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贵族氏族没有设立家徽的传统?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贵族氏族没有设立家徽的传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36 更新时间:2024/1/17 19:33:03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徽章,中国的家徽中除了用鸟兽图腾外,也有用象形字来表达信息,这是最显示中国文字优秀的地方。

先说日本的家徽日本的家徽起源在平安时代,这是一个以奈良时代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时代,也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文艺繁荣的时代,所以当时的贵族们经参加各种聚会,大多乘牛车前往,而很多人的车又都是黑漆涂面,很难辨认你我,于是就有人在车的某个部位镶嵌金丝图案,这就是日本家徽的起源。

平安中期,慢慢就有贵族在衣服上做出一些特有的纹样来表达自己的身份;平安后期,一些贵族开始把家族特有的纹样用于庄重的场合所穿的衣服上,在这样重大的场所里自然就有人通过身上的纹样来辨认对方的身份地位。此时的家徽作用多是给衣服增加色彩,表示家族繁荣昌盛。比如,天皇家族的家纹是十六瓣多重菊。

日本国徽(天皇家族徽章):

织田家家徽:

再说欧洲纹章欧洲的纹章起源于中世纪,在封建时代的战斗中,成百上千的战团交战在一起。因为制造兵服的制造者们频繁的交流技术,以及战团中普遍采用的、缴获后即收为己用的制度,也渐渐变得不明显。在这样的的趋势下,盾牌、盔甲上使用的颜色和符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十字军东征中,每次战役都有数量众多的领主加入战团,这更大大促进了纹章学的发展。

全身铠甲武士图:

12世纪后期,骑士比武大会开始风靡整个欧洲,纹章成为了骑士们荣耀与骄傲的象征。因此,西方建立起了等级森严的世袭制度,分贵族与贫民,贵族分公、候、伯、子、男五级,世袭罔替,姓氏和纹章成为了贵族骑士的象征。

英国皇室纹章:

罗马帝国纹章

重点说中国的家徽,为后期慢慢消失中国在家徽的发展中用过鸟兽图腾和象形文字,这足以表达自身身份的信息,如下:

为何家徽在中国慢慢消失其一、秦灭六国之后废封建设郡县,汉代恢复郡县,但在七国之乱后开始消藩,之后一直都是中央集权统治,没有什么领主和骑士,只有中央统一指挥的军队,因此并不需要代表家族和个人的纹章或家徽。

其二、秦朝时期出现了郡县制这种极力反对藩出现的制度,拥有家徽、强调门阀是极为危险的一种行为。虽然秦朝灭亡的早,但影响力却非常的深远,再到汉武时期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后,更是极度强调中央集权,藩王慢慢被架空,彻底成了以天子为核心的统治系统。其三、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后,尤其在朝之后,士大夫阶级大多是以师门一系传承。这种文人之间的传承主要是学术和政见,不用依靠血缘,因此家徽这样代表血统的东西,不在是上流文化需要的,可有可无。

本来明朝时可以有“具有独立行政能力”的贵族,谁知朱棣造反,明朝的贵族一带差于一代,到后期连饭都吃不饱了,更别谈什么军事权和人事权,明朝的藩王几百万子嗣,如果配上家徽,也会烂大街。

(中国的家徽一个就够了)

总结一下:相对于欧洲和日本,由于古代中国对中央集权制的把控严格,所以并没有形成财政、人事、军事独立,具有长期血缘传承能力的贵族。再加上汉字在军事上已经起到了纹章和家徽的作用,所以类似欧洲和日本那样的家徽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已至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其实是有的,只是不是很明显。

中国古代是有家徽的,中国的家徽图案中,除了一些鸟兽图腾外,隐约也可以看出象形文字的特征。在发展上,因为文字本身便足以表达讯息,不需要另创图腾做为标示,所以中国的家徽发展比较缓慢。

中国只有周朝为真正的封建制度,秦灭六国后废封建设郡县,汉代恢复封建,但七国之乱后就开始削藩,此后一直是中央集权统治。没有领主和骑士,只有中央统一训练和指挥的军队,因此不需要代表家族和个人的纹章。再加上秦朝时期出现了郡县制这种极力反对藩王出现的制度,拥有家徽,强调门阀是极度危险的!虽然秦灭亡很快,但是影响确实非常之大,再到汉武独尊儒术,实行推恩令后,极度强调中央集权,藩王逐渐被架空,彻底形成以天子为核心的统治系统。

隋创科举之后,尤其在宋之后,士大夫阶级多是以师门一系传承,这一文人阶级,主要的传承的是是学术和政见,不再依托血缘,因此家徽这样代表血统的东西,已经完全不是上层主流文化需要的了。

个人认为象形字要比家徽帅多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借笛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有这个说法么?我只知道自己的笛子用久了之后会因为音律比较熟悉,并且笛子内有“结石”出现,会越用越好用越用越舒服,所以借用别人的往往不好用。笛子是个贴近嘴巴吹奏的东西,借给别人或者借用别人的可能都不太好,所以通常不借用。但是有唐玄宗借玉笛的故事,可见不是不能借的啊。明朝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一般

  • 又冷又硬的玉枕、瓷枕,却为何独得古人恩宠?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又冷又硬瓷枕为何独得恩宠?更得未婚男子恩宠的是这种,它相当于古代“竹夫人”我国最早枕具产生于商周时期,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现实生活。在当时,富贵阶层追求生活的舒适奢华,多以青铜,金银,各种玉石为枕;而普通的贫民百姓只能以各种木头,石头打磨为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的陶瓷技术的发展,至隋代左右瓷枕应运而生

  • 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这披麻是啥讲究?有何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这批麻是啥讲究?有何出处?农村老人百年之后,儿女们披麻戴孝,这是大部分地区的葬礼风俗。至于为什么要披麻戴孝,相信大多数人不清楚。下面,笔者就来分享一下当地的说法:源于一个传说据说很早以前,一位老妇人有三个儿子,因为老妇人年事已高,已经到了商量着做棺材、办后事的时候了,而每次三个

  • 纺织界的软黄金香云纱为何那么名贵?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谁说的香云纱是软黄金?大家好,我是小曼,何为贵?香云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俗称茛绸、云纱,是一种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

  • 浙江省丽水市这座城市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丽水环境优美人间仙境好地方,秀丽山水空气清新绿色食品。后发优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心想事成魅力无限驰名中外锦绣万里………这是青田夜景,还是相当不错的。我是四川人在这里二十年了,喜欢这个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就是房价稍微有点不靠谱。凡是姓孔的“维”字辈的都算是孔子的第78代孙。嫡系的话是孔维益(已去

  • 天道无常,无善无恶,无是无非,都是争那一份生机。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 万物平等只是一句掩藏自己违背良心的 空话罢了? 这就是所谓自然界最高的动物 :人类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天道者,感悟万物的规律所形成的大意,可信,不可全信。以人类的眼光来看,世间万物能掌握的事物太少了。所谓天道者,多看不言,言者即为堕落,对于世间情感纠集者,是不能察觉的,天道看到与否都跟这个世界没有关系。世界本无颜色,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才有了感情,有了颜色。《霓裳羽衣曲》描写唐玄宗向往神仙

  • 沈阳今年有什么大动作?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你指的是哪方面呢?是经济?是基础建设?是教育?还是其它什么?所以我姑且猜测是经济层面的东西吧!沈阳这两年经济不太景气,也遭受了各个方面的非议,各种批评的声音纷至沓来,经过了几年的挤水分,几年的负增长之后,2017年终于转为了正增长,GDP达到了5870亿元,虽然和之前的数字大相径庭,但我们知道那是我

  •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哪些神仙善吹笛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是韩湘子。在古代,笛箫是近亲,很多文人能吹笛就能。不过本人发现一点:从流传下来的各朝绘画中,男的一般吹笛,女的,如最出名的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和明唐伯虎的《洞箫仕女图》,里面的仕女都。在古代的八仙图里,韩湘子的形象有时是吹笛,有时是,都没有错。如有些寓意八仙的《八宝图》里,代表韩湘子的,横的就是笛,

  • 民间故事中的八仙过海是哪八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八仙的传说: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神话小说《八仙过海》,就借用了八卦的五行象,并采取拟

  • 现在还有人喜欢做缝纫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告诉你,大有人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我从来没有专门去学过缝纫,但是,我有一个会做衣服的母亲。从小我家人的衣服都是母亲亲力亲为的。而在我读初中开始,因为家庭经济紧张,为了帮补家用,母亲除了上班之外,业余时间开始领一些衣服回家加工。耳濡目染之下,我无师自通学会了缝纫,一有空,也帮助母亲加工领回来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