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杜口裹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杜口裹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4/1/17 9:12:12

解释成语“杜口裹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杜口裹足

【拼音】:dùkǒuguǒzú

【解释】: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策士说客之风很盛,他们凭仗口才,巧言善辩,以博取统治者的信任而掌握政治大权。范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范睢(或作范雎)本是魏国人,起初投在魏国的“中大夫”须贾门下当些差使,没有干成什么大事,反而受了一顿冤枉,几乎伤了性命。后来,改姓换名,辗转到了秦国。

那时,秦昭已在位36年,秦国政治上最有势力的人有4个:穰侯、华阳君,都是昭王母亲宣太后的兄弟;泾阳君、高陵君,都是宣太后宠爱的儿子,即昭王的同母兄弟。穰侯是宰相,把持国政,其余三人也轮流主持军事;他们依靠宣太后的关系,权力很大,并且拥有广大的封邑,家财之富,在国王之上。

范睢针对秦国当时的这一情况,先写一封信给昭王,要求面谈。昭王便派车子去把范睢接来相见。范睢进宫,故意乱走,内侍们吆喝道:“王来了!”范睢说:“秦国只有穰侯和太后,哪有什么王?”昭王恰巧出来,隐约听到了,心中不免一动,当即表示欢迎,特别隆重地接待范睢。旁边看的人,都感到很惊讶。

昭王吩咐左右的人都退出去,然后恭敬地对范睢说:“先生有什么见教?”范睢说:“嗯!嗯!”昭王连问三次,范睢三次都不回答,只说:“嗯!嗯!”昭王便跪着央求道:“先生终究不肯赐教吗?”

范睢这才开口说了一大篇道理,并且说:“现在我寄居秦国,和您的关系还很生疏,而我所要说的,却是关于君臣之间和骨肉至亲之间的事。今天说了,明天就可能有杀身之祸。死固然没有什么可怕,人终是要死的,只要我所说的话,对秦国有利,即便因此被杀,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所顾虑的是:天下有才能的人们,看见我为秦国尽忠,反而被杀,那么恐怕他们从此就要‘杜口裹足’,莫肯秦了!……"

范睢的这次谈话,深深打动了秦昭王,因而取得了昭王的信任。后来,昭王就拜范睢为宰相;收回了穰侯的相印,叫他回到老家陶邑去;还让宣太后告老,不许她再过问朝政;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也都住到关外去了。范睢当了好多年宰相,一直到老。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畏首畏尾"?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畏首畏尾”?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畏首畏尾【拼音】:wèishǒwèiwěi【解释】: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成语故事】: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和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

  • 成语"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本末倒置”?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本末倒置【拼音】:běnmòdàozhì【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成语故事】:战国时,有一次齐国的国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国。使臣到了赵国,把齐王的信交给了

  • 成语"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寸木岑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寸木岑楼【拼音】:cùnmùcénlóu【解释】: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成语故事】:“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

  • 割发代首的主人公是曹操,那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夜郎自大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犬牙交错"是什么意思?"犬牙交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犬牙交错”是什么意思?“犬牙交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犬牙交错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2、犬牙交错释义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象狗的牙齿那样

  • 成语"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杯弓蛇影"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杯弓蛇影”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杯弓蛇影】故事的主人公:杜宣【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杯弓蛇影】出自哪里?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

  •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有脚阳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有脚阳春【拼音】:yǒujiǎoyángchūn【解释】: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成语故事】:唐中宗时,宋景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久,他直谏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他在地方上当官,

  • 成语"周公吐哺"有什么典故吗?"周公吐哺"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周公吐哺”有什么典故吗?成语“周公吐哺”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

  • 成语"下车泣罪"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下车泣罪【拼音】:xiàchēqìzuì【解释】: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成语故事】:传说舜见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就便把部落联盟领袖的位置让给了他。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吩咐把车停下,问:“这人犯了什么罪?”押送的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