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墙头马上"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墙头马上"是什么意思?

成语"墙头马上"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墙头马上"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42 更新时间:2024/1/23 8:02:36

还不知道:成语“墙头马上”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墙头马上”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墙头马上】故事的主人公:

少俊、千金

【墙头马上】是什么意思?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墙头马上】出自哪里?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墙头马上】词语辨析:

【墙头马上读音】:qiángtóumǎshàng

【墙头马上的近义词】:马上墙头、花前月下

【墙头马上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

【墙头马上】典故:

尚书裴行检的儿子少俊,奉唐高宗命去洛阳买花,一日经过洛阳总管李世杰的花园,在马上看见他家女儿倚墙而立,便写诗投入。李千金写了答诗,约他当夜后园相见。少俊果然从墙头跳入,被李千金乳母发现,令二人悄悄离去。少俊携李千金回到长安家中,将她藏在后花园。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

清明节,少俊陪同母亲外出祭奠,裴行检因身体欠佳留在家中,偶然来到花园,碰见端端兄妹,询问后得知始末。裴行检认为李千金行为失检,命少俊写休书赶李千金回家,却留下了两个小孩。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因父母已亡,在家守节。后来裴少俊中进士,任官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任所,他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执意不肯。这时裴行检才知李千金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也为儿女议婚。一番说明与求情之后,李千金这才原谅了他们。夫妇二人破镜重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瓮中捉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瓮中捉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末年,梁山好汉在山东起义,拥戴宋江为首领。起义军纪律严明,杀富济贫,镇压土豪劣绅,屡屡挫败朝廷派来讨伐的军队,声威震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在离梁山泊大寨不远的山下,有个杏

  • 如何解释成语"曲高和寡"?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曲高和寡”?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曲高和寡【拼音】:qǔgāohèguǎ【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成语故事】:宋玉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有一天,楚襄王问宋玉:

  • 成语"发蒙振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发蒙振落”?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发蒙振落【拼音】:fāméngzhènluò【解释】: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成语故事】:“发蒙振落”这则成语的意思

  • 成语"兔死狐悲"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兔死狐悲”?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兔死狐悲【拼音】:tùsǐhúbēi【解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成语故事】:“兔死狐悲”原作“狐死兔泣”。这个成语,原出自《宋史·李全传》。后又见于《元曲选·无

  • 成语"前倨后卑"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前倨后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前倨后卑【拼音】:qiánjùhòubēi【解释】:倨:傲慢;卑:谦卑,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成语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曾游说列国,联合起来共同抵

  • 成语"万死不辞"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万死不辞【拼音】:wànsǐbùcí【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

  • 成语"楚材晋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楚材晋用"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楚材晋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楚材晋用”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伍举。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谣说,伍举的岳丈畏罪潜逃,是伍举向他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伍举怕楚王听信谣言治他的罪,便带着一家老小

  • 成语"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卷有益”?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卷有益【拼音】:kāijuànyǒuyì【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成语故事】:宋太宗赵光义,很爱读文史一类书籍。他把文学家李昉等人召来,要他们编一部大型辞书。李

  • 成语"刻不容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刻不容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刻不容缓【拼音】:kèbùrónghuǎn【解释】: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成语故事】:铜壶滴漏忆昔时铜壶滴漏元延礦三年古人受滴水间隔很有规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

  • "只重衣衫不重人"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只重衣衫不重人【拼音】:zhǐzhòngyīshānbùzhòngrén【解释】: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成语故事】:清干嘉年间洛阳孟习欧,字庐陵,工诗善书画,不修边幅,被当时的人称为洛阳才子。有一天,他因事至一裁缝处,裁缝正忙于操作,又见他衣着平常,故对他很冷淡。孟习欧见裁缝忙,就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