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解释成语"曲突徙薪"?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曲突徙薪"?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4/1/19 4:23:49

解释成语“曲突徙薪”?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曲突徙薪

【拼音】:qūtūxǐxīn

【解释】: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

【成语故事】:

有人到别人家去做客,看到主人的烟囱太直了,火势很猛,灶边又堆着柴薪,就建议主人把灶上的烟囱改装得曲折一些,堆着柴薪也要搬的远一点。但主人没理他。过了几天,这家失火了,邻居都赶来救火,因为大家手脚快,所以很快就扑灭了火。主人感谢大家的帮忙,就杀牛置酒的,来重重的款待大家。他还把客人的座位,按救火时出力的多少,顺次排列,以表示道谢。但是,主人却一直没有提起前几天要他改装烟囱的那位客人。大家觉得很奇怪,就问主人原因。主人说:“我今天是要请所有帮忙救火的人,至于建议的那个人,在火灾当天,我并没有看见他呀!你错了!”当中一个人说,“如果你早听了他的话,这次失火根本就可以避免了。你感谢我们帮忙救火,难道就忘了他提出“曲突徙薪”的一片好心吗?”主人被这话提醒,心中过意不去,赶紧去请那位客人过来,并让他坐到上座。

从此以后,凡是劝戒人防患未然,事先应该做好准备的,就可以用“曲突徙薪”这句成语。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一鸣惊人语出《韩非子·喻老》,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一鸣惊人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一

  • 如何理解成语"一代楷模"?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代楷模”?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代楷模【拼音】:yīdàikǎimó【解释】: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成语故事】:隋朝末年,隋炀帝穷兵黩武骄奢淫逸。他好大喜功,先是开凿大运河,后来几次兴兵东征,大举侵略朝鲜。全国的青壮男

  • 弃官奉亲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弃官奉亲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州官放火"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州官放火”?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州官放火【拼音】:zhōuguānfànghuǒ【解释】:指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成语故事】:宋朝时,有个名叫田登的州官。为了维护他的尊严,下令不准人们

  • 历史文化探索:明察秋毫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明察秋毫,读音是míngcháqiūháo,形容眼力好到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事物。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一切,也指视力很好。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那么成语明察秋毫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几百年后,战

  • 如何理解成语"因势利导"?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因势利导”?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因势利导【拼音】:yīnshìlìdǎo【解释】: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成语故事】:战国时期的孙膑是有名的军事家,他曾经与庞涓一起学过兵法。后来庞

  • 成语"后生可畏"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后生可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后生可畏【拼音】:hòushēngkěwèi【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成语故事】:孔子在游历的时候,碰见三个小孩子,有两个正在玩耍,另一个却

  • 成语"之乎者也"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之乎者也【拼音】:zhīhūzhěyě【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成语故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

  • 成语"鹏程万里"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鹏程万里”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鹏程万里”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鹏程万里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传说我国古代有一种鹏鸟,是一种名叫鲲的大鱼变成的。它的背长达几千里。每年六月,它都要飞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一拍,天池的水

  • 如何理解成语"随珠弹雀"?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随珠弹雀”?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随珠弹雀【拼音】:suízhūtánquè【解释】: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成语故事】:《庄子·让王篇》有这么一个故事:鲁侯(或谓即鲁哀公)听说颜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