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围魏救赵是怎么一回事?孙膑与庞涓为何会自相残杀?

围魏救赵是怎么一回事?孙膑与庞涓为何会自相残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4/1/18 10:49:38

围魏救赵是怎么一回事?围魏救赵的典故?孙膑的历史故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孙膑简介:

孙膑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著名的军事策略家。有《孙膑兵法》传世。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位列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武的故事:

作为孙武的后代,孙膑也渐渐成长为了一位大兵家。相传他曾经与庞涓一道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魏惠王的将军,深得魏王的信任,可他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便阴谋派人把孙膑骗来。

孙膑到了之后,庞涓越发害怕孙膑的才能超过自己,更加嫉恨他,于是蓄意用计陷害孙膑,假借法令砍去他的膝盖骨,并在额头刺字。庞涓的目的是想把孙膑毁掉,让世上再没有同自己竞争的对手。

不久,有位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大梁,孙膑以刑徒的身份暗中与之相见,说动齐使。齐国使者觉得孙膑是个奇才,便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了齐国。齐国的大将田忌非常赏识孙膑的才能,把他奉为上宾,以客礼相待。

孙膑的故事:田忌赛马

孙膑的军事才能不久就被齐王发现了。齐国宗室、将军田忌常齐宗室公子们赌赛马,可赢的次数不多。孙膑发现他们参加角逐的马匹脚力相差不远,却可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于是便对田忌说:“下次比赛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自有办法让您获胜。”田忌深信不疑,押千金为赌。

临到比赛,孙膑向田忌面授机宜:“第一局用您的下等马同他们的上等马周旋;第二局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最后一场,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局赛毕,田忌两胜一负,赢得齐王的千两黄金。田忌因此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在向孙膑讨教兵法中,深感孙膑在军事上有过人之处,当下拜他为将军。

孙膑的故事:围魏救赵

魏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求救。齐王想用孙膑为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身体残损,不宜担任主帅。”于是齐王派田忌为将军,孙膑做军师,坐在军车之中筹谋策划。田忌想领兵直奔赵国,孙膑劝阻道:“凡是要解开纷乱的丝绳,一定要找出它的结头,不可用拳头乱砸;要解劝斗殴的,不可帮着去打。避实就虚,在形势上阻遏制止住敌方,自然就可以解围。现在魏国攻打赵国,它的轻兵锐卒必然都在前线,老弱残兵留守国内。您不如引兵围攻大梁,占据交通要道,攻打它防卫空虚之处,魏国一定会放弃攻打赵国而自救。这样我们就一举解了赵国的围,又收到了攻击魏国弊弱的效果。”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放弃邯郸之围,回军经过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被齐军截击,结果齐军大破魏军。

桂陵战后的十三年(前341年,齐威王十六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统帅大军,以孙膑为军师,直取魏国首都大梁。魏国将军庞涓听到这个信息,立即停止攻韩,急忙从韩国赶回,但齐军已越过西部边境,攻入魏国。

孙膑向田忌建议:利用三晋士兵向来剽悍骁勇、轻视齐国的心理,示之以弱,诱敌追击,然后乘隙予以致命打击。孙膑还具体提出了诱敌的方法:在与魏军接触后就假装败退,退却中第一天挖十万个炉灶,第二天减少到五万,第三天减少为三万个,让魏军误认为齐军每天有大量士兵逃亡,战斗力迅速减弱,而不顾一切地来追赶。

果然,庞涓见齐军炉灶天天减少,得意忘形地说:“我原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兵就逃走过半了!”于是丢下步军,只率一部分轻装精锐部队,兼程追赶。孙膑估计庞涓的行军速度,天黑当可赶到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而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就命令削去大树的树皮,在削去树皮的树上写道:“庞涓死在此树之下。”然后命令齐军善射者一万人,手执强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说:“夜里见到火光亮起来就万箭齐发。”

庞涓果然夜晚来到大树下,见白色木头上写了字,钻火照看,还没来得及读完树上的字,齐军已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彼此无法相顾。庞涓这才意识到中了孙膑的计策,已经智穷兵败。但他还不服气,在自刎之前慨叹:“想不到成就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齐军乘胜攻击,全歼魏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凯旋而归,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断头将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断头将军”?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断头将军【拼音】:duàntóujiāngjūn【解释】: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成语故事】:张飞到达江州后,攻破刘璋大将巴郡太守严颜的军队,并活捉严颜。张飞呵斥严颜说:“大军到达,为什么

  • 成语"必恭必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必恭必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必恭必敬【拼音】:bìgōngbìjìng【解释】: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

  • 成语"洋洋得意"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洋洋得意”?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洋洋得意【拼音】:yángyángdéyì【解释】: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成语故事】:晏婴,字平仲,人称晏子,春秋时齐国人,他是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相国,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政治

  • 成语"纸上谈兵"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纸上谈兵【拼音】:zhǐshàngtánbīng【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成语故事】: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够与其

  • 历史文化探索:望梅止渴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望梅止渴,拼音是wàngméizhǐkě,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世说新语·假谲》。那么典故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

  • 成语"水滴石穿"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水滴石穿”?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水滴石穿【拼音】:shuǐdīshíchuān【解释】: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成语故事】: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

  • 成语"竭尽全力"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竭尽全力"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竭尽全力”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竭尽全力”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jiéjìnquánlì【解释】: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原作竭尽心力,见于《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

  • 成语"​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夜郎自大"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夜郎自大”是什么意思?“夜郎自大”出自于哪里?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西南夷列传》,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在西汉时期,汉朝西南有一个夜郎的小国家,但因为周围的国家是以夜郎最大,

  • 成语"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奄奄一息”?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奄奄一息【拼音】:yǎnyǎnyīxī【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成语故事】:李密,字令伯,晋朝犍为武阳县人。他曾在蜀汉担任尚书郎的职务,以文学才辩见称于

  •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于哪个典故?"一毛不拔"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于哪个典故?“一毛不拔”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墨子,名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差不多与墨子同一时期,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