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叶尔羌玉石在清朝掀起了什么?清朝的玉禁是什么?

叶尔羌玉石在清朝掀起了什么?清朝的玉禁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3/12/13 10:33:2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叶尔羌玉石的历史章,欢迎阅读哦~

乾隆时期,经过多次用兵最终平定了准噶尔部及大小和卓的叛乱,南疆划入大清的版图之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叶尔羌所产的美玉成了清廷的贡品,对于叶尔羌的贡玉管理,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

叶尔羌所产的美玉,白如羊脂,绿若翠羽,黄若蒸粟,赤若鸡冠,黑比纯漆,自古就是玉中上品。南疆稳定之后,和阗、叶尔羌所产玉成为进献清廷的贡品。清人椿园在《西域闻见录》中有记载:“去叶尔羌230里有山,曰‘米尔台山’,遍山皆玉,五色不同,有大至千万斤者,在绝高险峰之上,难以攀登。当地土产牦牛,惯于登山,本地人携带工具,乘牛攀缘,用锤凿玉石,任其自行滚落,再收取变卖。”

当时的为生产力还比较落后,一般多采用拉网接玉的方式,在玉石掉落的地方,安放多条索网,玉石从山上滚入网中后,再将网放下取石。密尔岱山的玉石都是在深山峡谷中,运输是个大问题,故而在冬季开采玉石,如此可以在谷底泼水结冰,再用人畜之力,拉出山外。如果在夏季开采玉石,则要等到冬季冰雪封地之后再运出。

山玉之外,叶尔羌、和阗两地的河流中,出产高品质河玉。“河中所产之玉,无定额,尽数入贡,由台站送至京城。”到了秋分,当河水漫过腰部时,以羊祭祀,将羊血洒入河中,然后开采。

采河玉时,叶尔羌帮办大臣到河边视察,采玉者皆是当地人,入河中以足试探,且探且行,一旦触探到了玉石,则拾出水面,河上鸣金为号,“一鸣金,官即记于册,按册稽其所得,采半月,乃罢”。

清代严禁私人开采玉石,和阗玉龙喀什河即哈朗圭塔克河中的子玉,除了不足二两的以外,全数入贡。为防止玉石外流,在和阗城城外东西河,共设卡伦12处稽查。河玉之外,叶尔羌所产的山玉,也不许变卖。而且乾隆还霸道地指示:“和阗所所出玉石皆为官物,要尽得尽纳。”对于民间捡到玉石而主动献出者,给予报酬。

乾隆三十年(1765年),和阗总兵和诚因此藏匿贡玉被治罪。他利用监管开采贡玉的权力,偷偷藏了十几块上好的玉石,总重有二百斤。此后又利用巡城的机会,当地民众勒索金银玉石,被人告发,被乾隆帝下令处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发生了一件关于玉石的大案。国舅高朴被委派到叶尔羌任职,他贩卖玉石,一路上经过诸多关卡,各地关卡或被收买,或是摄于其权势,均畅行无阻。案发之后,在内地各省查处涉案玉石14万斤,另外在叶尔羌查出涉案玉石33万余斤。

对于高朴盗卖玉石,乾隆帝惊呼此案是从来所未有,破口大骂高朴:“此等孽种,不惟国法所不容,亦其家所断不可留。”乾隆帝毫不留情,指示将高朴就地正法,“正法后,其尸骸即掷喂狼犬,尸骸断不准携回内地”,其他涉案人员也均被处死。

高朴案发生之后,清廷下令关闭密尔岱山,禁止民间入山采玉。但尽管这样,还是有人铤而走险。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有一批叶尔羌玉到京,内务府查验之后,发现两块玉竟然被人换成了石头。经过调查发现,是叶尔羌当差的绿营兵张殿魁,在贡玉装箱时,乘人不备,以两块大小重量相差无几的石头,调换出玉。案情明了后,张殿魁被判处绞刑,疏忽查验的官员均被严惩。

还是在乾隆五十五年,叶尔羌挖出三块大玉石,大者万斤,次者八千斤,又次者三千斤。叶尔羌大臣为了拍皇帝的马屁,于次年将这三块大玉石运往北京。不过从叶尔羌到京城,路途遥远,且要经过诸多险要地势,动用诸多民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花了八年时间,才将三块玉石运到和硕之乌什他拉。

乌什办事大臣将运送大玉石的诸多麻烦上奏,都被和珅压下。嘉庆帝亲政后,下令将玉石就地抛弃,不准再运。当年,嘉庆帝又下令,此后玉石准许卖给民间,不许官方经手。玉禁一开,玉石的价格随即一落千丈,价格暴跌了近百倍。据说那些囤积了大量玉石的贵族们,有的还差点倾家荡产。

标签: 清朝叶尔羌玉石

更多文章

  • 范进中举之后怎么样了?范进会是个好官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范进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范进中举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范进中举》是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男主范进一生都在追求利禄,想要入仕为官,但他的性格却卑怯懦弱,奴性十足。范进为了参加科举,家里已经穷到无钱买米,等范进得知自己中举人后,竟然喜极而疯,让人既感到惊叹又感到可怜。实际上作者

  • 古代战乱必然导致人口锐减!为什么民国30年混战人却还是很多?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民国人口问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代一到战乱人口锐减,为何民国30年军阀混战,人口却有4亿多?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古代战争不断,以至于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人口数量都会急剧减少。秦始皇实现大一统后,秦朝有2000万人左右,经历楚汉之争等等大小战

  • 历史上的“盛世”时期有哪些?虚假的盛世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世民,贞观之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虚假盛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太宗李世民,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的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唐太宗在位期间,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

  • '河图洛书"是什么东西?神奇的“乘法循环现象”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河图洛书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河图洛书"是什么东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河图洛书,传说是中国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河图”是上古伏羲时,一尊叫作“龙马”的神兽从黄河里驮出来的,伏羲据此画出了八卦;而“洛书”则是大禹时,一只从洛河里浮出的神龟背上的图案,大禹据此作出了《洪范》九畴。因此

  • 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是谁?清朝在其中是个怎么样的角色?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日俄战争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日俄战争中清朝的存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这个问题,我对于有些朋友的阿Q精神有了更新的认识,两个帝国主义在我国领土上打的战争,造成无数中国人民生灵涂炭的战争,竟然还让许多朋友整出正能量来了,佩服佩服。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这场发生在我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

  • 古代“单字名”才是主流?中国起名习惯的变化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现代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起名习惯的变化历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新生儿姓名用字数量中,三个字的姓名占据主流,比重达到92.9%;其次为两个字的姓名,占比为4.6%……由于中国人的性命特点(汉式姓名占95%以上,汉姓中单姓占据绝对多数),完全可以判断,现在中国人除了

  • 粤语是属于地方方言吗?为什么粤语能单独成一“语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现代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粤语的形成历史,欢迎关注哦。随着广东人走向世界,粤语也被带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现在粤语除了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外,也是美国、加拿大的第三大语言,澳大利亚的第四大语言。因此粤语在海外的地位非常之高。现全世界使用粤语的人群超过一亿,为此联合国早已将粤语定义为“语言

  • 大明亡国饥荒、天灾是外因!真正的内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大明亡国真正原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贪污,是历代屡见不鲜的一个现象,《庄子·秋水》中有:“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贱贪污。”《淮南子·俶真训》中有:“夫圣人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於己而已,贪污之心奚由生哉?”《汉书·冯奉世传》中也有:“ 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

  • 乱丢垃圾直接砍手?秦朝关于垃圾分类的管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秦始皇

    秦朝关于垃圾分类的管理条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秦朝的律法殷之法,弃灰于道者断其手这句话记载在《韩非子》当中,而这句话如果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就是:你敢乱丢垃圾,我就敢剁你的手。所以行走在秦朝的马路上,看到很多人连手都没有,只能够用两个胳膊去吃饭去夹菜,就不要好奇,也不要乱打听了,八

  • 古人的生活怎么样?比想象中的苦多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人的衣食住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十年前的2009年,曾经有过一部小众的电影:《我的唐朝兄弟》。讲的是盛唐时期土匪、村民和官兵之间的冲突:土匪起初打算抢劫村里,官兵来后打算杀良冒功,于是村民和土匪一起抵抗官兵——这部电影被视为充满黑色幽默的一部电影,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