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人弃我取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人弃我取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4/1/15 22:11:18

人弃我取,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qìwǒqǔ,意思是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战国时期,魏国国相悝在国内鼓励农民多多益善地种粮食,并实行“平籴”法,丰年时国家平价收粮食,荒年时再以平价卖粮食。

洛阳城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富商名叫白圭,他从李悝的政策中受到了一些发,想出了一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赚钱理论。他的做法是:别人如果因为过量生产低价销售,他就多收购,当别人高价要买的时侯,他便卖出。白圭是这样操作的:当粮食丰收时大量上市的时侯价格便宜他就买进并囤起来;此时正好是蚕丝、漆价格好的时侯,他在这时侯把囤积的蚕丝跟漆高价卖出去。到了蚕丝出产的时侯蚕丝价格便宜了他又低价收进,而此时粮食的价格又上涨了,他这时又在高价卖出粮食。白圭乐此不疲地通过这样低买高卖的手法,他的财富也迅速地增长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天罗地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天罗地网,拼音:tiānluódìwǎng,“罗”是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出自《大宋宣和遗事》。那么成语天罗地网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元代的李寿卿创作了一个杂剧,名叫《伍员吹萧》,说的是春秋时吴国

  • 成语"谈笑自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谈笑自若"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谈笑自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谈笑自若”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谈笑自若】故事的主人公: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谈笑自若】是什么意思?自

  • 如何理解成语"以规为瑱"?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规为瑱”?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规为瑱【拼音】:yǐguīwéitiàn【解释】: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成语故事】:公元前541年,楚国的令尹公于围杀

  • 成语"先忧后乐"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先忧后乐【拼音】:xiānyōuhòulè【解释】: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成语故事】: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城西闪楼上,下临洞庭湖。它始建于唐朝,到了宋朝,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因遭到诬陷,被贬谪到岳州当知州,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托,写了这篇《

  • 如何理解成语"一窍不通"?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窍不通”?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窍不通【拼音】:yīqiàobùtōng【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成语故事】:纣王,是商朝时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他十分宠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知

  • 成语"唱筹量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唱筹量沙”?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唱筹量沙【拼音】:chàngchóuliángshā【解释】: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成语故事】: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十一月檀道济被授予督征讨诸

  • 成语"胁肩谄笑"是什么意思?"胁肩谄笑"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胁肩谄笑”是什么意思?“胁肩谄笑”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胁肩谄笑】故事的主人公: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

  • 成语"闻一知十"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闻一知十"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闻一知十”的历史典故是什么?“闻一知十”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闻一知十】故事的主人公: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典故颜回好学记载,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

  • 成语"鸿鹄之志"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鸿鹄之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鸿鹄之志【拼音】:hónghúzhīzhì【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有个叫陈涉的人,是当时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陈涉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

  • 儒林外史里鲍文卿为何能够如鱼得水呢?他有哪些不同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外史》一书,“其至精之义,尤在辨别德器”(刘咸炘《小说裁论》)。作者从不像他抨击的势利之徒那样以身份标价格、分高下,而始终是以人品定贤否的,而且由于他对上流社会失望,又特别注重用贱行中的君子风来侧击、反讽那些“君子”队伍中的贱行,于是有了身为戏子,而品德却是上上人物的鲍文卿。常言道:大块一戏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