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诚惶诚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诚惶诚恐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93 更新时间:2024/1/10 16:35:38

诚惶诚恐,拼音是chénghuángchéngkǒng,意思是非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出自《乞退郡疏》。那么成语诚惶诚恐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成语故事】:

“诚惶诚恐”成语出自《后汉书·杜诗传》。

杜诗字公君,河内汲(今河南省汲县)人,少年时就胸有大志,才能不凡。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杜诗官至侍御吏。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欺压百姓,百姓皆惶恐不安。杜诗多次劝诫他,萧广就是不改,于是杜诗一怒之下杀了萧广;并把他的罪行公布于众,以平民愤。光武帝刘秀得知后,召见杜诗,赐以戟,表示赞赏。后又派杜诗出使河东(今山西省西部沿黄河地区),诛降叛逆异等人。

杜诗到了河东后,焚烧贼船,斩了杨异,除了叛贼,做了成皋(今河南汜水县)县令。杜诗为官3年,治理有方,建武七年升为南阳太守,他广拓农田,铸造农具,修治陂池;同时除暴安民,使社会安定,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老百姓都无不感激这位太守。可是杜诗却自认为是无功受禄,光武帝上书要求到小郡任职。书中说:“我自己思量,我不过是小官之材,没有大才,现在是正赶上陛下开创大业,因受大恩而作了太守。我在职无功,治理少方,这么长时间占据高位,实在是诚惶诚恐。”但是光武帝很信任他,坚持让他继续做太守。

“诚惶诚恐”原为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语,表示臣下对皇帝威严的敬畏,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小心谨慎。“诚”,实在之意;“惶”,害怕之意;“恐”,畏惧之意。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未可厚非"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未可厚非【拼音】:wèikěhòufēi【解释】:厚非:过分责难、责备。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成语故事】: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用阴谋手段篡夺皇位,建立了新朝;王莽称帝后,任意改变西汉王朝的边境政策,将句叮王亡邯诱骗到郡城处死。益州郡许多少数民族首领纷

  • 成语"闻雷失箸"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闻雷失箸【拼音】:wénléishīzhù【解释】: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豪强并起,北方涿县的刘备也趁乱拉起了队伍。由于徐州牧陶谦等人的推荐,刘备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领兵驻扎徐州、下邳一带。但不久就被吕布、袁术打败,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知道刘备是一

  • 成语"胸有成竹"有什么历史典故吗?"胸有成竹"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胸有成竹”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xiōngyǒuchéngzhú【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成语故事】:北宋时有一位学问

  • 成语"精卫填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精卫填海”?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精卫填海【拼音】:jīngwèitiánhǎi【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北山经

  • 成语"白头如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白头如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白头如新【拼音】:báitóurúxīn【解释】: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成语故事】: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

  • 成语"杜邮之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杜邮之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故事?意思是指忠臣无辜被杀,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九月天气,秋高气爽。长平之战结束8个月后,白起大病,秦昭襄王派王陵率部进攻赵国都城邯郸。或许是因为王陵的能力不够,王陵进攻屡战屡败,还损失了五名校尉

  • 成语"闻一知十"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闻一知十【拼音】:wényīzhīshí【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成语故事】: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很有才干,孔子周游列国,子贡随行,关于外交方面的事情,往往由子贡去办。有一次,齐国准备征伐鲁国,孔子想派弟子前去护卫,许多弟子纷纷自荐。孔子最后还是挑选了子贡。子贡果然

  • 成语"分庭抗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分庭抗礼”?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分庭抗礼【拼音】:fēntíngkànglǐ【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成语故事】:有一天,孔子领着学生在河边游玩

  • 成语"纵虎归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纵虎归山【拼音】:zònghǔguīshān【解释】: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成语故事】:曹操亲率大军战胜吕布后,刘备跟随曹操到都城许昌。曹操表面上对刘备非常尊重,实际上很不放心;常派人察看刘备的动静。当时,被曹操硬逼到许昌的汉献帝,正下密诏组织一些人,准备诛杀曹操

  • 成语"梧鼠技穷"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梧鼠技穷【拼音】:wúshǔjìqióng【解释】: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成语故事】:战国时邯郸籍学者荀况,在他的著作《荀子.劝学》中,劝导人们要努力学习。荀况强调学习要专一精深,切忌自满于一知半解,要像腾蛇无足而飞,切不可像梧鼠五技而穷。腾蛇,是一种龙,它没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