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高屋建瓴"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高屋建瓴"是什么意思呢?

成语"高屋建瓴"有什么历史典故吗?"高屋建瓴"是什么意思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57 更新时间:2024/1/16 10:31:46

还不知道:成语“高屋建瓴”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高屋建瓴”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高屋建瓴】故事的主人公:

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高屋建瓴】是什么意思?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高屋建瓴】出自哪里?

《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高屋建瓴】词语辨析:

【高屋建瓴读音】:gāowūjiànlíng

【高屋建瓴的近义词】:居高临下、瀽瓴高屋

【高屋建瓴的反义词】: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高屋建瓴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高屋建瓴】典故: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居功自傲,有点飘飘然起来。平定齐地后,他写信给刘邦,要求把自己封为“假(代理)齐王”。刘邦得知后,非常恼怒,骂韩信是白日做梦!他的属下张良看完信,劝道:“目前,我方不利,楚军尚强,韩信又掌握着很大一部分兵权,大王不如顺水推舟,答应他的要求。”

刘邦心领神会,派张良为特使,带了王印,去封韩信为齐王。韩信非常高兴,答应迅速发兵攻打楚霸王。汉军在垓下设下埋伏,韩信担任三军统帅,并请刘邦守住大营。韩信有勇有谋,楚霸王战败,拔剑自刎。刘邦担心韩信位高权重,就收了他的兵权,夺了齐地,改封他为楚王。

公元前202年,刘邦做了皇帝,即汉高祖。不久,有人告发说,韩信把项羽的大将钟离昧窝藏在家里,看来是想造反。此事传到韩信那里,有人劝道:“大王何不杀了钟离昧,表明心迹,使皇上高兴呐?”韩信说:“钟离昧素来与我有交情。我在楚营时,霸王曾经要杀我,多亏钟离昧救了我。现在他走投无路,我怎忍心杀他?”尽管嘴上这么说,韩信最后还是当面跟钟离昧谈了。钟离昧看透了他的心思,大骂他无情无义,自刎了。

随后,韩信向刘邦献上了钟离昧的人头。刘邦仍怀疑韩信不是真心,并命武士将他绑了起来。大夫田肯知道后,就拜见刘邦,说:“有几件事,值得向陛下祝贺。

一是韩信的束手就擒;二是陛下牢牢地控制着三秦(关中),陛下利用这雄险的地势,来控制、驾御诸侯,就如从高高的屋脊上把水从瓶子里倒下去。”田肯又说,“齐地两千多里,七十余城,非常重要,控制着这里,便可以一当十。如此重要的地方,非亲子弟是不能封他做齐王的。”,刘邦听出了田肯婉转地为韩信求情的意思。因为定三秦、平齐地,主要是韩信的功劳。于是,刘邦赦免了韩信,只是将他降为淮阴侯。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兔死狗烹"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兔死狗烹"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兔死狗烹”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越王句践大夫范蠡,曾经替越国出过了不少力,使得越国得以打败吴国,成为霸王。对越国来说,范蠡可是个大功臣,本来他是可以安享富贵的,但是范蠡却没有这么做,他宁愿舍弃荣华富贵

  • 如何理解成语"运斤成风"?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运斤成风”?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运斤成风【拼音】:yùnjīnchéngfēng【解释】: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成语故事】: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 历史文化探索:人弃我取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人弃我取,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qìwǒqǔ,意思是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战国时期,魏国国相李悝在国内鼓励农民多多益善地种粮食,并实行“平籴”法

  • 历史文化探索:天罗地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天罗地网,拼音:tiānluódìwǎng,“罗”是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出自《大宋宣和遗事》。那么成语天罗地网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元代的李寿卿创作了一个杂剧,名叫《伍员吹萧》,说的是春秋时吴国

  • 成语"谈笑自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谈笑自若"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谈笑自若”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谈笑自若”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谈笑自若】故事的主人公: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谈笑自若】是什么意思?自

  • 如何理解成语"以规为瑱"?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规为瑱”?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规为瑱【拼音】:yǐguīwéitiàn【解释】: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成语故事】:公元前541年,楚国的令尹公于围杀

  • 成语"先忧后乐"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先忧后乐【拼音】:xiānyōuhòulè【解释】: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成语故事】: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城西闪楼上,下临洞庭湖。它始建于唐朝,到了宋朝,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因遭到诬陷,被贬谪到岳州当知州,重新修复了岳阳楼。范仲淹受他的嘱托,写了这篇《

  • 如何理解成语"一窍不通"?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窍不通”?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窍不通【拼音】:yīqiàobùtōng【解释】:窍:洞,指心窍。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成语故事】:纣王,是商朝时一位昏庸暴戾的君主,他十分宠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只知

  • 成语"唱筹量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唱筹量沙”?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唱筹量沙【拼音】:chàngchóuliángshā【解释】: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成语故事】: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十一月檀道济被授予督征讨诸

  • 成语"胁肩谄笑"是什么意思?"胁肩谄笑"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胁肩谄笑”是什么意思?“胁肩谄笑”出自于哪里?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胁肩谄笑】故事的主人公: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