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竭尽全力"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竭尽全力"含义详解

成语"竭尽全力"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竭尽全力"含义详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00 更新时间:2023/12/24 3:57:57

成语“竭尽全力”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拼音】:jiéjìnquánlì

【解释】: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成语故事】:

这句成语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杨沛的人,字孔渠,当过新郑长。曹操路过新郑的时候,部队缺粮,杨沛帮助过曹操,因此深得曹操喜爱。曹操辅政以后,杨沛升为长社令。他不畏豪强,不管谁犯了法,都依法惩办,得到曹操的称许。

当时,曹操出征在外,听说国都邺城治安太乱,便发诏选一个邺城令,其入选标准是要有杨沛那样的胆略和水平。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于是将杨沛提拔为邺城令(当时叫京兆尹)。杨沛上任之前,曹操召见了他,并问他如何治邺。杨沛回答:我一定竭尽心力,大力宣传法纪,使人人遵纪守法。曹操听后十分高兴,对左右的人说:你们听见了没有,这才是使人敬服的人。杨沛还没正式上任,一些豪强地主和皇亲国戚听说杨沛要来邺城了,都纷纷告诫自己的子弟检点一些。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夜郎自大"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夜郎自大”出自于哪里?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西南夷列传》,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在西汉时期,汉朝西南有一个夜郎的小国家,但因为周围的国家是以夜郎最大,

  • 成语"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奄奄一息”?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奄奄一息【拼音】:yǎnyǎnyīxī【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成语故事】:李密,字令伯,晋朝犍为武阳县人。他曾在蜀汉担任尚书郎的职务,以文学才辩见称于

  •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于哪个典故?"一毛不拔"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于哪个典故?“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

  • 成语"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东施效颦”?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东施效颦【拼音】:dōngshīxiàopín【解释】: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成语故事】: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

  • 关于中流击楫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中流击楫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如何理解成语"鹬蚌相争"?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鹬蚌相争”?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鹬蚌相争【拼音】:yùbàngxiāngzhēng【解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成语故事】: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从

  • 成语"宾至如归"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宾至如归”?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宾至如归【拼音】:bīnzhìrúguī【解释】: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成语故事】:春秋时,郑国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晋平公

  • 如何理解成语"未能免俗"?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未能免俗”?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未能免俗【拼音】:wèinéngmiǎnsú【解释】: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成语故事】: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他们是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和刘剑。这七人常在嵇康家

  • 成语"大义灭亲"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大义灭亲”?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大义灭亲【拼音】:dàyìmièqīn【解释】: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

  • 历史文化探索:临难不惧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临难不惧,汉语成语,拼音是línnànbùjǔ,意思是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出自《韩非子·说疑》。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时路过卫国的匡(现河南长垣县附近)地,过去鲁国的阳虎侵犯这里的时侯孔子的学生颜尅也跟随着他。颜尅此番驾车跟随孔子旧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