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街、筷子路、京果街、西瓜路……比起其他城市以方位或城市命名街道,佛山的老街名字可以说清爽直接、别树一帜了。然而如今,随着旧城改造,各种路段的重新命名,原本的许多老街名字也只能“查找不到”了。
1.隔塘大街:位于如今岭南天地与祖庙之间的一带。这条街想当年的命名可以说十分直接了,是为了纪念一位从事纺织实业的商人。因为这位霍姓商人住在这条街上,并且把这里发展成为当时佛山棉织市场的中心,给佛山带来了经济利益,人们便用他的字“隔塘”命名街道。后来,随着2008年岭南天地片区的整体改造,这条街就被崛起的大楼们取代,同时消失的还有甘子坊、善庆坊等。
2.找钱巷:这条街若是有机会留到现在,也会是旅游景点了吧。原址在文会里一带。当时这一带是钱庄聚集地,顾名思义,人们就在这里找钱。
3.舍人十三街:在禅城燎原路附近,也是为了纪念一位大善人,,纪念一位舍己救人的佛山梁姓杉木商人。以前有一片地方人称“舍人十三街”,如今留下来的只有舍人大街和舍人前街。
4.雅巷:这条路的名字一听到就让能让人想到谦谦书生和清秀小姐,虽然传说里命名和它们没什么关系。传说清咸丰年间,陈开、李文茂在佛山起义失败,琼花会馆被烧,附近一带毁为瓦砾,故称为瓦巷。后人认为瓦字粗俗,改为雅巷。
如今的佛山飞速发展,旧城改造也是必然,但我似乎还能看见,城市似是一个打着油纸伞的姑娘袅袅走来,也许她背后走过的地方轰然倒塌,但她一直记得,一直记得那些美丽的过往,同时又面不改色,一颗赤诚之心勇往直前。
佛山人怎么看黄飞鸿?
黄飞鸿作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名人,尤其是经历了许多影视和文学作品的宣传,使得他几乎家喻户晓。那么,作为他的家乡,广东佛山人是如何看待和评价他的呢?
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广东南海佛山人士。他是我国近代的武学家和名医,更是著名的爱国志士,曾追随刘永福在抗击外敌侵略中立下过战功。
笔者觉得,黄飞鸿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自己会在过世多年后成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名人。当然,这得感谢各类的电视或电影,据统计,黄飞鸿是中国荧幕上出镜率最高的民间人士,以他为题材的电影就超过了一百部以上,创下同一题材制作影视作品的最高世界记录。
在影视作品中,黄飞鸿不仅气宇轩昂,而且武艺精湛、嫉恶如仇、爱国爱民,被奉为一代宗师。虽然说,这个定位有着浓重的艺术加工痕迹,但也并非无的放矢。
黄家的确是广东当地的武术世家,其父黄麒英就是一位小有所成的武术家,在佛山一代很有名望。对于儿子黄飞鸿,他起初并不赞成承继祖业,而是积极鼓励他弃武从文,通过科举仕途来光宗耀祖。
自出生起,黄飞鸿就显得聪敏机灵,可惜却对于读书毫无兴趣。反倒是,他对于武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心只希望将家传的武学发扬光大。于是,黄麒英开始传授儿子武术,将祖传的虎拳和鹤拳都悉数传授,也就是周星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虎鹤双形”。
之后,黄飞鸿又拜了林福成为师,学到了铁线拳、飞砣等外家功夫。再后来,已经小有名气的黄飞鸿拜在宋辉镗的名下学习“无影脚”。所以说,电影中介绍无影脚是黄家的祖传,这是不符合历史的。不过,这项被冠之以“佛山无影脚”的功夫,的确成为了黄飞鸿最得意的功夫。
到了1863年,黄飞鸿跟随父亲离开佛山,到广州开设了武馆进行授徒传功。父亲过世后,黄飞鸿关闭了武馆,创立了一家医馆取名“宝芝林”,主要为当地百姓医治跌打和外伤,逐渐声名鹊起。
在治好了总兵刘永福多年不愈的腿疾后,黄飞鸿更是名声大噪,被刘永福留在身边担任了武术教头并随军作战,开始了自己投军报国的生涯。
甲午战争爆发后,黄飞鸿跟随刘永福负责驻守台湾。后来,因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廷屈辱地签订了《马关条约》,同意将台湾岛割让给小日本。刘永福坚决不同意将之割让,誓死继续在台湾抵御日寇长达半年之久,孤立无援之下才被迫返回了广东。
从此以后,黄飞鸿心灰意冷,从此再不问时事,只专心在“宝芝林”医馆中行医治病。一直到了辛亥革命后,随着满清政府被推翻,在刘永福担任了广东民团总长后,黄飞鸿才成为了民团总教练。
影视作品中,黄飞鸿风流倜傥而且桃花不断,可历史上并非如此。他的感情经历和婚姻生活极不顺畅,一生先后结婚四次,前三任妻子都在婚后不久过世,这让黄飞鸿长期郁郁寡欢。
到了五十多岁,直到他遇见了自己的女弟子莫桂兰,这才有了第四段婚姻。担心自己命硬会第四次克死妻子,他在迎娶莫桂兰时特意将她纳为了妾而不贯以妻名。
黄飞鸿一生中收徒不少,尤其是中年以后收徒更多,但最得他真传的应该是儿子黄汉森。令他非常欣慰,儿子特别争气,不仅学得了黄飞鸿的一身武艺,而且志向远大并以武投军。
可惜,因为武艺精湛而不知进退,黄汉森被上司张禺所妒忌并暗害致死。
晚年遭受这样的丧子之痛,已经七十多岁的黄飞鸿备受打击,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为了不让其他的三个儿子也遭受同样厄运,他竟断然拒绝再将自己的武学传授给他们。
1924年,广州商团发生了武装暴动,国民政府派兵镇压。在双方酣战之际,纵火烧毁了西关一带的商肆,其中就包括耗尽黄飞鸿毕生心血所创建的“宝芝林”。这犹如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黄飞鸿彻底倒下了,享年七十八岁离世。
最可悲的是,黄飞鸿去世后因为家无所资,竟连买购置棺材的钱都没有,幸好许多弟子慷慨解囊才将他安葬。
黄飞鸿的一生,可谓是光明磊落,报效国家,周济穷人,他的人生虽不如影视作品中那么精彩,但还是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一代武术宗师。在广东佛山当地,至今都对他留下的“习武德为先”之宗旨推崇不已。
回答完毕!欢迎关注支持“文史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