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启海话的人主要就是,崇明,海门,启东,其它少数的都是开垦搬过去的,那既然都是移民我们的最早的老主宗是哪里来的呢,从方言上说话习惯上就能判断原来是江南一代的吴语系人,大家都猜测是浙江或苏州,其实不是,我们的祖辈是来自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县下面的几个乡镇语言和我们完全相同,那怎么会搬到三个县这里生活的呢,我来慢慢细说下,在一千多年前,还根本没有崇明、海门、启东,那时最早出现了崇明的雏形,地理位置在镇江的长江中出现一块沙洲,沙洲哪里来的大家都知道是长江上游泥沙冲击堆积而来,镇江市句容县的人为了开拓新地增加收入登陆沙洲开垦,所以在一千年前最古老的崇明地理位置不在上海边上而是在镇江边上,随着地球的演变崇明岛就漂移到了上海边上,后来又出现了海门崇明的人搬上去了开拓,再后来出现了启东市崇明和海门的人搬上去了开拓,所以按照顺序最先有崇明后来是海门再后来是启东。
南通市的通启海地区属长江冲击平原,人来之四面八方,但主要是江南及沿江地区,过去是农耕社会,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是天生的,随着陆地生成,人们就迁移过来了。通启海地区的吴方言主要有两种,最多的一种是启海话,因先有崇明,故启海话源自崇明,分布地域除启东海门南部地区外,还有现在的通州区东南姜灶川港张芝山和崇川区东南(二者过去称通东地区),离南通市区最近的先锋小海新开竹行多数是启海话,再向东有通州三余,如东掘东地区的丁店兵房大同等,海安李堡镇向阳村也讲启海话。百年前随着张謇沿海垦植,启海人一直移民到东台大丰射阳滨海一线。南通县明清时围垦沙洲时,还有一部分启海人去了沙洲北沿江即今天的张家港北沿江。
第二种吴语是通东话,主要分布通州海门启东通吕运河附近一线。有人考证通东话是古常州话,也是有来源的。南通古代曾属兰陵(常州),兰陵先民较早就移民到货隆四甲吕四一线,将其语言与南通原地语言结合,形成了今天的通东话。其实,两种语言交界区,语言是有相互影响的,如通州西部的新联赵甸,其南通话中有不少如皋话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