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95厘米此鼎49千克,形体巨大,造型雄伟,装饰华丽,四角饰羊角兽面纹。方鼎古时之用,无论大小,多为偶数,此似为定制。此鼎体近正方形,平唇大立耳,耳上铸虎形样饰,耳外侧作空槽形,深腹平底,下承四足,鼎身四壁饰以乳钉纹。整器极尽王权风范。
商朝那个大鼎为什么叫做“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6-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礼器,鼎腹呈长方形,上竖两直耳,四圆柱形足。通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公斤(这是199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作测定的结果,原说875公斤不准确)。因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其名。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礼器,是国之重宝,现藏国家博物馆。“司母戊”的铭文释作“后母戊”,“戊”是人名,商代王室都是以干支来命名的,如商王盘庚、武丁。大多数学者认为“戊”应是武丁之妻,庙号“妣戊”,与妇好的庙号“妣幸”恰相吻合。因此断定该鼎是武丁之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后而作的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