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被流放的犯人有办法逃走吗?古代流放的地方有哪些?

古代被流放的犯人有办法逃走吗?古代流放的地方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51 更新时间:2024/1/20 11:47:00

古代被流放的犯人有办法逃走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电视剧里面经常可以看见,犯了重罪的坟人如果不是被杀掉的话,最后都会变成一个沦落到流放之地的流放犯,而流放之地距离遥远,而且到了流放之地之后,还要受尽折磨,最终很少有人能活着回来。不过现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古代犯人一旦被流放就真的没有私自偷偷地溜回来的机会了吗?

1.被流放能溜走吗

在电视剧或者书中我们经常流放这个词,基本就是把犯罪的人送到边荒地区去生活,但是边荒地区生活艰难,很多人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死。那么在古代那些被流放的人为什么不偷偷的溜回来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流放是十分独特的政治现象,被统治者自诩为一种仁慈的刑罚。所谓“不忍刑杀,流之远方”,所以被流放的人不会是特别大的罪,特别大的罪的基本都被杀了,根本不给你活命的机会。

一般被流放的人很难偷偷的溜走,因为在古代你就是跑你能往哪跑,被流放地一般都是人生地不熟的,距离你以前居住的地方起码数千里,那个时候又没有高铁或者汽车,靠双脚你能走多远。就是靠双脚步行,你也不敢上大路,因为大路上会有人盘查,一旦被盘查到,你就等死吧。

你说那我不上大路啊,就算你走小路,逃过了官府的缉捕,可在你的前方,土匪强盗,豺狼虎豹正等着你这只肥羊送上门。还有不上大路,不经过村庄,你吃什么?想找吃的,总得找有人烟的地方吧,有人烟的地方你就有很大的几率被人逮到送官。

就算你很幸运的避开了以上的种种困难,并成功溜回了你的老家,但是迎来你的绝对不会是父老乡亲的嘘寒问暖,而可能会是五花大绑,然后送官。因为在古代法律是实行连坐原则的,一旦官府发现你偷溜回来,你和你的家人甚至邻居都会一起倒霉。

溜回来了不能回家,那还溜回去干嘛,所以很多人基本没想过溜。大部分人都会老老实实的待在朝廷的流放地重新开始生活,或者等待朝廷的大赦。

2.流放是什么意思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作为一种刑罚,流放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放刑罚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且沿用历史悠久,从远古流放之刑出现,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

流放之刑的起源虽然很早,然而远古以来多是零星出现,到秦汉时代才逐渐形成体制,直到南北朝后期流刑开始进入五刑体制,占据其中降死一等重刑的地位。隋唐之际,以徒流刑为中心的笞、杖、徒、流、死五刑制正式确立。自此,流放之刑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刑罚史上,并一直影响到清末。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繁荣的农业文明国家,大多数人被束缚在土地上,安土重迁。人们普遍强调家族主义,子多福多。儿孙满堂,四世同堂,成为多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谁,一旦遭受到流放的刑罚,一定被认为是一件极为不幸的事情。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流放是十分独特的政治现象,被统治者自诩为一种仁慈的刑罚。所谓“不忍刑杀,流之远方”(《大清律例·名例律上》),从而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和慎刑。但为了使流放刑起到降死一等重刑的作用,历代统治者煞费苦心的变换流放的方式,创造了花样翻新的流放形式。与此同时,历代统治者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对于流放地点的选择也费尽心机,西北绝域、西南烟瘴和东北苦寒之地以及一些海岛都先后成为过流放地,形成了历代不同的流放标准,造就了诸多著名的流人聚居处。

3.古代的流放之地

流放地之一:房陵

房陵现属湖北十堰市所辖地区,古时,这里曾是流放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地方。先后被流放至此的有两位皇帝、十位王爷、一位驸马和一位丞相。其中,唐中宗李显被流放这里,后来又回去做了皇帝。这些帝王们被流放并举家迁徙时,最多人数达一万四千人。

流放地之二:海南

海南的天涯海角是我国陆地的最南端,在古代是孤悬海外边陲的荒蛮之地。这里大多是朝臣和一般官员的流放地。从汉朝到明朝,这里就有十五位被贬黜的名相、贤臣、学士,如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丁谓、元朝宰相王世熙、南宋谪臣胡诠及宋代文学家、大诗人苏东坡等。

流放地之三:潮州

潮州现属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该市境内有个瘴江,因一名人后改为韩江,这个名人就是韩愈。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客家之地,被流放至此大都是一般官员,最有名气的当属韩愈。韩愈被贬到此处,没有像其它被贬之人那样精神萎靡、垂头丧气,而是带领当地百姓破除迷信、大搞水利,造福一方。

流放地之四:宁古塔

宁古塔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地名,现属黑龙江海林市。这里被流放者各阶层的都有。明清两朝有大批被刑罚的官员流放此地,其中就有明末兵部尚书张缙彦。清顺治至乾隆年间,更是有数万之众被发配到这里。

流放地之五:黔州

黔州府曾统领重庆渝东南、贵州铜仁、湖北锷西、湖南新晃、广西玉林等地,这里也是流放皇亲国戚、朝廷重臣的场所。被贬此地的有唐太宗的舅哥长孙无忌、唐高宗太子梁王李忠、唐太子李承干等人。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叶尔羌玉石在清朝掀起了什么?清朝的玉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叶尔羌玉石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叶尔羌玉石的历史文章,欢迎阅读哦~乾隆时期,经过多次用兵最终平定了准噶尔部及大小和卓的叛乱,南疆划入大清的版图之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叶尔羌所产的美玉成了清廷的贡品,对于叶尔羌的贡玉管理,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叶尔羌所产的美玉,白如羊脂,绿若翠羽,黄若蒸粟,

  • 范进中举之后怎么样了?范进会是个好官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范进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范进中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进中举》是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男主范进一生都在追求利禄,想要入仕为官,但他的性格却卑怯懦弱,奴性十足。范进为了参加科举,家里已经穷到无钱买米,等范进得知自己中举人后,竟然喜极而疯,让人既感到惊叹又感到可怜。实际上作者

  • 古代战乱必然导致人口锐减!为什么民国30年混战人却还是很多?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民国人口问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代一到战乱人口锐减,为何民国30年军阀混战,人口却有4亿多?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古代战争不断,以至于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人口数量都会急剧减少。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秦朝有2000万人左右,经历楚汉之争等等大小战

  • 历史上的“盛世”时期有哪些?虚假的盛世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世民,贞观之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虚假盛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太宗李世民,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的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唐太宗在位期间,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

  • '河图洛书"是什么东西?神奇的“乘法循环现象”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河图洛书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河图洛书"是什么东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河图洛书,传说是中国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河图”是上古伏羲时,一尊叫作“龙马”的神兽从黄河里驮出来的,伏羲据此画出了八卦;而“洛书”则是大禹时,一只从洛河里浮出的神龟背上的图案,大禹据此作出了《洪范》九畴。因此

  • 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是谁?清朝在其中是个怎么样的角色?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日俄战争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日俄战争中清朝的存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这个问题,我对于有些朋友的阿Q精神有了更新的认识,两个帝国主义在我国领土上打的战争,造成无数中国人民生灵涂炭的战争,竟然还让许多朋友整出正能量来了,佩服佩服。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这场发生在我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

  • 古代“单字名”才是主流?中国起名习惯的变化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现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起名习惯的变化历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新生儿姓名用字数量中,三个字的姓名占据主流,比重达到92.9%;其次为两个字的姓名,占比为4.6%……由于中国人的性命特点(汉式姓名占95%以上,汉姓中单姓占据绝对多数),完全可以判断,现在中国人除了

  • 粤语是属于地方方言吗?为什么粤语能单独成一“语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现代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粤语的形成历史,欢迎关注哦。随着广东人走向世界,粤语也被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现在粤语除了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外,也是美国、加拿大的第三大语言,澳大利亚的第四大语言。因此粤语在海外的地位非常之高。现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群超过一亿,为此联合国早已将粤语定义为“语言

  • 大明亡国饥荒、天灾是外因!真正的内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大明亡国真正原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贪污,是历代屡见不鲜的一个现象,《庄子·秋水》中有:“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淮南子·俶真训》中有:“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於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汉书·冯奉世传》中也有:“ 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

  • 乱丢垃圾直接砍手?秦朝关于垃圾分类的管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朝关于垃圾分类的管理条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秦朝的律法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这句话记载在《韩非子》当中,而这句话如果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就是:你敢乱丢垃圾,我就敢剁你的手。所以行走在秦朝的马路上,看到很多人连手都没有,只能够用两个胳膊去吃饭去夹菜,就不要好奇,也不要乱打听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