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闻鸡起舞"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12 更新时间:2024/1/24 5:20:02

如何解释成语“闻鸡起舞”?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闻鸡起舞

【拼音】:wénjīqǐwǔ

【解释】: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成语故事】: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心有灵犀"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心有灵犀一点通【拼音】:xīnyǒulíngxīyīdiǎntōng【解释】: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成语故事】:“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成语,出自《李义山诗文全集·无题》。李商隐字义山,是唐朝晚期诗坛的一颗明星,也是对后代有影响的一位诗人。李商

  • 历史文化探索:割席分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典故

    割席分坐,拼音是gēxífēnzuò,意思是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出自《世说新语》。那么成语割席分坐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汉朝时,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管宁,一个叫华歆(xīn)。他们感情很好,不仅在同一个地方读书,而且形影不离。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

  • 成语"上行下效"该怎么理解?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上行下效”?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上行下效【拼音】:shàngxíngxiàxiào【解释】:效:仿效,跟着学。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成语故事】: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

  • "版筑饭牛"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故事?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版筑饭牛”有着怎么样的历史故事?是什么意思?这个典故成语,说的并不是一个历史典故,而是由两个历史故事合成而来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这两个历史典故,一个是商王武丁用筑墙的贤士傅说为相的故事。一个是齐桓公拜喂牛的宁戚为上卿的故事。所以“版筑饭牛”的出处有两个,“版筑”出自《书·说命

  • 成语"论功行赏"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论功行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论功行赏【拼音】:lùngōngxíngshǎng【解释】: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成语故事】: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

  • 成语"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这个成语是出自西汉时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这段话就是形容越到最后越困难、越关键。其实很多人在做事开始的时候,都很有激情,也都雄心壮志的。但随着工作的进

  • 举案齐眉的历史故事是什么?梁鸿不肯仕,孟光甘佈裙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语典故

    举案齐眉是指夫妻之间非常恩爱,彼此都非常敬重对方,相敬如宾,携手走完了一生。那么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梁鸿和孟光的差距是比较大的,首先是从外形上来说的,梁鸿身长七尺,形貌昳丽,是远近有名的美男子,仅凭他的长相就已经优于旁人了;其次,梁鸿饱读诗

  • 成语"天夺之魄"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夺之魄”?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夺之魄【拼音】:tiānduózhīpò【解释】: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成语故事】:公元前594年,狄人(赤狄)丞相丰舒执政后杀了他的国君潞子婴儿的夫人,又伤了潞子的眼睛

  • "十恶不赦"指的是哪十恶?十恶主要内容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十恶不赦,大家都听说过,常用来形容恶贯满盈、罪无可恕之人。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其中的十恶指的是什么呢?不知道没关系,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现代汉语中,成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重大的罪行。但是,在我国古代的刑罚律令中,十恶不赦中的十恶却是实有所指的。十恶,最初佛教中的一个用语,指十

  • 成语"千人所指"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千人所指”?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千人所指【拼音】:qiānrénsuǒzhǐ【解释】:千人:众人,许多人;指:指责。为众人所拇。【成语故事】:西汉晚年轻美貌而又善于奉承的待臣董贤,受到汉哀帝的宠幸。哀帝每次外出,总要与他同乘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