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卧薪尝胆是谁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947 更新时间:2024/1/22 3:13:40

是越勾践的故事。“卧薪尝胆”一词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的故事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壮大了就会走衰老;正常的可变为反常,善良可变为妖孽;要求圆满,不如不干;尖利锋芒,难保久常;财宝盈室,谁能守藏;骄奢淫逸,自寻祸患;成功了便隐退,是天的法则。总之,从自然到人生,从历史到现实,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向自身反面运动的,任事物发展的走向,都将是这么几步。通俗一点说就是:依仗自己有一定才能而骄傲自满,自大自夸的人,就象水满溢流,还不如适可而止,把自尊心放下来,才能真正受益,不断进步;锋芒毕露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排斥,这就象刀磨的太厉,就容易折断。满堂的金玉,没有人能守的住,有钱有势而骄横,必定给自己留下苦果。大功告成而自己隐退,才合乎自然的大道。《道德经》是记载老子“无为、不争”的自然哲学观的论作,其中蕴含的道理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一读。我表示我无耻的Ctrl+CCtrl+V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关于哥白尼创新精神的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出生于波兰。40岁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

  •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和空城计,其实是假的?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题主说的很明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和空城计的故事是假的,也就是说,诸葛亮并没有做过这两件事。那为什么罗贯中要把这两件堪称“奇谋”的事件硬生生安在诸葛亮头上呢?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您且听我一一道来。一,作者意图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作者把诸葛亮描绘成了一个集“智慧,忠勇,勤勉”于一

  • 关于李四光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李四光本名李仲揆,李四光这个名字,是后来李仲揆去上学的时候,需要填写报名单,李仲揆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随手就写了个“十四”,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年龄。可是,他马上便发觉填错了栏目,这下可怎么办呢?聪明的李四光就在“十”字上加了几笔改成“李”字,可“李四”这个名字实在不好听,正在为难的时候,李四光抬头看

  • 关于创新的名人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

  • 湖州的南浔古镇美吗?是否值得前去游玩?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南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江南古镇,非常独特,非常值得前去游玩。明清古宅中混杂着近代洋楼,中式园林里安置着西式别墅,建筑既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精神,又引入了西欧园林的元素,而这种“混搭”型的建筑风格很快就风靡古镇,成为南浔丝商富豪们所追崇的时尚。为了减少这种西洋建筑和异国情调对于传统人们的刺激,他们把

  • 空城计能够唱成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这个精彩故事,蕴含了许多心理、哲学、兵法等方面的道理。从不同方面都可解读。但双簧要演好,正反派都要够劲。1、诸葛亮和司马懿思想层次都要在一个高水准。两人的思想境界其实相差不多,都是用智慧约束冲动的理智型人物。也只有彼此半斤对八两,才能把戏演下去。双方任何一个换成冲动的猛将型人物,做事不过大脑提

  • 非遗雅乐是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其实“非遗”直到很晚才被普遍重视。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际法律文件中。而在此之前的数十年中,绝大多数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理解还停留在人类遗迹和自然景观层面,世界文化遗产相应也只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看

  • 关于衡水老白干来历的传说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衡水老白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和帝永元十六年(104年),衡水的酿酒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到了唐代,衡水酒被列为天下名酒;明代衡水酒被列为国宴酒,并享有“隔墙三家醉,开坛十里香”之美称。衡水老白干极富传奇色彩,清李汝珍所著《镜花缘》中记载,唐垂拱年间,武四思摆酒水阵,遍列天下名酒,其中就有“冀州衡水

  •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空城计”是否被神话?是真实发生过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演义》中将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城头上焚香操琴,谈笑间吓退司马懿的故事演绎的神乎其神。不过,真实历史中,诸葛亮并没设过空城计。理由有几点:一诸葛亮取汉中,屯于阳平关,而司马懿此时为荆州都督,远在千里之外,不可能和诸葛亮对阵。当时抵挡蜀军的是魏国大将军曹真。二诸葛亮北伐中原,大部分时间都是率领主力作

  •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所谓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其“新”的内涵是指(答案:D)。A.观念意义上的新B.地理意义上的新C.时间意义上的新D.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新展开全部2、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