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呢!基本多是以茶叶制作技术为主!
先说湖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类)。
2014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14】14号),湖北省茶叶类在扩展项目列的是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恩施市)、黑茶制作技艺(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赤壁市)。这两项在湖北省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
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类),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009年):武当道茶炒制技艺(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远安鹿苑茶(远安县)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绿茶制作技艺(当阳市、恩施市仙人掌茶制作技艺、宣恩县,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宣恩伍家台贡茶制作技艺)。
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黑茶制作技艺(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赤壁市)。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红茶制作技艺(杨芳林瑶山红茶制作技艺通山县);扩展项:绿茶制作技艺(栾师傅制茶技艺、团黄贡茶制作技艺宜昌市夷陵区、英山县),黑茶制作技艺(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宜昌市伍家岗区)。
(注:如绿茶制作技艺为名录,则属于黑茶制作技艺的分支都属于扩展项目。)
谢谢邀请~
说起茶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最应该说的就是,茶叶之乡宜昌五峰了。宜昌五峰土家族居民比较多,这里也是湖北茶叶之乡,有很多有名气的茶叶就是这里产出的,例如水贡毫明前茶。
五峰土家族的茶叶树种又是百年老树种,相比其他地方的茶叶有着良好的基因,五峰的茶叶最早能追溯到康熙年间。当年在武陵山脉生活着土家族十八土司,土司就是当地的王,当年土司王田舜年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特意收其为义子享受朝廷王爷的待遇。田舜年为感谢康熙皇帝的赏识,特意回五峰水司采摘明前头等绿茶嫩芽,用山间松木柴火纯手工炒制出成品茶叶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饮后甚是欢心赏赐田舜年。随后土司王田舜年便将此制茶工艺世代传承,年年进贡朝廷直到解放前夕,水司的水贡毫也因此闻名。
水司的水贡毫只取水司深山初生嫩芽,高山特产松木为柴,延循土司古法手工炒茶,栗香、兰花香宜人,茶叶鲜醇甘美、顺滑不涩口、回甘悠长,被列为贡物上品。水贡毫只采初生珍贵嫩芽,产量占总茶园不到1/10,人均占有量仅0.003g,可见其茶叶的珍贵稀少。
水贡毫茶叶由土司王爷世代传承如今已是第十二代传人了,这种纯手工制茶技术就是一种茶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多经常问答关注李小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