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请密集恐惧症者慎点。
1.禾虫煎蛋,小时候我外婆经常做给我吃的,现在越来越少禾虫了,怀念儿时的味道。禾虫生长在水田里,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利水消肿的功效。
2.水蛇粥。水蛇肉具有强壮神经、延年益寿之功效,同时有滋肤养颜、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
3.这个对外地人来说是名字很吓人啊,煲仔饭。用瓦锅煲饭,一定要尝香脆的锅焦,这是煲仔饭的一大特色。
这些是我吃过的极富广东特色的“奇葩”美味佳肴,还有一些比较奇葩的食物我还没吃过啊哈哈哈
(1)海盐非遗尺糕的故事:
1.蒸禾虫只有广东人敢吃蒸禾虫是一道著名的粤菜,质软味香,营养丰富,是许多广东人喜爱的珍馐。禾虫,沙蚕的一种,学名疣吻沙蚕,属环节动物毛足纲。禾虫体像蜈蚣,颜色或青或红,这种脚多于蜈蚣的“百足虫”,外地人望而生畏,“打死都不吃”。
但什么都敢吃的广东人,却发现禾虫能吃,且味道鲜美。广东人自古就嗜食禾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禾虫》一书中记载了这一习俗:“禾虫,状如蚕,长一二寸,无种类。夏秋间,早晚稻将熟,禾虫自稻根出。
潮涨浸田,因乘入海,日夜浮沉。”“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霜降前禾熟,则虫亦熟。网取之。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仙米乌鱼蛋禾虫产于珠江三角洲,它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的稻田的表层土里,以腐烂的稻禾根为食,因此得名,近海渔民多捕食之。每年的5月和9月两季,乘潮而出,由海上溯河到田中生殖。广东人会在夜晚拿着手电筒和大网去草滩上捕禾虫,场面热闹非凡。
5月的禾虫称为“荔枝虫”,9月收获的称“秋虫”。《顺德县志》载:“禾虫,制之作酱或腌咸晒为干,味皆美。”长州学士陈璋《竹枝词》云:“粤人生性嗜鱼生,作脍无劳刮镬鸣,此士何来多性味,禾虫今亦列南烹。
”禾虫样子很难看,但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B等,味道非常鲜美、香甜,极受珠江三角洲人们的喜爱。禾虫味甘香,性温,有滋阴壮阳、健脾、暖身、祛湿、生血、利小便、去脚气等药膳功效,属滋补食疗之上品。禾虫制成佳肴,清香鲜美,嫩滑甘香,风味独特。
禾虫在珠三角地区一向被食客视为盘中佳肴。其中瓦钵禾虫、禾虫蒸蛋、酥炸禾虫、陈皮姜丝禾虫汤等因滋味十足、回味无穷而特别受到追捧。烹制禾虫的方法很多,只要加上姜、葱、油、盐,蒸、炒、煲、炖、都可以制成美味可口的佳肴,也可以腌成咸禾虫或晒禾虫干,还可以捣烂制成禾虫酱。禾虫酱呈膏状,虫条与虫膏均匀交错,色泽金黄,味道鲜香,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营养丰富,是珠江三角洲老少皆爱的佳品。禾虫可蒸可炖,可煎可炸,或焦香可口,或清甜香滑。神湾禾虫汤采用新鲜禾虫和晒干的禾虫一起煲,兼取其香味和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