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现在的青训不好,而且是很不好。
所谓“青训”和“国足”的关系,其实就是“地基”和“高楼”之间的关系,所谓高楼高不高在于地基。前几年有个足球人口调查注册在中国足协的球员仅仅有几万人,这个数字相较于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都少得可怜。从中也不难看出国字号球队实力不济的一些原因。
可以说里皮上任后,我们这座高楼的总设计师是有了,但是关于地基怎么打,打多深,这都是我们的足协和有关部门需要讨论的问题。有关于新建球场用地,有关于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的对接,有关于大足联赛,有关于专业球场的建设。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所以如果我们想建立一座高楼,关于地基的打造是一个长时间且复杂的工程。
有关于青训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我们缺的也不只是踢足球的孩子,缺的还有那些给孩子们足球启蒙的教练。如果每几个社区,就能有一片球场且不会被大爷大妈占用的话,那么我们还需要基层的足球教练。可以说一个孩子能否爱上足球这项运动,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他接触的第一个教练。如果这个教练能够让这个孩子爱上足球并享受足球所带来的乐趣,那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但是如果一个对孩子又打又骂的教练,那么即使这个孩子走上了足球之路,我相信这个孩子也不是真心喜欢足球的。
所以说在青训这个领域,我们既缺乏教练又缺乏孩子,也缺乏场地。
(1)崇明非遗故事短篇:
这句话说的一点毛病也没有,但跟没说一样!在多年以前,我们的邓总设计师就提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但几十年了,抓的效果怎么样?国家队从原来的亚洲一流,沦落到现在的二三流水平;中超倒是搞得风风火火,但那都是花高价买来的外援在打天下,缺了高水平外援,中超还剩下什么?人傻钱多才是最硬的招牌!一个联赛不能为国家输送足球人才,那这样的联赛在国际上还有什么地位可言?当然,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中超急功近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足球整体环境不行!按说,我们有这么大的足球市场,有这么多热爱足球的球迷,为什么国家队的水平就死活上不去呢?若不是恒大在亚冠赛中夺得两次冠军,我们连遮羞布都没有了。闯入一次韩日世界杯以后,我们每次离世界杯似乎很近,但其实很远,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场上拼搏的球员踢不过人家,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是这些球员不尽力吗?那还真是大大冤枉他们了!造成这种的原因有多方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是我们没有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真正落到实处!口号喊的多,实干抓的少!今天学日本、明天学巴西、后天学德国,缺少一个长远统一规划,虽然中小学也开办了足球课,但参加的学生还是太少,足球后备人才远远不够。我们惊叹冰岛足球的崛起,但冰岛这么小的国家踢足球的人有多少你知道吗?人家的球场都是免费开放,从低级联赛到中高级联赛一应俱全,源源不断的输送着人才,我们做到了吗?只有国家队的水平上去了,你联赛才能显得硬气,才会摆脱人傻钱多的尴尬。
当然,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前一段时间,中国足协也发布了《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措施,这给中国足球搭建良好的框架,希望我们沿着这条路好好走下去,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