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秀为何抛弃长安定都洛阳?关中形势不允许他继续待下去!

刘秀为何抛弃长安定都洛阳?关中形势不允许他继续待下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30 更新时间:2023/12/7 18:33:3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秀为何抛弃长安定都洛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25年,经历了绿林、赤眉等混战的中原大地终于再次迎来一位英主。被网友戏称为位面之子的汉光武帝刘秀在南阳豪族和河北地方豪强武装力量的拥护下,正式在洛阳称帝,年号建武。随后刘秀率领麾下云台二十八将开始了长达数年统一全国的战争,最终建立了又一个大汉盛世。

但是有一个问题,在刘秀拿下了关中地区,收复了西汉旧都长安后,明明刘秀打着延续汉王朝正统的旗号,那么为何他没有“还于旧都”,定都长安,反而选择在洛阳建立都城呢?

接下来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解释刘秀抛弃旧都长安,定都洛阳的原因。

(汉光武帝刘秀形象)

一、关中残破,经济破坏严重

在西汉时期,关中地区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不但农业发达,而且商贾、豪门都集中在这里。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关中都足以承担得起作为都城的物质消耗。

但是到了东汉初年,此时的关中地区因为连年战乱,经济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西汉末年,农民战争频繁,作为汉帝国政治中心的长安地区,是农民起义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赤眉军,绿林军和王莽的新朝军队在关中地区反复拉锯,争夺长安。这就导致了关中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失,农业发展严重退步。

在刘秀的军队和赤眉军争夺长安时,必须要依靠刘秀后方的大本营南阳地区不断为前线提供军粮等物资,才可以做到保证前线大军的口粮。而没有大本营,只知道抢抢抢的赤眉军的状况则更加惨烈,数十万人的军队在人口凋敝的关中根本就筹措不到粮草,最终居然出现了人相食的情形,无奈之下,才投降刘秀。

(赤眉军形象,他们在长安无恶不作)

关中地区在西汉时期生活着多达四百多万的百姓,怎么几十年后连十几万军队都供养不起呢?因为战乱的原因,关中地区当时的人口别说百万,连五十万都没有了,拿什么养活赤眉军的队伍呢?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当时西汉京兆郡和河上郡的人口加起来已经有一百五十万了。

“元始二年,(京兆郡)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河上郡)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

但是到了西汉末年,整个关中地区的人口加起来就已经不到五十万了,《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京兆尹户五万三千,口二十八万五千四”,加之大量荒地无人耕种,关中地区经济产出极少。

(绿林军和赤眉军起义形势图,由此可见他们的打击中心在关中地区)

但是洛阳地区因为远离长安,遭到的战争破坏较小。东汉初年洛阳周边人口有几百万,同时洛阳地处华北大平原,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经济基础较好。这就使得洛阳相比于被战乱破坏的长安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定都洛阳,可以利用支持刘秀的南阳和河北地区的产粮区的粮草支持国都的经济建设和军队的统一战争的物资需要。在这一点上,长安乃至整个关中地区都比不了洛阳。国都不仅要供养皇室还有朝廷的官员及其亲属,同时还要维持一支数目庞大的军队的军费开支,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口来承担这些赋税。很显然在经济上关中落败了。

(根据运河分布显示,关东地区的经济局面要远远好于关中)

二、刘秀在关中并没有执政基础

在刘秀麾下大将军冯异平定关中之前,刘秀的势力以及其影响力从来没有达到过关中地区。无论是新莽势力还是赤眉军都是和刘秀敌对的。盘踞关中地区赤眉军主力是因为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失去土地的流民,作为农民阶级,他们很显然不愿意接纳作为南阳河北豪强势力代表的刘秀。

刘秀自幼在南阳长大,其兄弟二人在绿林军起义之时就得到了南阳地区豪族大户的支持。更始帝时期,刘秀巡视河北,经过了一系列的政治利益的交换后,河北的势力也决定了要扶持刘秀作为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可以说刘秀的政治基础在关东地区和河北地区,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关中。

而洛阳位于天下之中,刚好是连接河北与南阳的交通枢纽。

(新莽末年全国割据势力分布)

定都在此,可以快速的得到两地豪强的力量,进而四处征战,统一全国。同时对于河北南阳豪强势力而言,定都洛阳也是对他们的政治安抚,使其可以死心塌地的为刘秀服务。假如刘秀强行定都关中,首先在关中并没有支持自己的势力,同时也会失去自己苦心经营的河北、南阳豪强的忠心。

三、关中的地缘环境十分危险

关中地区在西汉初年是“四塞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安全。《汉书》第四十卷记载张良主张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崤函,又陇蜀,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但是当时刘邦最大的敌人项羽是在东方,整个汉中都是刘邦的大本营。

而在东汉立国初年,刘秀本人的大本营是在关中以东,反而是关中地区的地缘环境对刘秀来说是十分险恶。如下图所示,如果刘秀定都长安,将面临四处为敌的窘境。

(刘秀建都洛阳称帝之时的全国形势)

在关中北部,是占据了原来并州地区拥有强大骑兵力量同时和匈奴人互相勾结的卢芳势力,(都九原县。掠有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此人时时刻刻伺机南下,占据关中。

在西部漫长的河西走廊是割据此地的窦氏家族,西窦氏,“河西完富,地接陳、蜀”,仅张掖属国就有“精兵万骑”,割据河西五郡的窦融并没有表示臣服于刘秀。同时陇南地区的隗嚣(wěi

áo)也是时时刻刻觊觎关中,其割据的拢西高地居高临下对于关中有着极大的地理优势。

建武七年,隗嚣就曾由这两个地区攻入过关中。

秋,嚣将步骑三万侵安定,至阴盘,冯异率诸将拒之。又令别将下院,攻祭遵于讲,兵并无利,乃引还。--《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

(吴汉等人阻击隗嚣的两个关隘)

还有尽占益州之地的公孙述,可以随时的对关中发动军事进攻。正如其麾下李熊所谋划:他们可以,“北据汉中,杜褒、斜之险;东守巴郡,拒扞关之口;……见利则出兵而略地,无利则坚守而力农。东下汉水以窥秦地,南顺江流以震荆、杨(扬)”由此可见,此时的关中地区已经是四战之地,如果定都于此,就十分容易受到来自三个方向四股割据势力的打击。

(关中西部的敌我态势)

但是如果是定都洛阳,其西有函谷关可以阻挡来自西部的威胁,同时连接河北和南阳的两股支持刘秀的地主武装势力,使得其无后顾之忧,只需要专心对付东部的割据势力即可。

等东部都收拾妥贴了,再西出函谷关扫荡其他势力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了。

四、总结

刘秀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实际上是白手起家,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的位面之子的运气)最终取得了胜利。

刘秀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军事上都有其过人之处,在放弃西汉旧都长安而定都洛阳,需要有极大的政治勇气。作为西汉王朝法统上继承者的刘秀,没有执着于长安的法统优势,而是结合当时的实际历史情况,做出了定都洛阳的抉择。这无愧于他的英雄和英明帝王的称号。

标签: 汉朝刘秀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说的是几个国家?五胡十六国分别什么时候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晋朝,五胡十六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五胡十六国”说的是几个国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晋定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是个偏安一隅的朝代,他的统治范围主要是在江东地区。在同时期的北方地区,还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割据政权。自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称王建汉起,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

  • 为什么说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从三方面看清朝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说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之后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当然,秦王朝并没有像秦始皇预想的那样,可以传万世,历二世就亡了。之后王朝更替就比较频繁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一直到后来的唐

  • 王朝霸图二如何创造?“飞鸟尽、良弓藏”封建王朝不变的定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邦,韩信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王朝霸图二如何创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其中封建王朝就占据五分之二。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至公元1911年宣统帝宣布退位。封建王朝前后历经两千多年,在这两年余年的封建王朝中,曾诞生过数十个封建王朝。对于这些王朝种,总体来讲有一个共同的共性

  • 春秋时代分封制度是怎么样的?和其他朝代的有什么不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春秋时期的分封,欢迎关注哦。周人以小邦的地位战胜历史悠久的商王朝,这自然是超乎周人意料的。周人不得不从制度和宗教诸方面加以反思,以避免重蹈覆辙。周人反思结果就是政治上的分封制度。分封制度巩固了政权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一,奠定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统治的疆域

  •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石牛”有什么象征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霍去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去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名将霍去病墓前,为啥会有一只石牛?原因很多人不相信古代的名将受到世人尊敬,为了纪念他们,往往也会将名将们的墓修建得非常庄严肃穆,并且陪衬品方面也会相当注重。就比如位于陕西的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墓,在神道两侧就有安置诸多非常有气势的大型石刻,从马

  •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屡屡削藩失败,唐宪宗是怎么成功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唐宪宗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宪宗是怎么削藩成功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自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唐代宗、唐德宗和唐顺宗都曾尝试解决藩镇问题,最终都失败了。唐宪宗幼年时经历过由于削藩不当导致的“泾原兵变”,亲眼目睹了藩镇的飞扬跋扈和唐德宗的妥协和无能。唐宪宗从小就仰慕唐太宗和唐玄宗,他

  • 高句丽和高丽是同一个国家吗?如何区别高句丽和高丽?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高句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如何区别高句丽和高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孤罔炎史,一个用文字表达情感、讲述历史和文化的“愤青”。高句丽和高丽,一字之差,天地之别。前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后者则是韩国前身的前身。概括起来,高句丽和高丽的区别有2点:1、民族不同;2、不存在继承关系。高句丽,读作高勾离。01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什么的?“包衣奴才"的地位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什么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一些以清朝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包衣奴才”这个词语,这个词可是清朝的专有名词。顾名思义,包衣奴才是清朝统治者奴仆中的一种,不过虽为奴才,却也是清朝统治的重要一部分,有许多包衣奴才出身的人在清朝当官、

  •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怎么产生的?与金朝猛安谋克制度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八旗制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社会组织形态与之前的汉人政权截然不同,是为八旗制度,八旗是在女真部落的牛录制度上演变而来,以旗统人、全民皆兵、以旗卫国。八旗制度巩固了清廷的统治,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也担起了保卫国家的重任。而清朝的八旗制度与金

  • 金朝纸币交钞是怎么来的?金朝纸币交钞从兴起到没落!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金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金朝纸币交钞d的兴起与没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宋朝的交子,发行于1023年的成都,比西方最早的纸币,早了六百多年的时间。可是交子的推广其实存在一定问题,虽然被官方认可,不可造假。但是因为后期准备金不足,宋朝朝廷无限制发行,使得交子的信用度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