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劳动成果即是传统文化。其内容主要有:宏伟的文学文艺精典作品;其诗词歌赋,地方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绘画,书法丹青,对联灯谜,民俗故事,神话,寓言,民间传说等。
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太多了,比如饮食文化、地域文化、诗词文化、民居文化、磁器文化等等,中华文化的厚重和丰富真是说也说不完。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种传统文化是戏曲文化。
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戏种大约三百多种,比较流行的著名的就有五十多种,可谓异彩纷呈,百家争鸣。戏曲的起源大概可以上溯到汉代的百戏,到唐朝戏曲基本成形,到宋代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等相继融合,至元代,进入了戏曲发展的成熟期,也到达了一个艺术的高峰。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京剧开始成形,最终发展成戏曲大观园里的一株奇葩,被世人称之为国剧。
京剧角色分生旦净末丑几种,我最喜欢看的是旦角戏,京剧文戏里的女一号还有个称呼,叫作青衣特别好听的名字!
感动于那朗朗上口的戏文“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翔,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总是离人泪千行”;惊艳于那清丽的戏装湖蓝色,暖玉色,粉红色,象牙色,浅青色……飘飘的,淡淡的,衬出了旦角的风华绝代,仪态万方;倾心于那异常的端淑作派,明眸善睐,顾盼生辉,轻启朱唇皓齿,便是“乱愁多怎禁得水流花放……可怜我女儿家有口难开”曼起莲足即是风拂水上,那柔荑也总是有一半藏在宽大洁白的袖子里。贵妃的醉态又使人心旌摇荡,最后的卧鱼,博尽了无数采头;更不论那天女,娇娆步步莲,把个姹紫嫣红都舞落在人间……
京剧的美,无以言表。可是喜欢她的现代人越来越少。好在现在政府有意匡扶传统文化,我亦眼见许多“戏曲进校园”活动,传承传统戏曲从娃娃抓起,我们的戏曲文化一定能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