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狡兔三窟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狡兔三窟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49 更新时间:2024/1/16 14:17:16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狡兔三窟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出处】(西汉)《战国策·齐策四》。

【释义】三:虚指,多的意思;窟:藏身的洞穴。狡猾的兔子有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多指做事留有余地,具有多种应变能力。

【历史典故】

孟尝君,战国时齐国的贵族,他承袭其父田婴的封爵,被封于薛地,人称薛公,号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在齐国担任相国时,门下有数千名食客。他曾联合韩国和魏国,大败了秦、燕、楚三国,因此声名远播,威震一方。

孟尝君门下有个名叫冯谖的食客,虽然没有什么名望,却多次提出过分的要求,孟尝君都满足了他。一次,孟尝君询问门客中谁能替他到薛地去收债,冯谖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任务。临行时,他问孟尝君回来需要买些什么。孟尝君随口说缺什么就买什么。冯谖到薛地后,把百姓欠债的借据全都烧毁,说这是孟尝君的命令,于是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

孟尝君得知此事后,问他为何如此,冯谖说,他见相国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义”字,因此就以相国的名义将债契全烧了,把“义”买了回来。孟尝君听了不高兴,但也没有公开责备他,只是渐渐疏远了他。

一年后,孟尝君遭人诽谤,被齐王免除了相国的职务,只好回到薛地去。离薛地还有一百多里路时,百姓就前来迎接。孟尝君此时才知道冯谖给他买的“义”的珍贵。但冯谖对他说:“聪明的兔子有三处洞穴,才能免于猎人的猎杀和猛兽的追捕。如今你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高枕无忧,让我帮你再凿两个洞穴吧。”

于是,孟尝君按冯谖的要求给了他五十辆车子、五百两黄金,前往魏国。冯谖见到魏王后就开始称赞孟尝君才识出众,受百姓爱戴,让惠王深感孟尝君是个有才之人,便马上派使臣去齐国聘请孟尝君来魏国当相国。齐国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担心孟尝君为别国效力,便恢复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还亲自向他谢罪。这样,冯谖为孟尝君凿成了第二“窟”。

之后,冯谖又建议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自己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庙供奉。这样一来,齐王就会派兵来保护,而薛地在齐国的地位就非同寻常了。宗庙在薛地建成后,冯谖对孟尝君说:“三个洞穴已经凿好,今后你可以高枕无忧了。”

【成长心语】

破釜沉舟,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魄力,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当自己被逼无奈的时候,起码还可以有一个藏身之所,这便是“狡兔三窟”的智慧。对我们平常人来说,凡事要学会留有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留有余地,才有回旋的空间;留有余地,才能做到均衡、对称、和谐;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从容、屈伸自如。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无妄之灾"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无妄之灾”?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无妄之灾【拼音】:wúwàngzhīzāi【解释】: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将很多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献给楚王,但终究不能

  • 成语"党同伐异"是什么意思?"党同伐异"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党同伐异”是什么意思,“党同伐异”出自于哪里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党同伐异】故事的主人公: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望之是萧何的六世孙(《南齐书》《梁书》记载),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

  • 成语"目不窥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目不窥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目不窥园的意思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2、目不窥园的主人公-董仲舒【董仲舒

  • 成语"差强人意"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差强人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差强人意【拼音】:chāqiángrényì【解释】: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成语故事】: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

  • 成语"大公无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大公无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大公无私【拼音】:dàgōngwúsī【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成语故事】: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

  • 如何解释成语"三令五申"?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三令五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三令五申【拼音】:sānlìngwǔshēn【解释】: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成语故事】:春秋时,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武,吴王为了试试他的才能,从宫中选出一百八十名宫女,让孙武

  • 成语"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门可罗雀”?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门可罗雀【拼音】:ménkěluóquè【解释】: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成语故事】: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两位大臣合写了

  • 成语"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成语"走马观花"的典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成语“走马观花”的典故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走马观花】故事的主人公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郊寒岛瘦”。【走马观花】是什

  • 成语"安居乐业"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安居乐业”?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安居乐业【拼音】:ānjūlèyè【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成语故事】:安居乐业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满、安定。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甘美食,美

  • 成语"千虑一得"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千虑一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千虑一得【拼音】:qiānlǜyīdé【解释】: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成语故事】:晏婴是齐国的大夫。他父亲死后,由他继任齐国的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