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在中学时期就曾出现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司母戊鼎是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青铜文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在02年的时候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在这个鼎上的鼎壁内刻有后母戊三个字。经专家考证司母戊鼎是商王祖甲或者是祖庚用来祭奠他的母亲戊用的礼器。
那么戊是谁呢?戊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jìng)的庙号,武丁的第另一位王后我想应该许多人会知道,那就是中国第一位有迹可循的女将军妇好。商王武丁有过三位王后分别是:妣戊(妇)、妣辛(妇好)和妣癸,并称她们为三配。戊和辛分别是妇和妇好的庙号,妇在王室的地位较高,她是死于妇好之前的,且妇是在三配当中唯一一个被葬入王陵中的。
根据司母戊鼎,鼎内壁的内容专家认为这就是妇的儿子用来祭祀妇的。那当初为什么要把这尊鼎叫做司母戊鼎呢?最早给这尊鼎起这个名字的是郭沫若先生,他认为这尊鼎是商王用来祭祀他的母亲的,而司在古代里也有祭祀的意思,当时大多数人都同意郭沫若先生的看法,虽然有小部分人持反对意见,但是因为反对声音比较小在当时起的作用不大,于是这个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
但是从名字定下来到现在关于司母戊鼎的名字的争议一直不断,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把司改成后,因为在商朝那时候司和后是同一个子,他们说甲骨文因为要讲究左右对称,常常会正反书之。且用后字来表达这个鼎更为切合对商王母亲戊的尊重,因为这里的后母并不是继母的意思,这个的后是皇天后土里面的后,代表尊贵的,伟大的母亲戊。显然这个说法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同,所以以后这尊鼎大家便要称呼为后母戊鼎!
问答的最后我会贴上后字甲骨文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