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规定?什么样的大臣才能参加朝会?

古代皇帝上朝有哪些规定?什么样的大臣才能参加朝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5 更新时间:2023/12/7 14:23:1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朝会的章,欢迎阅读哦~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经会看到皇帝高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群臣,群臣弓着腰,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万岁”,这就是我们说的上朝,古代臣子到朝廷觐见君,奏事议证都要通过上朝来实现。

上朝这事里面可是有大学问,不同朝代也有自己的特别规定,甚至还有一些朝代的皇帝自己都不乐意上朝,皇帝权力大,任性一把也没人管;但对于臣子来说,上朝可是个大事。见皇帝肯定不能迟到,还要克服随时可能恶化的天气;好不容易见到皇帝,要考虑的事就更多了。整个上朝的时间很漫长,万一渴了饿了内急了,就这么硬挺着,有时一站就是一天。

但尽管如此,上朝在各位臣子的心里仍然是一种肯定,甚至是一种荣誉的事,毕竟是能面见天子、参与国家中算是最高的议事会议的机会,怎么会是说能上朝就能上呢?也正因为上朝的重要性,各朝各代的对于上朝的规定也不一样,无论是时间还是参与上朝的官员,都有不同的特点。

上朝这项活动作为古代政治种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早在前秦时期就有记载。但由于史料不足,具体制度内容已经很难考察。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实行了一套严格的朝会制度,即上朝。比如不允许带兵器、没有诏召不得入见等规定。

而到了汉朝早期,为推崇老子的无为而治就简化了上朝制度,也有了对于官职品级的规定,能有资格上殿的只有“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皇帝也会允许个别大臣“带剑履上殿”,可以说还是很尊重官员的。

唐朝时期,皇权加强,君主专制发展很快,定下的有关官位的三省六部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官员的规模也扩张很快。因此,唐朝时就有了这么些规定。五品以上京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和太常博士等可以“常参”,“常参的意思就是每日上朝。与“常参”相对应的就是“朔望朝”,“朔”是指农历的每月初一,“望”则指农历的每月十五,意思就是每月初一十五上朝,这个上朝的规模更大些,一品至九品官员都可参加。这只是朝参,如果说想真正可以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参议,则需要更高的官职,比如中书、门下、尚书六部等。

我们再看朝,宋朝时期的文官数量因为政治的偏斜大幅增加,可以去朝参的官员也是浩浩荡荡。后来经过宋神宗的元丰改制后,借用了唐朝的三省制,再次规定了上朝的官员品级,根据三省制的原则,中书省官员品级要到起居舍人以上,门下省官员品级要到起居郎以上,尚书省官员品级要到侍郎以上,御史台官员要到御史台中丞以上才可以朝参。而那些每天都要上朝参见皇上的官员也被称为“常参官”。

元朝的上朝制度里,最具特色的一个官职就是通事官。这也是元朝这个朝代的政权决定的,因为政权是少数民族,而大臣,却不只是这一个少数民族的。这时候,就是通事官起作用的时候了,这个官职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翻译,负责将汉族官员所表达的内容传达给皇帝,来减少君臣交流的障碍。

要说哪个朝代的上朝最危险,明朝大概能高票当选第一。明朝上朝的危险系数极高,原因就有如下几条。第一就是人太多,明朝有规定,只要是在京城的官员,不论官职大小,都要参加朝会,即使只是站在殿外。每次朝会就像是一次集体转移,又是在凌晨摸黑上朝,经常发生踩踏事故;第二就是规定严苛,虽说上朝时间是七点到九点,但是官员们需要在三点时就站在宫门口等着,等到五点才开始进,怕着火甚至不让电灯,曾有官员一脚踩空掉下河的;第三就是惩罚制度严苛,时间规定这么细,惩罚制度也配套完善,无故不上朝直接就是二十大板,若是连续二十天不上朝就是八十大板。

到了清朝,这官员是越来越多,光是品级就有九品十八级。所以清朝也就不再像明朝一样全都来上朝,而是限制在了三品及以上的官员。而除了官员以外,一些有爵位但没品级的皇亲国戚也可以在殿内参与朝会,这主要是受清朝前期摄政王大臣会议的影响。

在上朝中还会有一件区别很大的事,汉朝时皇帝会对丞相以礼相待,也会赐座给丞相,甚至说丞相生病了,皇帝还会亲自去家里探病;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也有座位;而到了宋朝,官员就必须站着奏事;明清的官员则必须跪着了。从这个小小的转变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专制下皇权的一步步加强的局面。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上朝制度,能参加的官员不同、时间不同、礼仪也不同,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高高在上、端坐龙椅上的永远是皇帝吧,皇帝俯瞰了所有前来朝会的臣子,然后端着说一句:“众卿平身。”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清代的知县权利巨大!知县手下有多少官府机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知县手下有多少机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清代地方“省、府、县”三级行政系统的设置中,县作为基层行政单位,乃系皇权向基层民众延伸的最直接、最有效媒介。所谓“天下之治始于县”,知县作为县级政权最高行政长官,更是被雍正皇帝称为“亲民之官,吏治之始基”的重要官职

  • 清代内务府是什么机构?内务府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内务府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清代内务府是什么机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入关后沿袭明制,但在很多机构的设置上体现出了满族的特有风格,并带有一定的“奴”性色彩。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机构便是内务府。有清一代,内务府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清代最大的一个衙门。清中期以后,全国的文职官员

  • 刘备借荆州孙权为何会同意?曹操南下孙权为何又破坏联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孙权,刘备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赤壁之战前,刘备军团几乎消亡曹操南下荆州时,刘备什么情况?1、《三国志·先主传》这样记载当阳溃败: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刘备只剩下数十亲信,军队丧失殆尽。《吴录》记载,赤壁之战中刘备找周瑜借两千兵,把

  • 刘秀为何抛弃长安定都洛阳?关中形势不允许他继续待下去!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刘秀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秀为何抛弃长安定都洛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5年,经历了绿林、赤眉等混战的中原大地终于再次迎来一位英主。被网友戏称为位面之子的汉光武帝刘秀在南阳豪族和河北地方豪强武装力量的拥护下,正式在洛阳称帝,年号建武。随后刘秀率领麾下云台二十八将开始了长达数年统一全国的战争,

  • “五胡十六国”说的是几个国家?五胡十六国分别什么时候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晋朝,五胡十六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五胡十六国”说的是几个国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晋定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是个偏安一隅的朝代,他的统治范围主要是在江东地区。在同时期的北方地区,还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割据政权。自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称王建汉起,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

  • 为什么说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从三方面看清朝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说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之后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当然,秦王朝并没有像秦始皇预想的那样,可以传万世,历二世就亡了。之后王朝更替就比较频繁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一直到后来的唐

  • 王朝霸图二如何创造?“飞鸟尽、良弓藏”封建王朝不变的定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邦,韩信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王朝霸图二如何创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其中封建王朝就占据五分之二。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至公元1911年宣统帝宣布退位。封建王朝前后历经两千多年,在这两年余年的封建王朝中,曾诞生过数十个封建王朝。对于这些王朝种,总体来讲有一个共同的共性

  • 春秋时代分封制度是怎么样的?和其他朝代的有什么不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春秋时期的分封,欢迎关注哦。周人以小邦的地位战胜历史悠久的商王朝,这自然是超乎周人意料的。周人不得不从制度和宗教诸方面加以反思,以避免重蹈覆辙。周人反思结果就是政治上的分封制度。分封制度巩固了政权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一,奠定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统治的疆域

  •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是什么?“石牛”有什么象征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霍去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霍去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名将霍去病墓前,为啥会有一只石牛?原因很多人不相信古代的名将受到世人尊敬,为了纪念他们,往往也会将名将们的墓修建得非常庄严肃穆,并且陪衬品方面也会相当注重。就比如位于陕西的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墓,在神道两侧就有安置诸多非常有气势的大型石刻,从马

  •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屡屡削藩失败,唐宪宗是怎么成功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唐宪宗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宪宗是怎么削藩成功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自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唐代宗、唐德宗和唐顺宗都曾尝试解决藩镇问题,最终都失败了。唐宪宗幼年时经历过由于削藩不当导致的“泾原兵变”,亲眼目睹了藩镇的飞扬跋扈和唐德宗的妥协和无能。唐宪宗从小就仰慕唐太宗和唐玄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