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越王勾践的故事。“卧薪尝胆”一词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的故事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壮大了就会走向衰老;正常的可变为反常,善良可变为妖孽;要求圆满,不如不干;尖利锋芒,难保久常;财宝盈室,谁能守藏;骄奢淫逸,自寻祸患;成功了便隐退,是天的法则。总之,从自然到人生,从历史到现实,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向自身反面运动的,任何事物发展的走向,都将是这么几步。通俗一点说就是:依仗自己有一定才能而骄傲自满,自大自夸的人,就象水满溢流,还不如适可而止,把自尊心放下来,才能真正受益,不断进步;锋芒毕露的人,将会受到别人的排斥,这就象刀磨的太厉,就容易折断。满堂的金玉,没有人能守的住,有钱有势而骄横,必定给自己留下苦果。大功告成而自己隐退,才合乎自然的大道。《道德经》是记载老子“无为、不争”的自然哲学观的论作,其中蕴含的道理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一读。我表示我无耻的Ctrl+CCtrl+V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