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开国定鼎洛阳;东周一直都于洛阳;西汉高祖刘帮开国于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亦都于洛阳;魏文帝曹丕都于洛阳;晋武帝司马炎都于洛阳;隋文帝杨坚也是都于洛阳的;西周经周公卜洛后周成王时代即已迁都于洛阳,而不是陪都!
以上这些朝代不知道算不算开创?什么样的王朝帝都才算开创呢?
在中国历史上,两汉之强盛,开疆拓土,灭贼靖边,实际上是要更胜于唐、宋时期的!而除了唐都长安、宋都汴梁之外,元代以前的大部分帝王都是建都于洛阳的,当然其中也包括曾创下过中国最鼎盛繁荣的两周、两汉时期!
商朝的都城不是“殷”吗,为什么《封神演义》上说是“朝歌”?
商朝最后都城是殷,朝歌相当于副都或陪都。如果商朝不灭亡,应该会迁都到朝歌。
商朝最早定都在亳,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商丘。由于商朝对王位的继承,没有明确的规定,有时候是儿子继承,有时候又是兄弟继承,所以内斗不断。史书记载,商人有九世之乱。再加上当时黄河/水患频发,所以你会惊奇地发现,商朝人特别喜欢迁都,前前后后一共迁了13次,称为前八后五。《竹书纪年》记载,到了第19代商王盘庚的时候,“自亳迁于北蒙,曰殷”。就是商人把都城迁到了北蒙,被称为殷。所以,商朝也被称为殷商,地点在今天河南省的安阳。“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273年,更不徙都”。就是说,商朝的都城,自打迁到北蒙以后,就再也没有动过。据考证,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过殷字,出现的大多是“大邑商”。所以说,北蒙、大邑商、殷、安阳是同一个地方,是商朝最后的都城。
朝歌是第22代商王武丁修建的,当时被称为沫(mèi)邑,就是今天河南省鹤壁市的淇县。由于沫邑有朝歌之山,所以在商代末期,就把邑改成了“朝歌”。经过以后几代多次扩建,到了商纣王的时候,朝歌已经是十分繁华了,呈现出“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的盛况。后来,考古人员在当地发掘出了商朝宫城的遗址,以及大量的商代墓葬,证明当时的朝歌城已经是相当繁荣了。所以说,朝歌、沫邑和淇县是一个地方。
从地理位位置上看,殷也就是安阳在北面,朝歌也就是淇县在南面。两者相距不过40多公里。当时的情况应该是,商朝末年,随着朝歌的不断扩建和繁荣,商朝就把经济和政治中心由殷转移向了朝歌。商纣王自己搬到朝歌办公,相当于陪都,让太子留在殷都监国。
所以,殷是商朝最后的都城,朝歌是陪都。武王伐纠攻打的是朝歌,商纣王也死在了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