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成语"畏首畏尾"?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如何理解成语"畏首畏尾"?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15 更新时间:2024/1/17 11:01:48

解释成语“畏首畏尾”?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畏首畏尾

【拼音】:wèishǒwèiwěi

【解释】: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成语故事】:

晋灵公11年(公元前610年),晋灵公在扈一些诸侯会盟。郑穆公想参加这一盛会,主盟人晋灵公却拒绝和郑公相见,原因是晋公认为郑国和楚国勾结,对晋国怀有二心。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信使去晋国,给执政大夫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捎去一封信,信中说,郑穆公即位以来和晋国一直是友好的,即使面对楚国强大的压力,也从来不敢对晋国三心二意。信中还反驳了晋君对郑国的无理指责,接着用强硬的口气说:古人有言说:畏首畏尾,身其几(怕头怕尾,剩下来的身子还有多少)?又说:鹿死不择音(鹿到临死前顾不上发出好听的鸣声)。

小国事奉大国,如果大国以德相待,那它就会像人一样恭顺……信中接着说:如果大国待之非礼,小国就会像鹿一样铤而走险,哪儿还能顾得上有所选择?贵国的命令没有标准,我们也知道面临灭亡了,只好准备派出敝国的士兵严阵以待。今后,到底该怎么办,就听恁您的命令吧。赵盾看信中言之有理,劝晋灵公收回拒绝郑穆公参加会盟的成命。这段故事产生了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个成语。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本末倒置"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本末倒置”?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本末倒置【拼音】:běnmòdàozhì【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成语故事】:战国时,有一次齐国的国王派使臣去访问赵国。使臣到了赵国,把齐王的信交给了

  • 成语"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寸木岑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寸木岑楼【拼音】:cùnmùcénlóu【解释】: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成语故事】:“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

  • 割发代首的主人公是曹操,那么关于它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割发代首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夜郎自大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犬牙交错"是什么意思?"犬牙交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犬牙交错”是什么意思?“犬牙交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犬牙交错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2、犬牙交错释义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象狗的牙齿那样

  • 成语"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杯弓蛇影"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杯弓蛇影”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杯弓蛇影】故事的主人公:杜宣【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杯弓蛇影】出自哪里?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

  •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有脚阳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有脚阳春【拼音】:yǒujiǎoyángchūn【解释】: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成语故事】:唐中宗时,宋景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久,他直谏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他在地方上当官,

  • 成语"周公吐哺"有什么典故吗?"周公吐哺"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周公吐哺”有什么典故吗?成语“周公吐哺”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

  • 成语"下车泣罪"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下车泣罪【拼音】:xiàchēqìzuì【解释】: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成语故事】:传说舜见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就便把部落联盟领袖的位置让给了他。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吩咐把车停下,问:“这人犯了什么罪?”押送的入回

  • 成语"拔苗助长"是什么意思?背后有哪些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拔苗助长”?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拔苗助长【拼音】:bámiáozhùzhǎng【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