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捕风捉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捕风捉影"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57 更新时间:2024/1/22 9:03:10

解释成语“捕风捉影”?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捕风捉影

【拼音】:bǔfēngzhuōyǐng

【解释】: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成语故事】:

“捕风捉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或无事生非。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谷永,字子云,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人,汉成帝时担任过光禄大夫、大司农等职。

汉成帝二十岁做皇帝,到四十多岁还没有孩子。他听信方士的话,热衷于祭祀鬼神。许多汉成帝上书谈论祭祀鬼神或谈论仙道的人,都轻而易举地得到高官厚禄。成帝听信他们的话,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赐福,花了很大的费用,但并没有什么效验。

谷永向汉成帝上书说:“我听说对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万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为不正的人蒙蔽。现在有些人大谈神仙鬼怪,宣扬祭祀的方法,还说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药,寿高得像南山一样。听他们的说话,满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象马上就能遇见神仙一样;可是,你要寻找它,却虚无缥缈,好象要缚住风、捉住影子一样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贤明的君不听这些话,圣人绝对不说这种话。”

谷永又举例说:周代史官苌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办法帮助周灵王,让天下诸侯来朝会,可是周王室更加衰败,诸侯反叛的更多;楚怀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灵保佑打退秦国军队,结果仗打败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虏;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采药,结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最后,他又说道:“从古到今,帝王们凭着尊贵的地位、众多的财物,寻遍天下去求神灵、仙人,经过了多少岁月,却没有丝毫应验。希望您不要再让那些行为不正的人干预朝廷的事。”

汉成帝认为谷水说得很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意见。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师出无名"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师出无名”?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师出无名【拼音】:shīchūwúmíng【解释】: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成语故事】: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 成语"伯乐相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伯乐相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伯乐相马【拼音】:bólèxiàngmǎ【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成语故事】: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

  • 成语"挂羊头卖狗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挂羊头卖狗肉”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挂羊头卖狗肉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里外不一,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表里不一,狡诈欺骗。语出《五灯会元》。赏析典故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①者。国人尽服之

  • 成语"不易一字"是什么意思?"不易一字"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不易一字”是什么意思?成语“不易一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易一字】故事的主人公: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唐代文学家。王勃一生主要的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还被称为初唐四杰之首。【不易一字】是什么意思?不更动一个

  • 如何理解成语"郢书燕说"?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郢书燕说”?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郢书燕说【拼音】:yǐngshūyānyuè【解释】: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成语故事】: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

  • 如何理解成语"引锥刺股"?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引锥刺股”?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引锥刺股【拼音】:yǐnzhuīcìgǔ【解释】: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成语故事】:苏秦,战国时人,少有大志。但由于学

  • 成语"一日三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日三秋【拼音】:yīrìsānqiū【解释】: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成语故事】:诗经这本书是我国很有名的著作,在当时其实是一则则流传于民间的古代歌谣,其中包括了许多赞美爱情、描述男女间相恋的故事。诗经里有一篇名为

  • 历史文化探索:包藏祸心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包藏祸心,拼音是bāocánghuòxīn,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意思是心里藏着害人的主意。出自《左传·昭公元年》。那么成语包藏祸心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公元前541年,楚国的公子围在副手伍举的陪同下带了许多兵马到郑国去迎亲。原来,

  • 如何理解成语"一不做,二不休"?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不做,二不休”?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不做,二不休【拼音】:yībūzuò,èrbùxiū【解释】: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成语故事】:公元755年,唐朝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

  • 狡兔三窟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狡兔三窟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