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成语"一不做,二不休"?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不做,二不休"?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8 更新时间:2024/1/19 5:04:17

如何解释成语“一不做,二不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一不做,二不休

【拼音】:yībūzuò,èrbùxiū

【解释】: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成语故事】:

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在与叛军的一次交战中,朝廷方面的大将思礼坐骑被箭射中倒毙。就在他处境危急的时刻,一个名叫张光晟的骑兵把马让给他,使他脱险。

叛乱平定后,王思礼升了官,但他不忘张光晟的救命之恩,和张结为兄弟,并一再朝廷保举,从而使张的官越做越大。783年,一支军队在京师长安哗变。德宗帝仓皇逃到奉天(今陕西省干县),叛兵推立太尉朱酢为帝。张光晟以为唐朝气数已尽,便依附了朱酢,做了他手下的节度使。

朱酢自称大秦皇帝,领兵进逼奉天,张光晟当了副将。不料出师不利,围城一个多月未能攻克,而各处来援救德宗的军队日渐接近奉天。在这种情况下,朱酢、张光员只能退回到长安。

次年,朱酢又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封张光晟为宰相。这时,唐军将领晟等己迫近长安。朱酢将五千精兵交给张光晟,命他驻扎在九曲一带抵御唐军。

张光晟见朱此大势已去,便暗中派人与唐军将领李晟取得联系,希望归降朝廷。李晟表示欢迎,同时指挥军队猛攻长安。张光晟作为内应,劝朱酢赶快离开长安,并亲自护送他出城。待朱酢逃远后,再返回长安,率领残部向李酢投降。李晟答应奏告朝廷,减免他叛变投敌的罪行。张光晟对李晟感激涕零。

此后,李晟每次举行宴会,总要邀请张光晟参加,并且奉为上宾。宾客们对此非常反感,有的当众发作,表示不愿与反贼同席,李晟见众怒难犯,只得将张光晟看管起来,等待朝廷发落。不久,德宗颁下沼书,处死叛逆张光晟。李晟无法再为张光晟说情救命,只好执行。

临死时,张光晟悲哀他说:“把我的话传给后世的人:第一不要做,第二做了就不要罢休!”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狡兔三窟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狡兔三窟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无妄之灾"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无妄之灾”?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无妄之灾【拼音】:wúwàngzhīzāi【解释】: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将很多有生育能力的女子献给楚王,但终究不能

  • 成语"党同伐异"是什么意思?"党同伐异"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党同伐异”是什么意思,“党同伐异”出自于哪里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党同伐异】故事的主人公:萧望之(约前114年—前47年),字长倩,萧望之是萧何的六世孙(《南齐书》《梁书》记载),历任大鸿胪、太傅等官。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

  • 成语"目不窥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目不窥园”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目不窥园”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目不窥园的意思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2、目不窥园的主人公-董仲舒【董仲舒

  • 成语"差强人意"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差强人意”?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差强人意【拼音】:chāqiángrényì【解释】: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成语故事】:吴汉是刘秀的一个部下,平常不太喜欢说话,个性也是直来直往。刚开始,刘秀没有很注意他,后来听到

  • 成语"大公无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大公无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大公无私【拼音】:dàgōngwúsī【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成语故事】: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

  • 如何解释成语"三令五申"?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三令五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三令五申【拼音】:sānlìngwǔshēn【解释】: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成语故事】:春秋时,有个著名的军事家叫孙武,吴王为了试试他的才能,从宫中选出一百八十名宫女,让孙武

  • 成语"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门可罗雀”?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门可罗雀【拼音】:ménkěluóquè【解释】: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成语故事】: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两位大臣合写了

  • 成语"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成语"走马观花"的典故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成语“走马观花”的典故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走马观花】故事的主人公孟郊(751-814),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郊寒岛瘦”。【走马观花】是什

  • 成语"安居乐业"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安居乐业”?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安居乐业【拼音】:ānjūlèyè【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成语故事】:安居乐业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满、安定。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甘美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