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它是泛指国家及其域内的民族的群体或个体通过继承、合法的发掘及与其他民族的正常交往所获得的古代先民经营或持有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世界上职司指导各国管理保护文化遗产的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及其所蕴含的超越时代的深层次的文明演进精神。中华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人类文明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两大类。1985年11月22曰中国加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们所谓文物,是指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物质文化遗存。我国的文物保护包括五大类:第一类、重要的历史古迹;第二类、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著名人物有关的史迹、实物和建筑;第三类、历史珍贵艺术品、工艺品;第四类、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第五类、反映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文化遗产,被称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之窗,截止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中国申遗保护项目获批47项,已成为全球申遗成功项目第二多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是一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人类共同文化、共同文明的历史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可以启迪一国后辈人,更好的理解先民们的辉煌和苦难,用以警示和指引祖国的今天和未来,加深后辈人对民族历史的认同和自信,不要成长为黄皮白心的香蕉式人物,崇洋媚外,数典忘祖。
△丿
//\大多数国家都以民族主义形式实行文化遗产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是兼顾传统文化、兼顾地域文化和实行文化多样性,即不仅保护文化遗产本身,而且对产生某种文化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我国保护文化遗产工作的方针可以概括为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扬是一个专题,旨在"住过往,增强自信,寻找根基,回头看老祖宗"。我们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基石是我国的法律体系,首先我国尊重所参加的国际组织一一UN科教文组织,一体遵行我国批准的国际公约一一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其次是遵行我国宪法规定中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规定,其中第22条指出:"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第三、我们坚定不移执行我国1982年制定的单行法《文物保护法》,2002年进行修订,中国开始建立单体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多层次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第四、我国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第五、保护文化遗产的其他法律制度。各地相继建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制度,文物单位完善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制度,各地大大加强了文物遗产的刑事保护和著作权保护。各地正在建立民间知识产权保护。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站立在世界文化之巅,主要依靠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今后我们仍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咸阳人
谢邀!
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可能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殊途同归,文化遗产只是一个形式,我们要保护的其实是文化遗产背后的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最主要靠的是对自己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一种载体,承载的是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古话说:人不能忘本,忘本被看成是对自己父辈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在主动和被动中,中国文化就这样走走停停,一直前进着。
但是,最近几十年,随着古老传统的分崩离析,古老观念的日新月异,古老习俗的日益摒弃,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淡。深层次带来的问题是整个民族的不自信。想当年汉朝唐朝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现在已从我们心中抹去。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的还是觉得外国的文化就是先进,更有甚者觉得外国的月亮都会更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出现了断代。
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历史教授所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多的开始向古玩倾斜,因为这有着背后的经济利益。可悲的是许多本该研究深层次历史,以弘扬名族精神为己任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变得浮躁,变得功利。
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方面的断代问题非常严重,我们更应该保护好我们仅有的文化遗产,让我们的民族能够延误下去。而不至于慢慢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或者是被其它文化而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