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这个典故是真的。
可能是:李白少年轻狂,放荡不羁,学习不好好用功。
李白父母心里焦急呀,遂想一法,与磨针婆婆串通好,在李白游玩的必经之路上等待,噌噌噌,噌噌噌,山寂只闻磨针声,把李白诱过来了。
一问一答,一问一答,讲了一个持之以恒,成功的道理。
看李白走远了,婆婆收起铁杵,也不再磨杵了,接下来去找李白父母要好处。
后来,李白持之以恒,刻苦用功,成了一位大诗人呢!
作为寓言、神话和历史典故,其寓意在于启迪和教诲,并非指事件的真假虚实。如果纠结于事件的真相,势必会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所以,铁杵虽然不能磨成针,但它依然作为激励后人奋发进取的佳话,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好比明知道孙悟空一个筋头能翻十万八千里是假的,是神话故事,但人们仍然愿意看。孩子看是为了娱乐,大人看是在享受娱乐的同时,接受西天取经那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而如果非要纠结它是真是假,岂不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
愚公移山,挖山不止,愚公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挖山不止,总有一天会把王屋山挖走。这无非就是倡导后人为达目标楔而不舍的奋斗精神。而如果嘲笑愚公不开窃,绕道而行岂不完事大吉。那么,愚昧的恐怕不是愚公,而是我们自己了。
李白年轻的时候,看到有位老婆婆在河边的石头上磨一根铁杵(铁棒),询问得知,她是要把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自然很诧异:这得猴年马月才能成功啊!
婆婆说:滴水成河,粒米成萝,水滴石穿,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李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诲,从此发奋刻苦不畏困难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一代诗仙。
这无非就是铁杵磨成针的寓意,它与这件事是真是假完全没有关联。
总结:
综上所述,就是老婆婆不去买针,而坚持要把铁杵磨成针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