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谁是被商纣王称为“圣人”的人?

谁是被商纣王称为“圣人”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4/1/18 8:44:37

提起圣人,大家都会想起“文圣人”孔丘,“武圣人”关羽。其实历史上获圣人称号的人有很多,比如酒圣杜康,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史圣司马迁,亚圣孟轲,医圣张仲景,乐圣李龟年,茶圣陆羽,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词圣苏轼,曲圣,关汉卿,近代还有个康有为以“圣人”自居,毛泽东称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比这些“圣人”更早,比孔子都早五六百年的商代,也有一位“圣人”,他就是比干。

比干

比干,子姓,比氏,名干,河南淇县人。他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太丁”(一称文丁)。周朝为什么成为商朝的“掘墓人”,实际上是比干的父亲太丁惹得祸。周文王的父亲叫季历,这个季历非常厉害,曾率兵征伐程、义渠、鬼方、余吾戎、始呼戎、翳徒戎等诸侯国并大获全胜,先后被商帝武乙、太丁授以征伐之权,赐封“牧师”、西伯。但后来,比干之父太丁看季历这么厉害,起了恐惧之心,竟然莫须有的囚禁了季历并冤杀了他,埋下了周、商仇恨的种子。

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当了太师,辅佐帝乙。帝乙执政期间,比干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减轻赋税徭役,富国强兵,先后协助帝乙征伐昆夷、岛夷、淮夷、孟方等江淮地区的夷族并取得胜利。为了缓和与西周的关系,帝乙把太丁的一个幼女即比干的妹妹嫁给了周文王姬昌并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并向姬昌所代表的周人致歉,史称“帝乙归妹”,又称“天作之和”。

公元前1076年,帝乙驾崩,此时比干已以太师的身份辅政29年,比干受帝乙托孤辅佐帝辛,即商纣王。帝乙有三子,微子是长兄,中衍居中,受德(纣王)最小。但微子和中衍出生时,其母亲是妾的身份,受德出生时,他们的母亲已贵为王后。有人主张立长子微子为帝,比干和太史主张立帝辛(纣王),理由是有正妻的儿子在,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最后帝乙听从了太史和比干的意见,立受德为帝,即帝辛(纣王)。比干有拥立之功,又有托孤之重,兼贵为王叔,其权利地位可想而知。其实比干力主拥立纣王,不只是法理上的原因,更看重的是帝辛人才难得。史称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能够“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和后世的楚霸王项羽有得一拚。帝辛在世时,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把中国疆域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今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就连毛泽东对他都高度评价,认为“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军事上的成就,与太师比干的贤良辅佐是分不开的。

纣王虽然军事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显然不是一个明君。他亲小人、远贤臣,重用费仲恶来、飞廉等小人,好酒淫乐,宠幸妲己妖妃,酒池肉林,炮格酷刑,是非不分,狂妄自大。史称他”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对于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的表现,贤能之人纷纷谏阻,微子、箕子、祖伊谏不听,比干以太师之尊、王叔之亲、托孤重臣之贵去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比干认为:“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纣王问王叔:你凭恃什么要这样做呢?比干回答:“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以“仁义”自居。纣王非常愤怒地说道:“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你既然是仁义的“圣人”,这个事是不是真的,剖开来看看。从纣王这句愤怒的话分析,比干在民间广施仁义,其声望达到了“圣人”的高度,远远超过了做为天子的纣王,“仁高盖主”,于是引发纣王动了杀机,比干被施以“剖心之刑”,终年64岁。

比干因“谏”而死,所谓求仁得仁,成为中国“死谏”第一人,在后世声望日隆,被称为“亘古忠臣”、“天下第一仁”,其庙被称为“天下第一庙”,其墓被称为“天下第一墓”,其碑被称为“天下第一碑”,后世的圣人孔子称比干为“仁人”,为其墓亲题“比干之莫”四字,墓故意少了一个土字,是以地为土的意思,死后与大地融为一体。今天的河南新乡市,其实古代叫“心乡”,这颗心,是当地人民纪念比干,指的是比干那颗赤胆忠心。比干在世为“圣人”,死后升入天堂,成为玉帝驾前的“文曲星”、“文财神”。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人对神鬼的态度,从这个人始发生转变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人作为东方人的代表,和西方人在文化习俗上是有明显不同的。比如对神鬼的态度,西方基督教与天主教信上帝,上帝是全知全能的,而我们人类都是罪人,上帝的使者耶稣替我们赎罪,我们对于上帝只能敬畏丝毫不能怀疑;伊斯兰教呢,信真主安拉,他是这宇宙间唯一的主,地位和上帝是一样的。其实在远古时期,中国也是一个神的

  • 不是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以来,妇女的社会地位便“飞流直下三千尺”,从天堂到了地下。尤其到了“夫为妻纲”的年代,妇女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的,“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反正你得围着男人转,否则没有出路。当然,也并不是每一个妇女都那么悲惨,当中也出了许多女英雄,“巾帼不让须眉”,比如

  • 远古人的发型 玉器讲故事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百科

    距今4600年前,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北方人,男男女女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可没有文字,没有图片,没有照片。那时只有比着人的模样琢磨出来的玉器。人类的手闲时喜爱揣摩能带来舒适感的器物以放松愉悦平和情绪。公元前7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里面就有了玉器。近几十年有了那盈盈一握的手机,虽手

  • 商朝灭亡源于一位盐商的秘密情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周国只是商朝的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但商周的牧野之战,周武王一战定天下,商纣王命陨摘星楼,铁打的江山一日失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周武王的情报工作做得好,策反了商朝的许多重要大臣。这些大臣,包括商纣王的大哥微子启,还有另一位重要的人物,商朝的大夫胶鬲。正是胶鬲,探知了商朝防务空

  • 揭秘三国时代魏蜀吴各国之间的派系斗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比较关注三个国家的斗争,蜀汉与曹魏的战争,东吴与曹魏的战争,蜀汉与东吴的战争,三个国家的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个国家的谋士你有谋来我有计。鲜为人知的是,这三个国家的内部,其实也充满了斗争,从而影响着国家的兴旺与历史的进程。蜀汉:四大利益集团并不团结,刘禅选择投降另有原因表面

  • 刘备的江山:得之于眼泪也失之于眼泪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是最重情义的皇帝,刘备的江山,得之于眼泪,也失之于眼泪。“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是说评书的单田芳在《三国演义》里给他做的定位。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确实爱哭,因为各种事情哭,他这一哭,感动的别人稀里哗啦的,关羽、张飞、赵云誓死相随,诸葛亮鞠躬尽瘁。一没有天时,二没有地利的刘备生

  • 陆弃:三国兵器谱上最为知名的兵器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豪强争霸史,三国时代更是将这一点体现的淋漓尽致。与三国英雄人物同样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三国文化沉淀千年衍生出来的三国兵器谱。除了皮甲、鱼鳞甲、玄甲、环首刀等一般兵士使用的兵器,三国时代各家英雄好汉的拿手兵器更加值得关注。从三国普及性武器来说,当时人多习惯使用短戟护身,孙权投虎、董卓袭吕

  • 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是大智若愚?蜀汉后主刘禅的大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刘禅完全委政于诸葛亮,看似放权,和汉献帝一样是傀儡皇帝,但却是明智之举。因为因人而异,诸葛亮不是董卓、曹操、司马懿。“扶不起来的阿斗”,这是《三国演义》里给刘禅的盖棺论定。刘禅这个绰号的由来,一是来自于诸葛亮,一是来自于他最终的结果。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但刘备死后,他五出祁山也未成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不称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汉献帝盼着曹操死,曹操死了,没想到曹操的儿子更穷凶极恶,让他连傀儡皇帝也当不成了,只能去做山阳公。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可说是数一数二的英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对于曹操和刘备来说,孙权是晚辈,所以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说。曹操依靠他的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割据势力一一剪

  • 蜀汉竟然被一个结巴灭了国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人们都知道,诸葛亮在人生的最后,收了一个得意弟子姜维。姜维深得诸葛兵法,九伐中原,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其中的邓艾,便是司马懿的高徒。诸葛亮与司马懿既是对手又是知音,他们仙逝后,其弟子接着交战。诸葛亮虽然智高,但司马懿用一个“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