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鸣惊人语出《韩非子·喻老》,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一鸣惊人语出《韩非子·喻老》,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79 更新时间:2024/1/16 18:26:56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一鸣惊人一词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这句话所描述的正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生平事迹。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

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伍参,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庄王一看见伍参,就不高兴地说:“你不是来提意见的吧?难道想试试我的刀快不快吗?”伍参告罪说:“我哪是来提意见的,我只不过是看见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直想不通,想请教大王罢了。”

庄王问:“什么事情,你说说看。”

伍参说:“我看见一只大鸟,停在都市里,整整有三年,但是既不飞也不鸣叫,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庄王笑着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到时候你自然明白,你先回去吧!”但是有几个月过去了,庄王依然像以前一样每天享乐,另一位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进谏者斩!你不怕死吗?”

苏从说:“就算死,我也要进谏,大王这样做就是不对。”庄王大笑,楚庄王觉得大臣们要求富国强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顿朝纲,重振君威的时机已经到来,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政务,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他在短时间内迅速杀掉了五个只知道阿谀奉承的官员,提拔了六个正直有为的官员,伍参和苏从也得到了重用。

原来,这三年来楚庄王一直在考察臣子们的言行,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进行整饬。庄王三年,国内发生灾荒,戎人骚扰,附属的庸国、麇国勾结百濮叛楚。庄王集中力量消灭了威胁最大的庸国,又吞并了麇国,控制了局面,增强了国力。此后,又极力整顿内政,任用贤才,厉行法治,加强军备,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

庄王二十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等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中原的霸主。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一代楷模"?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代楷模”?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代楷模【拼音】:yīdàikǎimó【解释】: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骄奢淫逸。他好大喜功,先是开凿大运河,后来几次兴兵东征,大举侵略朝鲜。全国的青壮男

  • 弃官奉亲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弃官奉亲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州官放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州官放火”?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州官放火【拼音】:zhōuguānfànghuǒ【解释】: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成语故事】:宋朝时,有个名叫田登的州官。为了维护他的尊严,下令不准人们

  • 历史文化探索:明察秋毫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明察秋毫,读音是míngcháqiūháo,形容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那么成语明察秋毫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几百年后,战

  • 如何理解成语"因势利导"?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因势利导”?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因势利导【拼音】:yīnshìlìdǎo【解释】: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的孙膑是有名的军事家,他曾经与庞涓一起学过兵法。后来庞

  • 成语"后生可畏"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后生可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后生可畏【拼音】:hòushēngkěwèi【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成语故事】: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子,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却

  • 成语"之乎者也"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之乎者也【拼音】:zhīhūzhěyě【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成语故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

  • 成语"鹏程万里"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鹏程万里”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鹏程万里”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鹏程万里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传说我国古代有一种鹏鸟,是一种名叫鲲的大鱼变成的。它的背长达几千里。每年六月,它都要飞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一拍,天池的水

  • 如何理解成语"随珠弹雀"?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随珠弹雀”?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随珠弹雀【拼音】:suízhūtánquè【解释】: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成语故事】:《庄子·让王篇》有这么一个故事:鲁侯(或谓即鲁哀公)听说颜阖是

  • 李白求爱遭拒,写下一千古名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李白求爱遭拒绝,写下一千古名篇,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一一《凤求凰》司马相如是历史上的一颗文坛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