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雪泥鸿爪"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雪泥鸿爪"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1 更新时间:2024/1/23 3:43:12

【成语】:雪泥鸿爪

【拼音】:xuěníhóngzhǎo

【解释】: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成语故事】:

人生到处知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学家和诗人苏轼作的。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并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作者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崤山],骑驴至渑池。)

苏轼的这首诗,对于人生抱着消极的态度,是错误的。由于这首诗,便产生了“雪泥鸿爪”这句成语。人们用它来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元人良有诗道:“世事已成鸿印泥。”有时人们也把留作纪念的题赠诗文,称为“雪泥鸿爪”。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诚惶诚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诚惶诚恐,拼音是chénghuángchéngkǒng,意思是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出自《乞退郡疏》。那么成语诚惶诚恐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时就胸有

  • 成语"未可厚非"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未可厚非【拼音】:wèikěhòufēi【解释】: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成语故事】: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用阴谋手段篡夺皇位,建立了新朝;王莽称帝后,任意改变西汉王朝的边境政策,将句叮王亡邯诱骗到郡城处死。益州郡许多少数民族首领纷

  • 成语"闻雷失箸"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闻雷失箸【拼音】:wénléishīzhù【解释】: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北方涿县的刘备也趁乱拉起了队伍。由于徐州牧陶谦等人的推荐,刘备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领兵驻扎徐州、下邳一带。但不久就被吕布、袁术打败,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知道刘备是一

  • 成语"胸有成竹"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胸有成竹"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胸有成竹”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xiōngyǒuchéngzhú【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成语故事】:北宋时有一位学问

  • 成语"精卫填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精卫填海”?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精卫填海【拼音】:jīngwèitiánhǎi【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北山经

  • 成语"白头如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白头如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白头如新【拼音】:báitóurúxīn【解释】: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成语故事】: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

  • 成语"杜邮之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杜邮之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意思是指忠臣无辜被杀,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九月天气,秋高气爽。长平之战结束8个月后,白起大病,秦昭襄王派王陵率部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或许是因为王陵的能力不够,王陵进攻屡战屡败,还损失了五名校尉

  • 成语"闻一知十"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闻一知十【拼音】:wényīzhīshí【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成语故事】: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很有才干,孔子周游列国,子贡随行,关于外交方面的事情,往往由子贡去办。有一次,齐国准备征伐鲁国,孔子想派弟子前去护卫,许多弟子纷纷自荐。孔子最后还是挑选了子贡。子贡果然

  • 成语"分庭抗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分庭抗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分庭抗礼【拼音】:fēntíngkànglǐ【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成语故事】:有一天,孔子领着学生在河边游玩

  • 成语"纵虎归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纵虎归山【拼音】:zònghǔguīshān【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成语故事】:曹操亲率大军战胜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到都城许昌。曹操表面上对刘备非常尊重,实际上很不放心;常派人察看刘备的动静。当时,被曹操硬逼到许昌的汉献帝,正下密诏组织一些人,准备诛杀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