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班门弄斧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文化探索:班门弄斧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61 更新时间:2023/12/23 19:29:18

班门弄斧,拼音bānménnòngfǔ,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出自唐·柳宗元氏伯仲唱和诗序》。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明朝有个人叫梅之涣。有一回,他到采石矶(现在安徽当涂)唐代大诗人白的墓地去游览,只见四周的墙壁上,涂涂抹抹全是游人写的诗,这些诗都很低劣。他也提起笔来写了一首: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垂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般的传说。有的说李白晚年游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有一天夜晚他的小船停靠在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落江而死。

因此在采石便出现不少以李白的事迹为主题的名胜,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zhé)仙楼、捉月亭等,引来了很多的文人雅士前来参观。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留的诗十分可笑。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自不量力。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鲁班奉为木匠的始祖,因此自然没人敢在鲁班面前卖弄自己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要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被称为“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桃李满天下"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桃李满天下”?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桃李满天下【拼音】:táolǐmǎntiānxià【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成语故事】:唐高宗时,有位清廉的官名叫狄仁杰,他曾在一年之内,裁决了一万七千

  • 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由何而来?有什么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你知道成语“草木皆兵”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意思是形容积极惊恐的时候,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紧张的要命,主要形容那些失败者的心理。要注意成语中的“唳”字,不同于眼泪的“泪”字,粤语两字读音相同,普通话“唳”不读泪,而读“

  • 历史文化探索:曲径通幽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曲径通幽,汉语成语,拼音为qūjìngtōngyōu,意思是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赫赫有名的诗人常建有诗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思是说: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幽静的地方,僧人居住的房

  • 成语"合浦珠还"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合浦珠还”?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合浦珠还【拼音】:hépǔzhūhuán【解释】: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成语故事】:东汉时,合浦郡沿海盛产珍珠;那里产的珍珠又圆又大,色泽纯正,一直誉

  • 成语"趾高气扬"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趾高气扬”?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趾高气扬【拼音】:zhǐgāoqìyáng【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屈瑕的

  • 成语"家喻户晓"出自于哪个典故?"家喻户晓"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家喻户晓”出自于哪个典故?“家喻户晓”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家喻户晓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意思。而原来却叫作户告人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汉朝人编的一部《烈女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名叫梁姑的女子,一天,她的房屋不慎失火。

  • 历史文化探索:当头棒喝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当头棒喝,汉语成语,拼音是dāngtóubànghè,意思是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出自《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唐朝时期,有个名叫慧能的和尚,他孜孜不倦地研究佛理,有一

  • 成语" 三迁之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三迁之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三迁之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sānqiānzhījiào【解释】: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成语故事】:孟子名珂,是我国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孟

  • 成语"纲举目张"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纲举目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纲举目张【拼音】:gāngjǔmùzhāng【解释】: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成语故事】:吕不韦(

  • 成语"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一身是胆"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成语“一身是胆”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身是胆】故事的主人公:赵云(?-229年),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一身:全身,浑身;胆:胆量;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