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哪些和民间木匠有关的故事?

有哪些和民间木匠有关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812 更新时间:2024/4/4 14:06:30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木匠叫林一平,跟著名的老木匠谢树学的手艺,活计精湛,当地一般的大户人家争着请他。这天,当地有名的大粮商高百万家请他做活,他做着做着,突然尿急起来,却找不到厕所,转了好一会儿转到一栋屋后,实在憋不住了,看看左右无人,便解开了裤子。正解手时,他听到旁边的窗子里传出说话声,一个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批粮食就是前几天被抢的那批赈灾粮,无本的买卖,要价却还这么高。”另一个干笑了两声,说:“你说的没错,咱们确实是无本买卖,但有一点你要想想,这批赈灾粮被抢,过不久朝廷必然还要再拨一批粮食下来,我们还可以抢一家伙,你就还可以发一笔财,所以要价虽然高一点,但你绝不会吃亏。”

这两人的对话,当真如晴天霹雳。胜州去年大旱,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在知府钱清的再三请求下,朝廷终于拨下来一批赈灾粮,但这批老百姓的救命粮刚入胜州府境内就被抢了。而从窗里两人的对话看,抢粮的强盗就在这屋里,正在做交易。

林一平尿到中途,全惊了回去,蹑着脚到窗下一看,更吃一惊。屋里两个人,一个便是东家高百万,另一个他也认识,是税监王公公属下的卢总管。这时两人已商量开了买粮的细节,高百万是买家,卢总管是卖家。

林一平不敢久听,蹑手蹑脚回到工房,心中的愤怒却怎么也难以平息:这些丧尽天良的,一个是皇上亲派税监的总管,竟敢带头抢老百姓的救命粮;而另一个明知是抢来的赈灾粮,仍敢买进来发黑心财,简直是猪狗不如。又想,我光在这里骂娘没有用,应该去举报,钱知府是个真心为民的好官清官,一定会给这些猪狗不如的家伙一个报应。

林一平先前听到卢总管和高百万约好在夜里交易,下午便假装身体不舒服离开了高家,径直到衙门举报。知府钱清确是一个难得的好官,听了举报,当夜调集人马,在卢总管他们约定的交易地点设伏,当场将卢总管、高百万一齐抓获,缴获了被抢的全部赈灾粮。

恶人恶报,林一平高兴坏了,回去把这件事兴高采烈地说给师傅谢树听。谁知谢树一听,却一下子被吓得变了脸色,道:“啊呀,你害了钱大人了。卢总管绝不会是强盗的总头子,他是王公公的心腹,总头子十有八九就是王公公,而王公公是钦派的税监,背后的势力十分庞大,钱大人只怕扳他不倒。”

“强盗的总头子只怕真的是王子和那狗太监。”林一平点头赞同,却又不解地问,“但怎么说害了钱大人呢?铁证如山,就算扳不倒王子和,那狗太监也不能拿钱大人怎么样啊。”

谢树摇摇头:“现在这世道,黑白颠倒,那王子和又素来肆无忌惮,钱大人去招惹他,他绝不会善罢甘休,这件事,唉,难说……”

事情的结果,完全出乎林一平的想像。卢总管招供,抢劫赈灾粮,确是王子和指使,但钱清还没来得及上报,王子和却已倒打一耙,直接万历帝诬告钱清监守自盗,身为知府却抢劫赈灾粮高价倒卖给粮商以自肥。昏庸的万历帝立即下令彻查,钦差一来,卢总管、高百万早已被王子和打了招呼,立即翻供,改口说是钱清要卖粮给高百万,高百万怀疑粮食来路不正,向王子和密报,王子和派卢总管暗中调查,谁知反遭钱清诬陷。

事实彻底倒了个个儿,那钦差受王子和收买,不问青红皂白,竟然就信了高百万、卢总管的话,反将钱清拿入牢中,严刑拷问,钱清虽誓死不认,却仍被定了个秋后处斩。

消息传出,林一平仰天悲呼:“老天爷,这世上到底还有没有黑白,有没有天理?”

林一平到谢树处哭诉,听了消息,谢树全身颤抖,忽地站了起来,道:“这个秘密我本来想带到棺材里去,但狗太监做绝了,不给他个报应,哪还有天理?一平,你先回去,三天后你再来。”

他的话很奇怪,似乎知道一个什么大秘密,能收拾王子和,但这秘密是什么呢?林一平想问,谢树却已关上了门。

(1)非遗手艺人的故事:

木匠皇帝朱油校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是他经让官的太监把他的木工作品拿到京城工艺品市场匿名出售,以测试下木工圈对他作品的认可程度,没想到这件木作一下子引起轰动,据说竟然卖到了三万两白银。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水分了。如果没有帝王身份,那么喜欢木匠事业的朱由校,也必然会在中国木匠大师界,留下自己响当当的名号。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传统的守艺人,如何发展壮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其手艺既是传统的,那么要想在现在立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做出符合现在人们需求的东西来。其实不管是哪行哪业,你做出来的东西不是人民群众需要的,那么你也只能孤芳自赏了!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这是手艺人生存发展的关键,但是并不是说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是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和少

  • 靠待在家里做手工,能养活自己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悟空老师的邀请,拿我自己的经历回答这个问题,欢迎各位好友点评指正!八十年代初期,从承包果园后,手里也没有多少钱,就投入做糕点生意,由于经验少,市场竞争能力强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农村市场销售利润太低,只能溥利多销,但是旺季利润会大的,平常只能赚个零零花钱!②农民买东西都贪图

  • 佛山盲公饼的由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盲公饼是广东省佛山市特色传统名点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一1820年),因而得名盲公饼。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盲公饼的由来相传始制于清嘉庆(1796年--1820年)后期。当时佛山鹤园街教善坊街口有盲人何星朗的卜易馆“乾乾堂”,占挂算命。星朗两子,长子奋兴(字豫斋),次子

  • 湖北省有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湖北省历史名人很多,这里介绍3位湖北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陈再道(19091993),湖北省麻城市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4军11师师长,红4军军长等职,参加过秋收暴动、黄麻起义、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参加过甜水堡伏击战、山城堡战役。抗战时期,曾任第129师386旅副旅长,八路军东进纵队司令员,

  • 农村木匠手艺该怎么传承下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农村木匠手艺该怎样传承下去?传承不是想传就能传的,要看社会发展需要与否。过去农村木匠有粗细之分,即:土建工匠和家具木匠。土建木匠专长于房屋柁卯榫和配套门窗等;家具木匠专于农村传统的一般家具如方桌条凳等,高极的不过是大炕上的玻璃门被套大柜。社会发展至今,无论是土建和家具都已过时。所以所谓农村木匠手艺也

  • 湖北省的传统戏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楚剧、汉剧、荆州花鼓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黄梅戏等。1、楚剧楚剧,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改称楚剧。主要流行于武汉、

  • 你的家乡都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过年风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感谢邀请!我们老家这里腊八开始便有点年味啦!熬腊八粥。腊八粥头天便备好才料,有:红枣,桂圆,花生,枸杞,红豆,山药等,清洗,泡制,然后放点糯米一起熬。浓浓稠稠,香香喷喷。不但滋润养颜,而且润肺利尿。腊月单日打扫除,清扫庭院,洗窗帘,擦玻璃,屋角旮旯,墙面屋顶全部打扫清洗。整个屋子亮堂生辉。腊月二十三

  • 《桃园结义》的故事梗概,50字左右吧,相关人物和我的感受(300字吧)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梗概:刘备因为和关羽,张飞投缘有共同志向所以在桃园结义,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弟,张飞为三弟。桃园三结义,三人异姓,又以兄弟相称,可见刘、关、张三人所取,在同心同德。从初战告捷到弃官而走,无不共同进退。但今天同学们可不要效仿他们,只需学习他们的互相友爱、真心对待即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都是母亲在关

  • 有没有什么事让你突然相信,富贵真的是命中注定?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我特别认同这句话,亲戚家一直穷得家徒四壁,邻居们都搬走了,他花200块钱,把每家的地买下了,还背上3000多外债,最后他买下的地被征收,一下赚肥了。这个邻居不懒,头脑也灵活,就是干啥啥不行,家里一穷二白,经常拆东墙补西墙,被所以有人看不起!他自己也很苦恼,老婆也跑了,孩子也是别人,自己一晃30大几了

  • 如何看待绵阳手艺人花二百多年时间做一支笔?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当一个物件慢慢被时代替换很多手艺人就变成了守艺人在绵阳市中心,清真寺旁边一个街道里,有一家叫“炳林笔庄”的小店,看似不显眼,但关于他的故事可以说一天一夜...这家店的老板叫罗松,店里的毛笔都是由他亲手制作。虽然这家店的历史只有20多年,但他家制作毛笔的历史已经有200多年了!炳林这个品牌来自罗家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