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桃李满天下"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成语"桃李满天下"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82 更新时间:2024/1/17 10:55:26

解释成语“桃满天下”?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桃李满天下

【拼音】:táolǐmǎntiānxià

【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有位清廉的官名叫狄仁杰,他曾在一年之内,裁决了一万七千多人的罪名。在江南当巡抚使时,他率先追查各地来历不明的宗教所建立的庙宇,以破除人们的迷信;在担任预州刺史时,他更全力救助那些含冤受罪的人,有二千多人得以洗刷罪名,重新获得清白。他的政绩深得老百姓的好评,是一名刚正清廉的好官。武则天在位的时候,狄仁杰虽然受到奸臣的陷害,被降级为于江村小官,但是因为他一深得百姓的拥戴,其它官员也都支持他,所以不久又重回朝廷当宰相。有一次,武则天请他推荐一个尚书郎,他毫不避嫌地推举自己的儿子担任这个职位。当时,有人听到狄仁杰举荐自己的亲人,就嘲讽他:天下桃李贤才,似乎都出于你的门下。但事后证明,他并不是基于个人情感推荐,而是他的儿子真的有才能。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由何而来?有什么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你知道成语“草木皆兵”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意思是形容积极惊恐的时候,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紧张的要命,主要形容那些失败者的心理。要注意成语中的“唳”字,不同于眼泪的“泪”字,粤语两字读音相同,普通话“唳”不读泪,而读“

  • 历史文化探索:曲径通幽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曲径通幽,汉语成语,拼音为qūjìngtōngyōu,意思是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赫赫有名的诗人常建有诗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思是说: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幽静的地方,僧人居住的房

  • 成语"合浦珠还"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合浦珠还”?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合浦珠还【拼音】:hépǔzhūhuán【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成语故事】: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

  • 成语"趾高气扬"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趾高气扬”?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趾高气扬【拼音】:zhǐgāoqìyáng【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屈瑕的

  • 成语"家喻户晓"出自于哪个典故?"家喻户晓"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家喻户晓”出自于哪个典故?“家喻户晓”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家喻户晓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意思。而原来却叫作户告人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汉朝人编的一部《烈女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名叫梁姑的女子,一天,她的房屋不慎失火。

  • 历史文化探索:当头棒喝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当头棒喝,汉语成语,拼音是dāngtóubànghè,意思是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出自《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时期,有个名叫慧能的和尚,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佛理,有一

  • 成语" 三迁之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三迁之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sānqiānzhījiào【解释】: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成语故事】:孟子名珂,是我国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

  • 成语"纲举目张"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纲举目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纲举目张【拼音】:gāngjǔmùzhāng【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成语故事】:吕不韦(

  • 成语"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一身是胆"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成语“一身是胆”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身是胆】故事的主人公:赵云(?-229年),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一身:全身,浑身;胆:胆量;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成语"欲速则不达"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欲速则不达”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的主要意思是由于只求快,不讲效果,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至于“欲速则不达”的典故,则出自于《论语·子路》。在春秋时期,有一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思想家,他就是圣人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有很多弟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