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淮剧历史上,裔小萍有哪些故事?

淮剧历史上,裔小萍有哪些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4/1/9 7:32:22

裔小萍老师,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淮剧名家、淮剧表演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丈夫梁锦忠;2009年四位淮剧名角被认定为第三批淮剧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裔小萍与盐城的张云良、上海的筱艳、马秀英同时登榜,并且是传承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手眼身法步,样样苦练求精,越剧、沪剧、评剧吸收借鉴、博采众长。“自己要演人、演人物,要唱人物,要唱出情、唱出情感。”曹阳言,“一天唱四场,人家排队都把棉被带到售票口等到天亮上班,一天四场、场场爆满。起起落落,传承创新,只为淮剧开新花。淮剧李青说:“全部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把他(我)们送到“上海人淮”去进修,她自己的剧团停了一年时间,她为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裔小萍,出生于1947年,已是古稀之年的裔小萍,是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化代表性项目淮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梨园之家的裔小萍,从小跟随唱淮剧的父母辗转于上海各个剧场,她一边照顾5个年幼的弟妹,一边如痴如醉地学习模仿淮剧表演,6岁时就能登台演唱。像她爸爸,他就跟他们淮剧界的老演员何叫天、还有他们江苏省淮剧团的蒯云霞,他们都是师姊妹,她妈妈呢是跟武家班子,过去叫武家班子。读书、自己只读一年级,然后自己就在家里,她爸爸讲的,你就学个戏吧,学的什么呢,叫《拾棉花》现代戏,当时是上海竞成淮剧团,他们一看到之后、这个小孩子很聪明,就把她留下来了,裔小萍她就11岁真正的就到了上海浦光淮剧团。

上海浦光淮剧团由竞成和春光两个淮剧团合并而成,裔小萍成了剧团里最小的拿工资的正式演员。谷小燕说,“她就欢喜唱,假如自己演什么戏,她要看的,看了几天自己说你会唱了,我就交给你唱,她就喜欢死了,她就要唱。”后来父亲专门为裔小萍请来一位京剧老师,每周给她开小灶。他那个教起来身段比他们老师还要好,因为京剧是国剧,他这个身段各方面、他教自己那个《探寒窑》,自己那个出窑,怎么开门,怎么开、怎么出去、怎么进来,他那个手眼身法步。

1978年,上海浦光淮剧解散,盐城滨海淮剧团慕名找到裔小萍,将她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她很快成为该剧团的台柱子。1978年,裔小萍毅然告别大上海,远赴苏北滨海县淮剧团,凭借裔小萍主演的《秦香莲》滨海淮剧团1981年就成为淮剧界炙手可热的专业团队,预约演出排演日程,裔小萍进团后如鱼得水,乐此不疲,她的名字一时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无数淮剧迷心目中的名角大腕。

曹阳言,“到她来了以后,滨海淮剧团可以说是顶峰期的,也就是史无前例,以后也不可能再有的这么个状态,就是一天她演《秦香莲》吧一天演四场,人家排队都把棉被带到售票口等到天亮上班,一天四场、场场爆满。”在滨海淮剧团工作的8年里裔小萍的演艺水平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磁带在大街小巷传唱,成为业界一个传奇。1986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裔小萍调入江苏省淮剧团任实验淮剧团副团长,裔小萍亲自挂帅带领一批年轻演员到各地送戏义演,在戏院唱、在村口唱、在海边唱,甚至在矿井最底层唱。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戏剧市场走下坡路,淮剧也变得不景气起来,各剧团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入不敷出,裔小萍以个人名义成立了江苏省淮剧团裔小萍演出团,没要公家一分钱,带头走向市场。闯荡市场的几年里,裔小萍演出团锻炼培养了一批年轻演员,后来有的成为剧团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而她却因经济负担过重卖掉了在上海的住房,还用儿子的房子抵押还债。李青言:“她把我们全部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就是把我们送到“上海人淮”去进修,她自己的剧团停了一年的时间,她为我们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

这是上海电视台2018年4月21日在白玉兰剧场举办的裔小萍艺术传承专场,现场观众爆满。裔小萍炉火纯青的演唱让许多业内人士赞叹不已。陈为琛言,“她独有的,它不是低沉,它透着一种明亮,这种唱腔是很难找的,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柔润的那种声音当中又不失这个张力,声音的张力,往你心里钻。你听她唱之后,往你心里钻,这就是一个声音的穿透力。”上海淮剧团艺术总监、淮剧首位梅花奖得主梁伟平多次与裔小萍同台合作。梁伟平说,“裔老师裔小萍她的整个唱呢,可以这样讲吧,一方面是海派的特点;第二个她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她的嗓音是非常非常甜的、甜润,就是在淮剧界我们实际上很少有这样的一个自然条件。”罗怀臻说,“裔小萍是比较好地传承了筱文艳老师中青年时期的声腔特点,同时又有一批自创的剧目,又有个人的独特的处理形成了裔小萍腔。一直从事戏曲编剧工作的邓小秋当时82岁,他对裔小萍有深入研究。邓小秋言“滨海它是在东西路结合地方,滨海淮剧团的两个主要演员,一个杨金花、一个栾玉华两个前辈,而裔小萍正好是到了这个地方,她是继承了杨金花的那个比较鲜明的特色,自己认为是这样的,她正好是把这个北派的东西路的那个精华交融的那个特点把它体现出来了。”裔小萍说,“他们杨金花老师的特点,一般的演员她这个最后的叠句放在后面,她不对、她是放在前面。前两句自己就唱给大家听听看,“骂一声呐,不孝的儿啊,你长跪呀厅前、听娘教训,骂一声呐,不孝的儿、长跪厅前听娘的教训,有了功名、你骗了亲情,有了功名、得意忘形,有了功名、你忘了根本呐,可恨你啊,背誓愿,廉耻丢尽、礼仪何存,攀附权贵,诋辱斯文、抛弃糟糠,昧了良心、数典忘祖、你愧对先人呐,”就这个两句,是我(他)们杨金花杨老师的特点。

盐城淮剧唱腔具有朴实、豪放、阳刚的特点,但缺少华贵、柔美的一面,裔小萍在唱腔中将上海派委婉、抒情、柔和与江北派苍凉、高亢、悲壮的特点结合,发挥自己中声区和低声区的优势,塑造出鲜明的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除了琢磨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外,文化程度不高、又不识乐谱的裔小萍还无师自通,将各种唱腔、音调、韵味融化于心,学会了设计唱腔。陈金兰说:“她自己会设计唱腔,根据人物设计唱腔,该柔的时候柔、该硬的时候硬,她这方面也把握的很好,所以一上台了以后、你感觉就是那么回事。”张正余言,“她就是每一个戏,都积累在她这个脑子里面,都储存在这个地方,就是你储存的东西多了以后,她一旦看到剧本,她看到这个词,她就能知道这个这一段词的意思还是用“拉调”来表现、还是用“大红花”来表现,还是用“大补缸”来表现,还是用“大悲调”来表现,她就能跳出来、这个就是灵感”。

由文化部选调晋京献礼党的“十八大”的全国优秀剧目《半车老师》,是盐城市淮剧团排演的,作为主创之一,裔小萍全程参与了作品的唱腔设计。该团创作的《菜籽花开》丶《送你过江》等、全国和省优秀剧目都倾注了裔小萍和丈夫梁锦忠的心血。

邓小秋言,“淮剧就很少有演出武则天的,演武则天的也就是裔小萍。在这个戏当中,她能够把一些就是我们说是南派的声腔、马麟童的“马派自由调”,她能够运用过来。”富有艺术追求和创造精神的裔小萍不断关注其它艺术领域,学习各种姐妹艺术唱腔的长处,创出了有新意丶有色彩、有丰富情感的曲调。她比如讲《柳燕娘》思江郎这一段,她就自己设计的这一段“银纽丝”曲调,她就参用了评剧的味道在里面。她呢就把这个评剧这个好的唱腔吸到了他们淮剧当中来,哎、淮剧观众他还接受,哎呀,这几句腔多好听哪。

在表演方面,裔小萍孜孜以求,在充分掌握“手眼身法步”五功基础上融会贯通,善于通过细节变化、表现人物情感和内心活动。对每个戏、出来,演过之后,自己总有一个体会,我要演人、演人物,要唱人物,要唱出情、要唱出情感来。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哪些运动是贵族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所谓贵族,就是钱财多,地位显赫,从事的运动项目,不说穷人,就是腰包有点钱的人也玩不起。譬如高尔夫、赛马,起步价一一入会费让一般的人就望而却步,连门坎都难进。西方世界的政要、商贾大才涉足其间,归根到底还是玩钱,名曰运动,或说绅士作派,贵族运动吧。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贵族运动称谓,高尔夫、赛马运动

  • 很想知道现在还存在有多少传统的手工艺?可以找到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作为一名在苗族布依族扎推里长大的孩子,感觉民间确实有很多新鲜的玩意,不过只是当时身处其中,并不觉得有多不寻常。没想到过了十几年以后,这些手工艺反倒火起来了,印象最深的,还是蜡染。在我很小的时候,所穿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做的,清一色的都是蓝色印花。这让我感觉颜色有些单调,不爱穿。再往后,都是在外边买衣

  • 关于诸城剪纸的非遗征文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精美的图案噢.剪纸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那时的民间妇女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吉祥图案等装饰物,贴在脸的两侧.现代的剪纸大多出之农村妇女之手,她们剪出的花样大都是农民最向往的东西,如:家禽、家畜、花鸟、农作物、戏曲故事、吉祥图案等.

  • 喜欢做手工对生活有哪些帮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我就喜欢做手工。喜欢做手工就像有些人喜欢养花、喜欢钓鱼、喜欢下棋等等一样,就是一种爱好。爱好就是在做手工的过程中能让心情愉悦,陶冶情操。如果说对生活有哪些帮助,我觉得有下列几点吧。一、丰富业余生活。(这是我做的布艺挂鱼)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压力也大。下班了,除了看电视,看手机,偶尔做点喜欢的手工,能

  • 皇帝的龙袍会洗吗?真的是穿一次就扔掉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龙袍是不会洗的,但也不是穿一次就扔的。众所周知,龙袍是九五之尊的威严,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在黄袍上绘九条龙傍身,又有五彩祥瑞围绕烘托,并绣有各种寓意吉祥、色彩艳丽的纹饰图案。龙袍用料珍贵,工艺讲究选用最好的缂丝料,使用金线绣成,运用当时最高级的技术技法。有的龙袍还使用了小米珠,珊瑚珠,孔雀羽等种种不适

  • 如何让新一代年轻人更好的了解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标识之一,经过五千年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传承的前提是认同,我们首先要认同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上一代有这样的认知,也会影响到下一代。不管是从课本也好,亦或是家庭教育也好…他们都能够从中去了解到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得精神,如何让新一代更好的了解并热

  • 当今社会在不犯法的前提下干什么最赚钱?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当今社会,要想最赚钱又不犯法,只有当村干部。别看村干部的工资不高,可是,想当村干部的人,挤破了头。大多数村干部都是从年轻干到老,九头牛都拉不下来。原因是什么?都是为了钱!最赚钱的就是三万一亩土地从百姓手里买来,然后盖房三个亿把房子全部卖给百姓。古人曰:人生三十而立。30岁是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阶段。

  • 为什么“家有倔子不败家,国有烈臣不亡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我以前没听过这句话,但是单看字面意思,应该不难理解。我个人对这句话比较认同,而且认为这是有智慧的人说的话。所谓倔子和烈臣,给人第一印象就是不听话、叛逆。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忠孝,潜台词就是要对上位者顺从、听话。然而,是人就会有错,身居高位不等于智力高、思维高、决策高,如果一味强调对家长和长官的服

  • 武松打虎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告以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后被世人传为佳话。武松打虎,出自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扩展资料

  • 武松打虎的景阳冈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我们都非常熟悉了,但景阳冈到底在哪里呢?据传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城东16公里处的张秋镇境内,便是《水浒传》描述的武松打虎故地。北宋末年,武松回家探亲,看望久未见面的哥哥武大郎和嫂嫂潘金莲,途经阳谷县的景阳冈,在醉酒后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为民除了害,被传为千古佳话,而景阳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