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因为穷,你做过最卑微的事情是什么?

因为穷,你做过最卑微的事情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3/12/19 17:48:14

因为穷,我做过最卑微的事情在此中已作了叙述。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以为我要讲《红灯记》中铁梅继承前辈光荣革命传统,小小年纪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革命故事吗?或者你也会以为我要讲《三流浪记》中三毛这个流浪儿,有着坎坷的命运,穷人的孩子遭遇苦难的悲惨故事吗?都不是,我是来讲讲我家和我的事。

我父母养育了6个子女,父亲杨钦龙在上海江苏药水厂工作,是厂工会主席,中共预备党员,月工资78元。母亲黄雅操持家务,过着老百姓的平平常常生活。

1959年大鸣大放时父亲耿直陈情,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坏分子送福建属上海的劳改农场劳动教养,1961年在农场病故,文革后拨乱反正由普陀区公安分局作撤消劳动教养决定处理,经济上的善后处置是由吴泾化工厂按死亡当时职工病亡丧葬费标准和供养的直系亲属抚恤金标准计算,共补发了近1000元。‘

这历史上的政治斗争事件给我的家庭带来晴天霹雳,地崩山裂,翻江倒海的变故,当时我尚小不懂世事,但是对我母亲来讲犹如五雷轰顶遭到的灭顶之灾是能致命的,小弟弟宗玉才刚出生,孤儿寡女7个人,没有经济来源,放谁身上谁都会被压垮压塌。

母却顶着天撑住地只为了让我们活下去,让我们长大成人,天下母亲都是伟大的,但要讲母性对儿女的难舍难离,对儿女的哺育哺养,我要说普天下我的母亲是最伟大的。

母亲出来工作,先是任居委会妇女干部,从事过社教扫盲工作人称“黄老师”,后在里弄加工组,街道工厂工作直至退休,忍辱负重一生,辛苦操劳一世。

我姑妈姑父,我舅舅舅妈包括小叔叔小婶婶倾尽过不少钱财来资助我的家,邻里乡亲对我们也给予许多同情和物质施舍。

小学六年,在没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前要交6元学费,我的学费全部免交,后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对困难家庭能给予扶助,我知道的是家庭人均低于8元即为补助对象,居委会组织出面协调把年仅16岁的二阿哥宗慈安排进上海第一印染厂当学徒工,这样就可以对我家享受困难补助有单位作为支撑依靠。

我大阿哥宗骏一直在老家崇明由上一代长辈扶养,后去武汉农学院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去了新疆农五师农科院,工资收入除本人生活费全部一分不留长期贴补到家中。长兄如父,大阿哥是我们弟妹们的学习标杆,二阿哥宗慈,阿姐宗秀,大弟弟宗才工作后也同样都是将工资收入全部用于家庭生活开支。

我的身世和家境与别人大不一样,也注定我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状况也与别人大不一样,我小时候做过的许许多多事情犹如电影镜头一样会一一呈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们弄堂里有钱的人家还是蛮多的,有好几家都是我母亲在做钟点工,母亲白天要上班,只能上班前后或休息日去做,有时抽不开身或来不及做,我一个小男生从小就会代替母亲去帮人家拖地板,打扫房间,洗刷马桶,洗床单等。

记得有次去44号周鸿兴家干完活,他老母亲还很客气盛一小碗核桃仁加些白糖让我吃完再走,有怜悯心的叔叔阿姨也很多的,干完活会塞些糖果饼干给我吃。

我家经常会接一些比如纳鞋底,药品的包装纸盒等外发加工的活来做,增加收入,二阿哥还带着我动过不少的脑筋,做过不少能赚钱的事。

我们凑一些本钱,买了一批“小人书”连环画,然后在弄堂口拉上一排排铁丝用钉子钉在墙上,把“小人书”挂上去,摆上小凳子就开张做生意了,看一本一分钱,赚了些钱。

我们拣香烟屁股,拿根竹杆前头绑上钢针戳进香烟屁股里提起来取下放进衣服口袋里还省得弯腰,以前香烟大多没有海棉头,烟抽完扔掉的香烟头足有一厘米多,除去烧焦部分,把里面的烟丝清理干净晒干,用卷烟专用纸,拿浆糊粘贴做成一支支的卷烟,然后在街上摆摊1分5支卖来赚钱。

我经常去24路电车宜昌路终点站拣烟屁股,以前车辆间隔时间长,等车时抽烟的人都会抽支烟解闷,香烟屁股地都是,二阿哥还自己用木板制作了制作卷烟的工具,速度老快,一推一根,卷出来的香烟品相很好看很好卖。

每年甜芦粟上市季节,我和二阿哥天还没亮赶早去宝成桥船码头批发甜芦粟,一人肩扛一大背回家,然后去药水弄街市最热闹市口最好的饮食店门口摆个摊位,五分钱整根卖,砍成一小节一小节的一分钱二节,当天卖完一结帐赚的钱足够家里好几天开销。

至于下乡去捉蟋蟀(蛐蛐),捉金乌虫(金龟子),捉夜乌子(蝉),捞鱼虫卖钱这种事从没少干过,那时候的乡下,也就是如今的宜川新村,甘泉新村,石泉新村,嘉定县长征乡等地方,那个年代过了中山北路基本就是乡下了,全是农田。从小我五谷能分,分得清楚田里地里长的是何种东西,我知道蔬菜就是能吃的草,肚子饿了嘴巴渴了也会生吃地里长着的茄子和辣椒充饥解渴。

我还经常和里弄里小伙伴一起结伴去宜昌路江宁路铸铁厂,胶州路手表二厂,草鞋浜造纸印刷厂,莫干山路,澳门路上好几家纺织厂等工厂,在他们的垃圾堆场去拣值钱的铜电线,铜的边角料来卖钱,没烧透的煤渣和废木料,拣来生煤炉。

以前苏州河没筑护坝,退潮后河底乱石滩会露出水面五六米宽,因为苏州河在这里往左拐弯,长期水流冲刷造成对岸水很深很深,我们这边水很浅很浅,原先这里有摆渡船后来停开了,我猜想也有此因素,船靠这一岸要搁浅。

河底一露出我们会爬下去拣值钱的东西,河底下的东西都是墨黑墨黑的,但是铜是铁只需要在石头上磨一下就知道了,我曾经拣到过白金的放印章的盒子,金耳环,金发钗,银币等,母亲会拿到大自鸣钟工商银行换回不少钱贴补家用。有一次还捡到一把手枪,知道是违禁品,心里害怕,就又把枪扔河中央了,也不跟人讲起生怕惹事生非。

上小学开始,我会下课后迟一点走,为的是将课桌内的废纸拣回家,积少存多1斤可卖3分钱。我知道同学都浑然不知,但做久了班主任林兰珍老师是看出来了心里也明白的,但从不会讲我什么的。

赚钱的方法多种多样,省钱的办法也各式各样,好几年我家都买过十几只小鸡来养而且就圈养在居住的14平方的房间里,稍微养大点了就放在园子里散养,养到1斤多点就杀掉,毛豆炒童子鸡有了一道荤菜,也养过小鸭子,但鸭子吃东西要汤汤水水拉的屎也一样水水汤汤太脏了就不再养了。

昌平路江宁路口上豆制品厂的豆渣是运往农村养猪场作饲料的,我们会去拿来炒一炒当菜吃,把菜场剥下来不要的老菜皮盐制成咸青菜炒毛豆或烧豆腐,西瓜皮莴笋叶芹菜叶当菜吃从来不会扔掉的,有些做法比如吃西瓜皮直到今天我还继续在做,巳经是根深蒂固的习惯了,确实8424瓜皮很脆嫩,我觉得吃口不比黄瓜差。

有时我们姐弟几人会半夜三四点就起床去小菜场摊位排队,买便宜的鱼买紧俏的菜给家里省点钱,我家不买大米(粳米)只买小米(籼米)吃,当时大米是定量供应的,但会把定量指标转送人,为的是每斤可以省4分钱,不买面条只买面粉自已做面条吃,每斤省4分钱,不买煤球买便宜的煤灰自己做煤球,做煤饼,毛豆壳,茭白壳,竹笋壳都会晒晒干当引火柴烧,省下柴火钱。

母亲在宜川化工厂上下班时以及后来我顶替进母亲单位上下班时,都会绕道2公里路只为省1分乘船摆渡钱,步行半小时只为省5分乘车费。

我们兄妹几人小时候没钱买玩具,象棋,棋,陀螺,手枪我用废木料自已制作过,弹橡皮弓,弹玻璃珠子,铁圈,跳绳,跳橡皮筋,打拍克牌,甩角子,跨鞍马,斗鸡,老鹰捉小鸡,躲猫猫这些弄堂里的游戏我们同样玩的十分快乐喜悦。

我自己动手做过碗橱,做过小木板凳,买来猪血石膏粉改良漆自已油漆,去常德路昌平路调剂商店买来废铁皮桶剪开自己敲打做簸箕扫地,找来旧木棍用旧布料剪成布条用铁丝铁钉绑扎成拖把拖地,学会理发替弟弟剃头,也帮邻居剃,也参加过西康一小“学雷锋理发小组”帮同学们剃头。

我到长寿路常德路东面第三家皮革店买来废碎皮,鞋底线,钩针自己补穿破的鞋子,以前都是穿橡胶底帆布面鞋,也叫解放鞋,大脚趾头和外帮没穿多久就会穿孔,拿到皮匠摊修补,5分一只洞,一般2只或4只洞补一补要1角到2角。我母亲经常还来者不拒会把同事家小孩穿破要修补的鞋子带回家要我补好,做到同事之间你对我好我对你好相互帮助。我还记得50号姚岳飞在补鞋子时钩针猛的一下扎进自己手指头里,去医院还缝了几针。家里缝缝补补的活也学着做,学会把棉被翻缝好。

苦难磨练人,生活培养人,环境造就人,勤做家务活,学做家务活是生活逼出来的,是从小磨炼出来的,人家都说“女要富养男要穷养”,那我们家的孩子个个都是穷大的。

家是幸福的港湾,一贫如洗的家一样不缺人间温暖,千辛万苦的日子一样会熬出头,我的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很有孝心懂得感恩,都很有上进心勤奋努力,都很有责任感尽心尽责,都能善待他人平易近人,宁人负我我不负人,你对我好一分,我待你好十分,家教,家训,家规从不是仅仅体现在口头形式上而是潜移默化烙印在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逆风中的雄鹰更能展翅飞翔,寒雪中的梅花更加傲然怒放,激流下的顽石更是中流砥柱,峻岭上的青松更是高洁挺直。

曾直勾勾目不转睛地盯着同龄小伙伴吃好吃的,还问:“好吃吗?”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宝鸡还流传着一种传统艺术“打铁花”,你看过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谢同城邀答!虽然来宝鸡已有三十几年,可是对宝鸡这种传统艺术"打铁花",很遗憾还真没见过。这样的艺术缺乏安全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从安全角度出发,我建议地方政府还是慎重考虑一下,能否找其他艺术形式替代。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其软件开发、产品设计都在不断的更新,我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更新”,让

  • 目前在世的相声老艺人中,谁的辈分最大?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相声非常讲究师承,学习相声都是通过师父口传心授。自从相声诞生以来,就非常看重师承门户,讲究长幼有序。相声艺人中每一代人为一辈,每一辈艺人的艺名中间一个字多相同,通过这个字可以看出艺人的辈分。相声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第八代,也就是郭德纲的徒弟们这一代。张云雷、岳云鹏等人年纪正轻,也就二三十岁,而很多老前

  •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 身边的艺术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

  • 剪纸起源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将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

  • 关于姓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石);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石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

  • 有一只高贵的鸟,非醴泉不饮,它从天上飞过,乌鸦看到了连忙护着它的腐肉,生怕这只鸟跟他抢,出自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汝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名曰,子知之乎?夫,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竹实)不食,非醴泉(甘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过之,曰:‘赫!’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赫我耶?”琅,传说中的竹实。

  • 古代包拯包青天,额头上的月亮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包拯额头上的月牙的后世文学作品的杜撰,是为了增加文学戏剧性的,而在安徽合肥包公祠中的一幅包拯老年时的写真像里,额头上并无太阳和月亮。这幅“宋龙图学士”像,就证实了种种传说的虚构。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肥东县)人。包拯后来说他“生于草茅”,指的是他降临在今肥东县一农家。但其

  •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皮影戏、侗族大歌、古琴、木活字印刷术、越剧等。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把冷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进电影,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把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进电影,不得不提一部电影《百鸟朝凤》,把农村唢呐演绎的淋漓尽致。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一个坚守信念的励志故事,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新老两代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百鸟朝凤》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把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拍进电影,

  • 有没有关于不遗余力,百折不挠 500字初二 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全部一天,一个叔叔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飞快地奔驰着,因为路面不平,所以车子上下颠簸的厉害,突然把绑在车后座的一棵白菜给掉了下来,可是,这个叔叔一点都没发现。这时刚是放学的时候,小明和小力看见了这一切,小明马上撒腿就追,一边跑一边喊:“叔叔等一等,”叔叔没有反应还是拼命地骑着自行车。小明急中生智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