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周时期青铜鼎的特点

商周时期青铜鼎的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16 更新时间:2024/1/23 21:14:18

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除兽目圆大,以为象征外,其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二里冈上层尊、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代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以前认为个别上的龟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商代早期青铜器的合金成分经测定:含铜量在67.01~91.99%之间,含锡量在3.48~13.64%之间,含铅量在0.1~24.76%之间,成分不甚稳定。但含铅量较高,使铜液保持良好的流动性能,与商代早期青铜器器壁很薄的工艺要求是相适合的。商代中期:这一时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等。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在空椎状足之外,出现了丁字形足,底多下臌出,平底已较少见。商代晚期前段:本期新出现的器类有方彝、觯、觥等。方形器大为发展,几乎所有的酒器都为方形。商代晚期后段:器类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始见马衔等车马器。多沿用商代晚期前端的器类。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周时期鼎和尊的用途,急,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

  • 鼎在商周时期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

  • 商代文物是什么鼎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后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

  • 没有儒家文化,商朝也有孝道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题主读书太少问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商朝哪来孝的概念!中学教科书里【触龙说太后】触龙托付后事表示【将填沟壑】,而不是【入土为安】,说的就是弃老恶俗!远古时期人异于禽兽几希,是我儒家孔子身体力行极力推广【以所不欲勿施与人】这才把人和畜生区别开来,【发乎情止于礼】这才把人和牲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 商周时期的“鼎”“尊”反映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有何变化。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全部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

  • 鼎的文化资料,急,越短越快越好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成为宴会、狩猎等场合的必备器具,并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至成为家国宝器.原始社会的鼎均为圆形.到早商的二里岗时期,出现了青铜方鼎。到商代中晚期,方鼎数量大增,与圆鼎一起成为主要的祭祀礼器。司母戊鼎一般指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

  • 商朝的虎耳铜鼎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高95厘米此鼎49千克,形体巨大,造型雄伟,装饰华丽,四角饰羊角兽面纹。方鼎古时之用,无论大小,多为偶数,此似为定制。此鼎体近正方形,平唇大立耳,耳上铸虎形样饰,耳外侧作空槽形,深腹平底,下承四足,鼎身四壁饰以乳钉纹。整器极尽王权风范。希望对你有帮助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

  • 商朝虎耳铜鼎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高95厘米此鼎49千克,形体巨大,造型雄伟,装饰华丽,四角饰羊角兽面纹。方鼎古时之用,无论大小,多为偶数,此似为定制。此鼎体近正方形,平唇大立耳,耳上铸虎形样饰,耳外侧作空槽形,深腹平底,下承四足,鼎身四壁饰以乳钉纹。整器极尽王权风范。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6-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礼器

  • 商朝的国家机构如何?比夏朝有什么进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是鬼神文化,祭祀祖先成神,体制比较有开创力,夏朝由于资料很少,不得而知,包括西方学术界一直在质疑是否有夏王朝,甲骨文才证明了商朝文明,商朝所谓商,商业比较发达,西周文化主要是固定经营农业,所以是农耕文明,因此战争的背后,其实是文明的交替。

  • 商.西周时期的鼎表示开始与后来发生了 什么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早期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