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布龙
奉化布龙的舞姿变化多端,整个舞蹈动作有盘、滚、游、翻、跳、戏等40多个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三个过渡动作。
奉化吹打
奉化吹打常常出现在庙会活动、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礼仪祭祀等民俗活动中,演出群体一度遍布奉化城乡村落,成为奉化人民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牛肉干面
奉化牛肉干面遍地开花,可是有些店家做出来的会有油腻的感觉,但是玉祥泰的这碗面汤汁一点都不油腻,比较清口,真正配得上肥而不腻这四个字。
奉化玉祥泰从细节出发,精挑食材,邀请名师,创新设计,用心制作,传承和发扬了奉化地方特色美食。牛肉干面、灰汁团、米馒头、玉祥糕、弥勒糕、等具有奉化特色的美食,已名声在外,销往宁波、上海等地。
红帮裁缝技艺
红帮裁缝发祥于奉化江两岸,是我国近现代服装行业转型开拓期的杰出典范,创立了中国服装业的五个第一。20世纪20年代以来,红帮裁缝依赖自身的手艺,采用立体裁剪工艺,总结出了服装工艺的九个势、十六条标准,成为中国服装业的经典理论。
郑爱皇是红帮裁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师承上海西服业鼻祖、中山装之父王才运。曾获得浙江省服装行业“十佳版师”称号。2015年,创办了“爱皇红帮服装设计室”。
奉化根雕
奉化根雕艺术可追溯到清代,奉化根雕崇尚古朴典雅,造型奇崛遒劲,题材选取上追求和谐、向善,故多数作品反映佛、道两教。
王全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奉化根雕)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是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人才。2004年,根雕作品《活佛现身》反映了老百姓向往惩恶扬善、天下太平的生存环境,获全国根雕协会银奖、省花卉博览会金奖。
奉化婚礼
奉化婚礼从关注生育、祈求和睦着手,历经九个程序而成。整个过程衔接严密,礼仪周到、场面隆重、气氛热烈,被奉化民众视为人生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奉化农民画
奉化农民画源自民间绘画,题材不拘一格,重点突出喜庆、吉祥;笔法稚拙、夸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奉化农民画发展鼎盛期,不少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以及省市博物馆收藏。1988年2月,奉化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棠岙纸制作
棠岙纸制作源于明正德九年,主要分布在萧王庙街道棠岙村及周边村落。以嫩竹为主料,经腌料、清洗、烧煮、捣料、打浆、抄纸、晒纸等1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打业
打业主要为民众生活服务,主要作品有法器、嫁妆等。奉化从宋代起就有了打这一门手工技艺,在传承过程中,历代匠人大胆创新、精益求精。所制器设计新颖,构思精巧,式样美观、结实耐用,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稻草制作
稻草玩具源于南宋,一直流传于奉化民间,是农家孩子的主要玩具,如龙、狗、羊、牛、马、猪、鸡、鸭、鹅、猴等以及戏曲人物。作品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粗犷朴拙、神形兼备,是一种人见人爱的绿色环保玩具。
奉化翻簧竹雕
奉化翻簧竹雕源于与清代中叶,以大毛竹最里层的竹白为原料,经叠压造型、雕刻、油漆等工序而成,主要作品有屏风、提篮、考生篮、棋盘、茶盒和各种果盒。作品纯真洁净,色泽嫩黄,如同象牙,在雕刻上既有白描的流畅简练,也有苍劲的金石风味,被誉为“浙江三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