧形的线条,似蚯蚓形状,显得软弱。

另看张旭“古诗四帖”中锋为主,侧锋为次。线条中以笔尖发力,边锋助力,显得线条有层次有质感。

整幅作品每一笔划形状,每一笔划速度,几乎没有一笔雷同!

最令人觉得神奇的是,以现有的运笔速度,用多大的能量?笔笔都划出书法历史上第一的凝重笔划!而且丝毫不影响线条的洒脱!

这真是不可能写出的线条,只有张旭做到。

二:浅谈境界。

看自叙帖,怀素还是在为写字而写字,努力在技术面上写好作品。

张旭已经超越技术面,技术面已经完全为张旭服务,张旭已完全自由地运用技术面,表达心中的情感。

总结:

历史上传说着“颠张醉素,2人都称为草圣。现实中人们更多学习怀素。常人受自己鉴赏能力不足的局限,也深受历史影响,更怕自己被人说三道四,所以人云亦云随大流。

好比音乐中,常人对流行歌曲容易接受,但对交响乐呢,口中不会说“不好”,只是接受不了,心里不会喜欢。

但一切以作品说话,2人不在一个层次,也只能怪张旭太深奥了。

书法史载“颠张醉素”难分伯仲张旭的书法与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并称“三绝”。

怀素自幼出家,闲暇痴迷书法,曾经种植芭蕉树,用树叶练习书法。

从流传下来的二位大师法帖看,张旭擅长侧锋,有“折钗股”的笔意,用笔恢宏大气、刚毅威猛,有“独孤九剑”的霸气,大开大合,纵横捭阖,有龙啸九天的气势。

怀素擅长中锋入笔,“如锥画沙”,飘逸绝尘中带有刚劲,柔美婉转不失气节,有书圣一派的秀丽艳姿,有点“九阴白骨爪”的戾气。

由此可见,二人都飘逸绝伦,傲视天下,各有优异,难分伯仲,张旭书法适合练“玄铁重剑”,怀素的适合“金蛇剑”,如果按书法炼剑都能练出盖世绝技!

图片来自网络!

陶公的《桃花源记》里没有桥,为何唐代诗人张旭的《桃花溪》却现“隐隐飞桥”?

陶渊明的《桃花园记》,描述了一个打渔人划着小船迷路,来到一坐小山看到有一洞口便走了进去,开始狭窄,后宽阔明郎,神先所在之地。由外到里的这么一个描述过程。而《桃花溪》是在《桃花园记》的基础上,改近了描述的主题,由远及近,被野烟相隔,看似有浮桥若隐若现,这也说明张旭为了找到桃花园入口而描述的一种方法吧,最后一句诗,洞在清溪河处边。洞口不就在这小溪边吗。前面的《桃花园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而后者乃去寻找哪里找的到,作者张旭便用了,隐隐飞桥隔野烟的描述,渴望突然出现一坐桥能够达到向往的美好地方,所以说为什么后者有桥,而前者没有。不知理解对与错请凉解。

陶公的《桃花源记》里没有桥,为什么唐代诗人张旭的《桃花诗》里却有“隐隐飞桥”?

这是一个很细心的阅读,里面藏着一个阅读鉴赏诗歌的秘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不用多介绍了,讲的是一个武陵人到偶然闯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陶公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中的生活的追求。

张旭的《桃花溪》的意境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致的,但是因为一个“隐隐飞桥”,又传达出张旭不同于陶渊明的心境。

隐隐飞桥,一个隐约能解脱的苦闷的希望。桥是一种交通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桥的沟通功能,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桥在人民的心中逐渐演化为一种连接,一种结合,一种伸展,一种离别。

在唐诗中,桥作为一种意象,频频出现,成为多种情感的载体。张旭的这首诗中,飞桥是连接人间和仙境的关键工具。我们先看一下张旭的原诗: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似乎在高不可攀的地方,有一座能够让人到达仙境的桥,因此,这个想到仙境的人问在溪边生活的渔人:在水里也能整日看到桃花,世外桃源的入口到底在哪?

桥在诗人张旭的眼中,是渡他超脱现实,找到“世外桃源“的希望,但桥是“隐隐”的,所以作者的希望也是“渺渺“的,因此他才不放心的问“渔人“。

同样向往世外桃源,为何陶公不需要桥,而张旭却是“隐隐飞桥“张旭和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有相似亦有不同。和陶渊明一样,张旭一生也没有做过什么高官,不同的是,陶不堪忍受官场的黑暗污浊,辞官归隐田园,找到了人生的出口。而张旭则一直做官,他用一种另类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酗酒狂狷,放浪形骸。

陶渊明写《桃花源记》,已经辞官归隐山林,他的人生已经有了出口,不需要桥,也找到了自己桃花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里,鸡鸣桑树颠回归农村,归依田园,就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所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武陵渔人(渔人在古诗往往指的是超凡脱俗的隐者)就直接找到了洞口,进入到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世界。

张旭的诗中,显然还是一个羡慕渔人,但还没有找到人生的出口,隐约看见了一座桥,但还没有确定脚下的路的一个迷茫者。

意象是阅读诗歌的钥匙,拥有了它我们了解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体会诗歌世界无穷之美小小一个“隐隐飞桥“,让我们了解了张旭癫狂外表下的苦闷无奈,跨越千年,走进张旭内心的情感世界,让人痴迷,这就是诗歌的永久魅力。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张旭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邀请,草圣张旭,唐代书法家,江苏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张旭继承和发扬了,二王,和张芝的草书之法,创造出变幻莫测的,狂草,潇洒磊落,被后人称之为,草圣。张旭才华横溢,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学识渊博,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草书法家,经常喝的大醉,然后呼叫狂走,最后落笔成书,有时竟然用头发蘸墨书成,因此有,

  • 简述张旭的书法成就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张旭书法功力深厚,并以精能之至的笔法和豪放不羁的性情,开创了狂草书风格的典范。张旭以独特的狂草书体,在名贵的“五色笺”上,纵情挥写了南北朝时期两位文豪谢灵运与庾信的古诗共4首。作品落笔力顶千钧,倾势而下,行笔婉转自如,有急有缓地荡漾在舒畅的韵律中。他的字奔放豪逸,笔画连绵不断,有着飞檐走壁之险。草书

  • 作为一个书画家,您可否分享一下自己的励志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三十岁开始学习绘画,将近七年多了,很有些感触,最重要的便是依靠画画养家糊口。心路历程无非就是下苦工去练习技艺。每天勾线六小时左右,全年无休。不觉得辛苦,却觉得乐在其中。没投身绘画之前从事过得行业不下十几种,又彷徨又迷茫,心无所寄托,惶惶然两眼迷茫。小时候就喜欢画画雕刻等艺术类的东西只是生长在农村,不

  • 书法班如果遇到经常请假的学生,事后又老抱怨越练越差了,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说到家,业余书法教学,也就一种兴趣爱好的教学。学生的生活一般是有保障的,否则就进职教了。据此,可以实行松散式的弹性教学方法,学生来去自由,成绩孬好让学生无话可说,因为TA乐意这样做。不过,得根据教学内容鉴个各取所需的协约。你认为这样是否会省去不少的麻烦?答:决定书法高度的是功力。如果要达到很高

  • 书法典故:为什么说“颜筋柳骨”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正确答案:B解析:【知识点】唐代书法。【答案】B。【解析】“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洒脱。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健著称。“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颜真卿,一个令人无比敬仰的名字!您也许知道,这个名字标

  • 朋友要去外地工作了,临别之际想送他一幅关于励志的书法,什么内容好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若是我友我将送他:“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激励他顶住各种压力,做一翻事业。或送他:“君子不患位之不立,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伙,而患知不博。”鼓励他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洗心灵,净化灵魂,堂堂正正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谢谢你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 你如何评价被评为“最励志书法家”“最矮书法家”“全国自强模范”的羊晓君的书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共同来讨论,不当之处请大家指出!羊晓君,或许大家对于这个名字比较陌生,5月16日,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而羊晓君就是受表彰人之一。羊晓君作为一名书法家,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羊晓君作为杭州市富阳区文学艺术联合会的调研员,他

  • 有人说,王宠不英年早逝,书法成就可比肩二王,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前人及今人的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我不这么认为。看王宠的楷行作品与王羲之相去甚远,即使再给王宠十年,二十年,王宠老天爷不容易达到王羲之的高度,别说超过,达到就不容易了!王宠的行书没有方笔,就是小楷都没有,太悲催了!就是这个方笔也够王宠学上五年,十年的。笔力过弱,咱们可以看王宠的笔划,屋漏痕不说,厚重感

  • 朱之文的励志经历应该写一本书叫《我的奋斗》,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一个只会反唱别人的歌,小学二三年的人,没有无休止的炒作,没有于文华的力捧和推荐,只靠反唱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他能红到现在吗!至于写(我的奋斗)书,有反新炒作的嫌疑,真佩服他的智商,一个破大衣,炒到五十万,小学三年级写的那笔字,竟然称之为书法,到底是什么人在他背后炒作?目的是什么?又有多少事是真实

  • 丝绸之路的小故事40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德文:Dieseidenstrae),常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China-meineReise-Ergebnisse)。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