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兔死狐悲"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成语"兔死狐悲"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4/1/17 9:57:28

解释成语“兔死狐悲”?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兔死狐悲

【拼音】:tùsǐhúbēi

【解释】: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成语故事】:

“兔死狐悲”原作“狐死兔泣”。这个成语,原出自《史·全传》。后又见于《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四》。

南宋时期,处在金朝统治下的山东农民,纷纷掀起抗金斗争的浪潮。其中最著名的有杨安儿、李全等领导的几支红袄军。

起义军遭到金军的镇压,杨安儿牺牲。杨安儿的妹妹妙真(号四娘子)率领起义军从益都转移到莒县,继续斗争。后来杨妙真和李全结为夫妻,两支部队汇合。公元1218年,他们投附宋朝,驻扎在楚州(现在江苏省淮安县)。此后,李全抱有发展个人实力、割据一方的野心,公元1227年4月被南下的蒙古军包围,城破投降。

公元1227年2月,宋朝派太尉夏全领兵进攻楚州,杨妙真派人去争取夏全,对夏全说:“你不也是从山东率众归附宋朝的吗?如今你却带兵来攻打我们。打个比方说,狐狸死了,兔子感到悲伤哭泣;如果李全灭亡了,难道独有你夏全能生存吗(原是‘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希望将军和我们团结起来。”夏全同意了。

往后,《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四》里说:“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

后来,人们引用“兔死狐悲”这个成语,来比喻因同类的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现在多用于贬义。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前倨后卑"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前倨后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前倨后卑【拼音】:qiánjùhòubēi【解释】:倨:傲慢;卑:谦卑,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成语故事】:苏秦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曾游说列国,联合起来共同抵

  • 成语"万死不辞"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万死不辞【拼音】:wànsǐbùcí【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

  • 成语"楚材晋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楚材晋用"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楚材晋用”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楚材晋用”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伍举。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谣说,伍举的岳丈畏罪潜逃,是伍举向他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伍举怕楚王听信谣言治他的罪,便带着一家老小

  • 成语"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开卷有益”?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开卷有益【拼音】:kāijuànyǒuyì【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成语故事】:宋太宗赵光义,很爱读文史一类书籍。他把文学家李昉等人召来,要他们编一部大型辞书。李

  • 成语"刻不容缓"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刻不容缓”?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刻不容缓【拼音】:kèbùrónghuǎn【解释】: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成语故事】:铜壶滴漏忆昔时铜壶滴漏元延礦三年古人受滴水间隔很有规律的启发,发明了一种

  • "只重衣衫不重人"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只重衣衫不重人【拼音】:zhǐzhòngyīshānbùzhòngrén【解释】: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成语故事】:清干嘉年间洛阳孟习欧,字庐陵,工诗善书画,不修边幅,被当时的人称为洛阳才子。有一天,他因事至一裁缝处,裁缝正忙于操作,又见他衣着平常,故对他很冷淡。孟习欧见裁缝忙,就说过

  • 成语"河东狮吼"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河东狮吼”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河东狮吼”最早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一首古诗,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古诗中有这样的一段: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当然,这首古诗还有很多句,这里就不作说明了。苏东坡的

  • 历史文化探索:寸木岑楼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寸木岑楼,拼音是cùnmùcénlóu,意思是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出自《孟子·告子下》。那么成语寸木岑楼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于岑楼

  • 风声鹤唳语出《晋书·谢玄传》,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风声鹤唳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风

  • 成语"终南捷径"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终南捷径【拼音】:zhōngnánjiéjìng【解释】: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成语故事】:唐代的时候,有位叫司马承祯的人,在都城长安南边的终南山里,住了几十年。他替自己起了个别号叫白云,表示自己要像白云样的高尚和纯洁。唐玄宗知道了,要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