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贾谊作品深受文帝赏识却为什么不被文帝重用

贾谊作品深受文帝赏识却为什么不被文帝重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1/11 7:08:43

贾谊不至公卿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作。这篇文章中关于贾谊的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而语言严谨顺畅,是欧阳修比较优秀的文章之一。

贾谊像

在这篇文中,欧阳修肯定了贾谊的才能,认为他的才华绝对可以超越伊尹管仲,而他的政治主张也是非常敏锐和现实的,可是汉文帝却不懂的招揽人才,重视人才,使得满腹才能的贾谊倍受打击,最终导致了贾谊郁郁而终,对贾谊的境地表示了痛心和惋惜,也根据文中观点,驳斥了汉书中对贾谊“天年早终而非不遇”的观点认知。

贾谊十八岁就才名远播,在二十岁时被任命为博士,他的一些意见,常常让大臣们感叹不已,汉文帝也十分的喜欢,贾谊受到重视,将自己的政治主张提了出来,也就是因为这个受到了一众大臣们的敌对,于是在贾谊二十三岁汉文帝提出让他任公卿之位的时候,受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和阻拦,邓通作为汉文帝的宠信,更是出言诬陷,促使贾谊被贬到长沙。等到汉文帝想起贾谊的时候,已经到了汉文帝七年(公元前173)年,而这次回到京师,贾谊并没有受到预想中被重视重用的情况,反而被询问鬼神之事,并且再此之后才感叹贾谊学问高超,但是在这样的认知中,汉文帝还是被邓通怂恿,让贾谊做了梁怀王的太傅。这样的怀才不遇最终导致了贾谊的郁郁而终。欧阳修的《贾谊不至公卿论》阐明的正是这种观点。

贾谊过秦论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中最著名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散文著作。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主要内容是从各个方面分析了秦朝的过失和错误的论断,所以名为《过秦论》。贾谊通过对秦朝失败的总结和教训来作为大汉王朝的借鉴和警告,这也是一片感情和艺术色彩都非常浓郁的文章。

贾谊像

上篇的内容先讲述了秦朝秦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用排比句的描写手法让文章具有强大的气势。之后又在对比中总结出秦朝的灭亡主要在于“仁义不施”的原因。在中篇和下篇中又分体了秦朝在统一之后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后人更没有改变秦始皇之前所犯的错误,也通过描述秦国的最后的危急时刻,指出子婴没有足够能力。

在西汉汉文帝统治时期的所谓的“太平盛世”之中,贾谊凭借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所潜在的危机。其实当时的各种矛盾已经日益加剧,封建统治者的地位已经有了随时可以动摇的危机。贾谊一心关心国家安危,屡次上书陈情,《过秦论》更是他极为用心的一篇。从总结秦朝过去的失误开始劝导汉文帝居安思危,也旨在为汉文帝的改革和强化政策提供了借鉴。这是一篇史论散文,将秦朝从兴起到鼎盛最后再到灭亡的过程以及原因呈现在汉文帝面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汉文帝有所警戒,进而引起对政治上政策的注意。

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是我国汉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博览群书、思想独特,曾经担任博士、太傅等职位,开始时很受汉文帝的赏识,但是后来却被佞臣诬陷,最终落得郁郁而终的下场。而他还有个著名的小典故,“不问苍生问鬼神”就是发生在他所被重用的期间。

贾谊图片

汉文帝在位期间,虽然创造了文景之治的强盛安定时期,百姓也非常的富有,但是他同时也是个非常迷信的人,素来喜爱谈论鬼神的事情,若是认真起来便是国家社稷也完全不放在心上。而贾谊是个非常有名望的学士,他学识丰富,对天地万物无所不精通。

有一次汉武帝将贾谊招进宫中。汉文帝在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召见了贾谊,可是在这样郑重其事之后却是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他认为贾谊才思敏捷又博览群书,对鬼神之事肯定也有所了解,而贾谊原本还以为汉文帝的召见是为了国家社稷大事,是为了他才华而对他的重视,可是却完全相反。汉文帝听说鬼神之事的时候,越听越专心,甚至情不自禁的向前挪动了席子,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也是由来于此。

这句话出自李商隐的《贾生》,当时贾谊被贬,许多文人志士都为他萌生不平之意,李商隐也是如此。这句话尖锐的指出了汉文帝并没有真正的重视人才。讽刺了当朝政府的腐败,也指出了贾谊空有才学却无法发挥才能的境地。

对贾谊的评价

贾谊年仅三十三岁就病逝了,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并且非常难得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内,为我国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巨大的文化遗产。

贾谊像

同时,贾谊也是著名的作家,他创作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都非常的有文采,表达了浓烈的思想情感。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等,言辞谨慎,逻辑紧密,对后代的散文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西汉初年,贾谊等人在总结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上,提出了以儒治国的设想,他以清醒敏锐的历史意识和超前的政治眼光看透了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隐患,又通过对仁义、法先圣、制礼仪、别尊卑的儒家主张奠定了汉代王朝社会仁与礼相结合的政治设想,并且成功的引起了当时汉文帝的注意重视,为大汉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的影响。

贾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对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研究上,他所留下来的著作也大多是政论性很强的文章,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完好的体现在了《道德说》中,借助当时《老子》的学说影响,表现出他一直以来完好的吸收其他的各路思想来更好的完善当时以儒家思想为体系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上的新动向非常值得人们重视。

贾谊短短一生虽然没有登上高位,可是他的远见卓识的政论和别具一格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要的,他的行为和贡献,并不是那些虽然身居高官却庸碌一生的人所能比拟的。

标签: 贾谊作品

更多文章

  • 明朝有名的画家书法家文征明的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画家书法家文征明

    文征明,也叫文徵明,刚开始字征明后来改为征仲,祖籍在衡山,所以他又号衡山居士,是明朝的很有名的画家以及书法家。他不仅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还是江南四大才子中的一位,他在当时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被人们称为文笔遍天下。文征明画像但是文征明在年轻时,一开始考取功名的仕途并不是特别一帆风顺的。在明清那样的朝代

  • 清代画家王翚各个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代画家王翚

    清代画家王翚,江苏常熟人,出生于公元1632年,于1717年逝世。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等。与同时代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一起并称为“四王”,后来又加入了吴历、恽寿平,世称“清六家”。他的画风也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还形成了一个叫做“虞山派”的派系。王翚画像王翚一开始也是走的临古的路子,专

  • 唐代诗人崔颢的风格是因什么发生了转变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代诗人崔颢

    崔颢简介,崔颢是汴州人,也唐代的诗人,当过进士,曾为司勋员外郎。历史上对他的描写很少,关于他的事迹也很少,但虽然是这样,可他有一方面还是很有成就的,就是他在作诗方面,他的诗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非常的有名,现存的诗有四十多首,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他的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看了都赞叹它。崔颢少年的时候很

  • 揭秘俄国风景画家希施金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俄国风景画家希施金

    希施金简介记载他是俄国的风景画家。他于1832年出生在维亚特卡省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生活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森林跟平原,所以希施金从小就对森林有深厚的感情。希施金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树有关,他的画被誉为大自然的肖像,多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希施金一生热爱大自然,并怀着诚挚的情感去绘画。希施金旧照希施金简介

  • 中国古代杰出书画家徐渭的诗画水平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书画家徐渭

    徐渭,字文长,是十六世纪中国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在艺术领域上,主张崇尚自然,即事物的本色。徐渭也将本色运用在了很多的地方,戏剧、绘画等等,当然在诗词中也不例外,使用本色的手法。徐渭画像本色这个词最早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通变》中,其中,本色仅仅是指原本的颜色。随着时代的演进,本色的意思

  • 魏晋期间的数学家刘徽是最早发现圆周率的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晋期间的数学家刘徽

    刘徽是魏晋时期有名的数学家,他在数学上有着极大的成就,在数学界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他在十分简陋的环境中,冥思苦想,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理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与刘徽有关的故事吧。刘徽画像刘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乃至世界知名的数学家,他通过自己不断地研究,在十分简陋的环境下,提出了“割圆术

  • 揭秘南北朝著名隐士陶弘景后世有什么之称?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著名隐士陶弘景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陶弘景画像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抱着一种得遇明君的希望。这就是积极出仕为官的心态,也很符合他是士族家庭的出身,以及他早期的

  • 对格拉纳多斯的评价:一生都奉献给了钢琴艺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格拉纳多斯

    格拉纳多斯是西班牙的作曲家、音乐家。格拉纳多斯简介记载他于1867年7月27日出生在莱里达。格拉纳多斯1879年跟随一名军乐队指挥开始学习钢琴。1880年跟随Joan Baptista Pujol学习钢琴,三年后16岁的格拉纳多斯获得大奖,给费利佩·佩德雷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84年格拉纳多斯向费

  • 为何东晋陶渊明被誉为中国田园诗人的第一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陶渊明被誉为中国田园诗人的第一人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成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陶渊明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

  • 著名词人李清照是因为什么才能年少出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学士大夫家族,父亲是李格,祖籍济南历下。从进士做起,开始步入官场。李格曾经做过苏轼的学生,他的仕途还算得意,进士出身到了刑狱,李部员外郎。是一个文官,本身非常有才学,家里面藏书典籍上万卷。李格的文章写得也很好,现在在曲阜还有一个石碑记载李格的文学成就。李清照的母亲是当朝状元王拱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