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商朝残酷的奴隶制度

如何理解商朝残酷的奴隶制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836 更新时间:2024/2/6 4:11:59

商朝的奴隶主阶级,由以商王为首的各级奴隶主构成。在名义上,商王是全国土地和臣民的最高所有者,他把土地和奴隶分配给王公、贵族、诸侯等,从而形成占有不同数量土地和奴隶的大小奴隶主。他们残酷地压榨、剥削广大奴隶,过着穷奢极欲、花天酒地和作威作福的生活。奴隶是“只是会说话的工具,牲畜是会发声的工具,无生命的劳动工具是无声的工具,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此”。(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奴隶是社会上受到剥削和压迫最为沉重的阶级,他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本身也是奴隶主的一种财产。商朝时期,奴隶的种类比较多,有农业奴隶、畜牧业奴隶、手工业奴隶和家内奴隶等等。其中,农业奴隶是奴隶“大众”的主力军。甲骨文中常见“众”和“大众”的字眼,经过专家研究,断定这就是商朝的农业奴隶,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甲骨文的“众”字,上边一个太阳,下边三个人,就像许多奴隶在烈日下劳动。当他们在烈日下劳动的时候,都有甲骨文称作“小臣”一类的奴隶主在监督,在催促,在鞭打。除了农业劳动外,他们还要承担各种劳役,还要接受各种军事训练。在畜牧业和手工业部门,奴隶主还要役使大量的奴隶。在奴隶主的家里,大批奴隶服务于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在众多的奴隶之中,只有极少数的奴隶会得到奴隶主的宠信,从而摆脱奴隶的悲惨命运。比如伊尹原来就是家内奴隶,后得到成汤的信任;傅说是罪徒,后得到武丁的赏识,从而荣升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这样的例子实在很少。在商朝,奴隶主对奴隶的惨无人道,集中体现在人殉制度和人祭制度上。生前,奴隶主贪婪地吮吸奴隶的膏血;死后,他们以大量的奴隶作为陪葬,妄图把人间的剥削压迫生活带入冥世,这就是人殉制度。从目前所发现的商朝墓葬看,每一个大、中型墓(这些都断定为奴隶主之墓)中,都有数量不等的殉人,少则几人,多则数百人。每到祭祀时,仍要杀死一些奴隶作为祭品。这种用奴隶作为“牺牲”来祭祀的制度,就是所谓的人祭或人牲制度。成汤求雨时,史官们就打算用人牲祭祀。甲骨文中还记载有各种人祭的方式,如“焦妾”,就是用熊熊烈火活活烧死女奴以求雨;“沉妾”,就是把女奴投于水中以祭神;“伐羌”,就是杀死羌奴以祭祖。甲骨文中关于人祭的记载,记有人数的有1992条,共用13050人,没记人数的1445条,估计也有上万。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管窥商朝时期人祭的数量,体会到奴隶制度的残暴。另外,奴隶主在宫殿、居室建成奠基之时,还会在其四周埋上若干奴隶和牛、羊、狗等,以保佑宫室的坚固和居室的吉利。在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奴隶们过着如牛如马、抑或牛马不如的生活。这些有血、有肉、有智慧的奴隶,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开始反抗商朝奴隶主的统治。当然,他们的反抗,并不像后来封建社会的农民一样,能够组织起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他们只是以怠工和逃亡等方式来反抗商朝的残暴统治。为了防止奴隶的怠工和逃亡,商朝的统治者设立了监狱,制定了包括砍头、剖腹、割鼻、活埋、刖足和剁成肉酱等各种酷刑。其中,刖足是商朝最流行的刑罚之一,是用铜锯从脚踝骨处锯断下肢,以示警示和惩罚。商朝的奴隶制度,无疑是一种极其野蛮、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应当受到批判和谴责。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奴隶制度却是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正是由于奴隶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才推动了商王朝农业和手工业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创造出极其辉煌灿烂的商朝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青铜铸造业。举世闻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朝文化的骄傲。大鼎长厘米,宽78厘米,壁厚6厘米,耳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鼎身以雷纹为地,上有龙纹盘绕,四角为饕餮纹。试想,在科学技术并不甚发达的商朝,如果没有众多奴隶的共同协作,没有细致的分工和优越的技术,怎么会有司母戊大方鼎的诞生?奴隶制度虽沾满了罪恶的血腥,但也创造了辉煌灿烂举世无双的文明,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进步阶段。

商朝建立后,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经济不断繁荣起来。商朝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之上的。奴隶们创造的繁荣为统治阶级提供了大量财富,使他们过着奢侈的生活。奴隶主贵族住的是豪华的宫殿,活着时还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准备死后继续享受。而奴隶们则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赤身露体地在烈日下从事农业劳动,夜里双手被锁上木枷。商朝奴隶主对奴隶最惨无人道的做法是:祭祀祖先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做“人祭”;奴隶主死后,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叫做“人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朝的活人祭祀究竟有多可怕,这个王朝为什么如此恐怖?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商朝的祭祀文化,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就是进行活人祭祀。商朝的祭祀手法就像一个套餐一样,商朝的活人祭祀究竟有多可怕,这个王朝为什么如此恐怖?商代的活人祭祀,如击杀、砍头、烧死、投水、剖开身体、取出内脏等,让祭司选择祭祀人的死法,是不是无比的残忍?但是,当时的统治者们就是愿意这样做,不知道他们当时的心

  • 商朝武丁年间的奴隶制度也很残忍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是的,奴隶制本来就是残忍的,奴隶没有自由,商朝武丁年间的奴隶制度一样的比较残忍。你说说哪个年代的奴隶制度不残忍,都是奴隶了。奴隶主们都是将他们当成商品,和猪牛羊没啥区别,就看奴隶主自身的脾气性格好不好。

  • 商朝的文化叫什么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三星堆文化。.,,,(朋友,如果我的答案令您释疑,或者解决了您的问题,请把它设为“有用”和“感谢我的回答”,请给与好评。互相帮助。当然我们可以互粉,有问题互相请教。灰常感谢,thinks,好人一生平安新浪微博id,@李拓)夏禹以前应是原始文化夏商周为奴隶文化从秦至清匀为封建文化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上升阶

  •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冲突和差异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一、招呼语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去上班呀?”“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这种问候他们只说一声“Hello”

  • 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究竟冲突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其实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激烈。其实,真正和西方文化水火不容的,是法家文化;但是,人们往往都把炮火集中在儒家身上了。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战火可谓是连年不休,当此乱世,思想界,也迎来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大繁荣。这场思想运动,可以说规模甚广,影响力相当庞大,纵观中国千百年来

  • 对中西文化冲突理解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所谓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因为发展环境不同所以存在着各种冲突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重经验,西医重理论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发扬当地的风俗文化,然而,一些不文明的游客增加了环境的负担,从而导致环境污染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冲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也算是一种文化···所以目前历史上的冲突比较多,这些大家都知道,也不想多说还有就是生活中的风俗文化冲突(比如中国某些地方、民族一生只洗三个澡,这个在他们眼中就很怪异)还有中国人口头文化总爱动不动‘恶口’,这在中国口头说也米恶意,例如2L;但如果在他们本土就会觉得很怪我们把买东西讨价还价视为很正常

  • 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差异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

  • 几十万年前的北京人都被发现了,为何却找不到夏朝遗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世界上有四个文明古国,但是文明一直留存到至今而没有断层的只有中国一个,这几乎是全球公认的,然而却有人提出质疑,中古的历史文化也可能早就断层了,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到现在都没有被发现存在的痕迹,因此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但是比夏朝早个几十万年的史前文明都有迹可循,夏朝之后也是有明文记载,为何偏偏夏朝的

  • 商朝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文化是最典型代表是各种青铜礼器、酒器,所以商朝也被称为青铜王朝。楼上正解,好像就是青铜器,青铜器发展到巅峰,然后周朝开始出现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