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泥人和木头人》后感阳光明媚的一天,我津津有味地看着《泥人和木头》这篇文章。它的一字一句吸引着我。泥偶和木偶都没有学会宽容他人,只因为谁先上船而争吵不休笑话对方。直到今天,人们骂街说愚蠢,都是用“呆木头”作比喻,没有人说“呆泥头”的。也正对木偶批评惩罚,因为他比泥偶更缺少宽容精神,老是想占别人便宜,实际上,泥偶和木偶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可爱之处。而他们都没看到别人的优点,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这种心胸陕益的表现是多么不可采取的呀!其实,学会宽容别人,有一颗宽容的心,真诚对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会拥有更多更多的好朋友,会生活是更幸福,更快乐,写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自己是多么不应该,和朋友之间为了一点小事而谁也不理谁。这样是不可以的,我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你和父母赌过气吗?在生活当中遭到一些碰撞是难免的,但是如果你有一颗宽容的心,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大家又可以恢复以往的和气。
小学作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我最喜欢什么
端午节啊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这个简单又好写,特别适合小学生写啊九彩美人还有中秋节啊什么的也都是啊都比较好写京剧什么的也是啊但是相对而言难写一点
关于自然之谜的小故事
龙卷风成因之谜龙卷风是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状(大象鼻子状)的云柱及其伴随的非常强烈的旋风,又称龙卷。文献上记载的下降银币雨、青蛙雨、黄豆雨、铁雨、虾雨,还有血淋淋的牛头从天而降等现象,都是龙卷把地面或水中的物体吸上天空,带到远处,随雨降落造成的。龙卷的直径约数米至数百米,移动距离一般为数百米至数公里,个别可达数十公里。龙卷中心气压极低,中心附近气压梯度极大,因此,风速和上升速度都很大。龙卷中心附近风速一般为每秒几十至一百米,个别情况达每秒150多米,最大上升速度每秒几十米到上百米。由于漏斗状云柱内气压很低,产生强大的吮吸作用。当漏斗伸到陆地表面时,把大量沙尘等物质吸到空中,形成尘柱,称陆龙卷;当漏斗伸到海面时,便吸起高大的水柱,称水龙卷或海龙卷。龙卷风的强大气流能把上万吨的整节大车厢卷入空中,把上千吨的轮船由海面抛到岸上。1925年3月18日美国出现的一次强龙卷,造成680人丧生、1980人受伤;1967年3月26日上海地区出现的一次强龙卷,毁坏房屋1万多间,拔起或扭折了22座抗风力为12级大风两倍的高压电线铁塔。龙卷风平均每年夺走数万人的生命。尽管人们早就知道龙卷是在很强的热力不稳定的大气中形成的,但对它形成的物理机制,至今仍没有确切的了解。有的学者提出了内引力热过程的龙卷成因新理论,但是用它也无法解说冬季和夜间没有强对流或雷电云时发生的龙卷。龙卷风有时席卷一切,而有时在它的中心范围内的东西却完好无损;有时它可将一匹骏马吹到数公里以外,而有时却只吹断一棵树干;有时把一只鸡的一侧鸡毛拔完,而另一侧鸡毛却完好无缺,产生龙卷风这些奇怪现象的原因更是令人莫测。为了制服龙卷,预测龙卷,人们正努力探索龙卷形成的规律,解开这个自然之谜。不是动物也冬眠世界上只有青蛙、蛇、熊等一些动物能冬眠。但是,在英国却出了个能冬眠的人,令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名叫甘纳德的英国人是个渔民。每年从11月份起,他便沉沉入睡,不吃也不喝,一直到第二年3月份才苏醒过来,开始撒网捕鱼的营生,过正常人的生活。科学家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完全能够像动物一样,进入“冬眠”状态,然后再复苏过来。但是,对于甘纳德这种“自我冬眠”的原因,他们又至今还未找到。有一次,法国一支科学登山队在攀登阿尔卑斯山一座险峰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名被埋在冰雪里的青年人。经检查他随身携带的物品和证件,才知道他就是20年前,即1962年攀登这座险峰时,遇上雪崩而被埋在冰雪之下的瑞士人韦尔。他们把韦尔运回法国,将他送进一家医学院。负责研究的丹杜曼博士经过详细检查后说,韦尔全身各种机能由于被冰封,仍未丧失。因此,他与同事们尝试着给韦尔解冻。他们先将韦尔的血液抽出加温,再输入他的体内,韦尔终于慢慢地苏醒过来了。当时,韦尔已是51岁年纪了,但是看上去却仍像冻僵时那般年轻的模样。科学家们解释说,韦尔这种现象,实际上是雪下“冬眠”。等到他们全部掌握了一切原因后,就可以使任何一个人也像韦尔一样“冬眠”几十年后再复生了。骆驼耐渴之谜被称做“沙漠之舟”的骆驼,有惊人的耐渴能力。这种特殊的能力是人的10倍,是驴的3倍。在不喝水的情况下,骆驼可以在沙漠里走45天。骆驼为什么能这样耐渴?令人感兴趣,又令人费解。有人认为,它有贮水的水囊,可解剖时又找不到;有人认为,它体内可以自己“造水”,那么,是用什么“造”呢?有人提出,骆驼耐渴与其脂肪分布有关。它的脂肪大部分集中在背部和驼峰上,形成“隔热层”,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又能散热,体温不致升高。最新的看法是,骆驼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使脱水后血液仍然正常而不变得粘稠,这样,它们仍然能正常生存和行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便可能为仿生学提出新的课题:培植这种蛋白质注入人体,人不就更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了吗?动物撒谎之谜新的科学研究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自然界生活的动物中,它们常常撒谎,从中取利。比如,大森林里的一只黑猩猩向其他的同伴表示,附近有香蕉,而它却不动,但是当其他猩猩向“有香蕉”的地方摸过去以后,这只黑猩猩就站起来,独自向真有香蕉的地方摸去,饱餐一顿,这种声东击西的手法,足以说明它的狡猾。还有飞虫类,雌性的萤火虫,要吃掉雄性萤火虫,它们就施展自己的萤光,一闪一闪的,告诉异性准备交配,异性被吸引住了,赶忙追上去求爱,但是却被雌萤火虫吃掉了。动物王国里的这类事情很多,充满了奇趣。以前的人们认为,动物的智力不足以构成什么策划能力,事实却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