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安禄山为何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向长安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为何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向长安发动安史之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256 更新时间:2024/1/20 15:38:23

杨国忠(?—756年7月15日),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代宰相、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番将安禄山、史思明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发动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杨国忠执政期间,两次发动了征南诏的战争,由于杨国忠使用无能的将领征南诏,以及士兵深入南诏水土不服遭遇瘴疠,而先后失败。

天宝十载(751年),鲜于仲通率军攻打南诏,遭遇失败。南诏投靠吐蕃。写史的人因为极端厌恶杨国忠而夸大了唐朝的损失。鲜于仲通征南诏时只用了剑南的军队,还没有从外敌调兵。根据《资治通鉴》《新唐书》记载,在征南诏之前,唐朝在剑南只有三万军队。而且还要留兵驻守。鲜于仲通用的军队远少于3万人,损失也远少于3万人。却被写史的人夸大成了损失六万人。

鲜于仲通失败之后,杨国忠下令从两京及河南北募兵去征南诏。人们听说云南多瘴疠、在交战之前就会因为瘴疠死十分之八、九,所以没人愿意应募。杨国忠就派御史捕人强制送到军所。早在征南诏之前,唐朝的精锐部队、精兵猛将早就集中在西北的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这些地方,而剑南没有唐朝精锐部队,两京及河南北无武备,几乎没有军队。在鲜于仲通失败之后,杨国忠从两京及河南北征募的是一些缺乏战斗力的平民组成军队,由李宓率领去征南诏。

李宓率领唐军征南诏,到达南诏首都太和城外。南诏闭壁不战。李宓军队粮尽,士兵水土不服,士兵因为瘴疠与饥饿而死的达到了十分之七八,李宓率军返回途中被南诏追击,李宓率领的军队全军覆没。此战唐朝的损失也被严重夸大。李宓征南诏只有一次。高适李云南征蛮诗》记载李宓在征南诏之后返回了长安,“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但是写史的人因为极端厌恶杨国忠而夸大了唐朝的损失,把李宓写成了死在南诏,并且严重夸大了唐朝损失的人数,将损失人数夸大为七万、十万等多种说法。甚至把鲜于仲通与李宓的损失加起来并且夸大到接近二十万人,但是实际唐朝损失人数远少于此数。

杨国忠专权误国,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动辄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用兵,不仅使成千上万的无辜士卒暴尸边境,而且给少数民族地区造成了灾难,唐军深入南诏,并且给南诏造成很大破坏,云南自曲、靖二州以下东爨居地被唐兵破坏。

杨国忠为了笼络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让文部选官不论贤不贤,年头多的就留下来,按照资历有空位子就接官。按惯例,宰相兼兵部、吏部尚书,选官应交给侍郎以下的官员办理,规定的手续十分严格,须经三注三唱,反复进行,从春至夏才能完成。杨国忠却自示精敏,先叫胥吏到自己家里,预先定好名单,然后把左相陈希烈及给事中、诸司长官都叫到尚书都堂,读—名便定一名,一天就完了。当全部结束之后,杨国忠便当着大家的面说:“左相和给事中都在座,就算经过门下省了。”于是,选官大权就这样由杨国忠一人垄断。从此门下省不再复查选官,侍郎仅仅负责试判,致使选官质量下降。

然而另一方面,由于杨国忠迎合和满足了一些人的权欲,因而颇得众誉。为此,杨国忠的亲信京兆尹鲜于仲通、中书舍人窦华,侍御史郑昂等授意选人,请求玄宗给杨国忠在省门立碑,歌颂其选官有“功”。玄宗让鲜于仲通起草碑文,并亲自修改了几个字。鲜于仲通为了向杨国忠献媚,便把这几个字用黄金填上。

杨国忠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天宝十二载(753年),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玄宗担心会伤害庄稼,杨国忠便叫人专拿好庄稼给玄宗看,并说:“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玄宗信以为真、以后,扶风太守房(王官)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便叫御史审问他,从此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杨国忠专权误国,积怨太深,终被乱刀砍死,实为罪有应得。但是客观来看,在他执政期间,虽然国事日非,但朝中未出现李林甫妒贤嫉能、诛逐大臣时的那种恐怖动荡局面,而在一时间内还曾搜罗天下奇才,迸拔淹滞,颇得众誉。杨国忠独揽大权,外戚跋扈,民怨沸腾,终不可收拾,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强大的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他作为宰相,自是难辞其咎。但是,早在李林甫执政期间,唐王朝就已经显露出趋向没落的种种迹象,只是到了杨国忠执政时来个总爆发而已。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清朝最惨的四次败仗 每场都十分的奇葩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败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说到清朝末年,大部分中国人都不愿意回忆起这段悲惨的历史,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最屈辱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之内不管是清朝还是后来的中华民国,都是饱受列强的欺负,签订了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积累两千年的威严,在短短的一百年之内,不仅威望全无,而且自

  • 先秦时期诸侯国:越国的建立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越国,春秋,历史解密

    越国(公元前2032年 -公元前222年 ),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

  • 李陵容:本是“昆仑奴”,却平步青云成为一代皇太后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陵容,晋朝,野史秘闻

    首先我们了解下“昆仑奴”的含义,这里的昆仑并不是指现代的昆仑山的意思,在古代的时候昆仑是指南洋地区。这里的昆仑奴是指,从南洋发配来的奴隶,这群人大部分都是东南亚一带的黑人,还有很少一部分是阿拉伯人。这种奴隶,在中国古代的数量十分稀少,因此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话说司马昱还是会稽王的时候,就有人给

  • 她进宫做了10年丫鬟,最后成为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乾隆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风流的皇帝,但其实他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不管是对身边的大臣还是对待自己的亲戚都相当的不错。就像自己的原配孝贤纯皇后,她的弟弟傅恒和侄子福康安都受到乾隆的赏识,成为了清朝时期比较有名的大人物,但唯独对慧贤皇贵妃的家人非常残忍,她的家人没有得到厚待,而且还被赶尽杀绝。慧贤皇贵妃高

  •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曹操最为精锐的虎豹骑由谁统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能够看到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就是靠着他的强大的军队,在他的麾下,最倚重的就是这个虎豹骑了,这个也是他的手中最精锐的一支军队了,就是靠着他的存在,才能够消灭袁绍,统一北方,而且在攻打其他的割据势力的时候,也都是依靠着这个强大的军队才最终实现的,可以说曹魏政权的建立,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靠

  • 位高权重的“征东大将军”,除了张辽还有哪些人做过?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在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不过,《宋书·百官志上》:“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也即在曹魏的武将中,四征将军的地位在四方将

  • 嘉庆的皇后死了之后,他为什么不敢大办丧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清朝,历史解密

    “禅让”这个词,从尧舜时期就已经被使用,而且最后演变为“内禅”和“外禅”,例如北周皇帝禅让给杨坚,属于外禅,而内禅就比较多,只要是皇帝让位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宗室成员,都叫内禅。清朝唯一的禅让发生在乾隆晚年,嘉庆即位后,对太上皇乾隆表现的毕恭毕敬,4年的时间内,嘉庆的隐忍,让人佩服。甚至连他最爱的皇后去

  • 清朝皇帝康熙叫做玄烨 这个名字有什么寓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清朝,野史秘闻

    大家都知道清代的皇帝康熙叫玄烨,但是很少人知道“玄烨”二字有什么含义?小编同样是带着疑惑去探索历史,现在来看看康熙帝的的名字包含这什么意义。以及是谁给他起了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和西洋人有什么关系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达20余年之久。这位洋人

  • 不投降也不会被杀的关胜投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胜,宋朝,风云人物

    在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座次之前,征讨梁山的朝廷官军主将,几乎无一例外地被生擒了,而被生擒的官军主将,也无一例外地投降了。有人感叹:难怪宋江在金兵面前不堪一击,举倾国之力,也打不过被金国打残的辽兵——将贪生士怕死,也就欺负老百姓是内行,钟相杨幺王小波李顺田虎王庆方腊宋江,不是招安就是剿灭,谁也没成气候。宋

  • 夏侯渊为何能指挥徐晃与张郃?他与曹操之间有何裙带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当年张鲁投降曹操之后,曹操留下大将夏侯渊留守。夏侯渊以徐晃击败陈式,用张郃驻守广石,刘备攻而不克。后来刘备采用法正的计谋,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当时刘备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夏侯渊中计前来救火,最终被老将黄忠斩杀而死。定军山一战中,突出了法正之智,黄忠之勇,却也暴露出了夏侯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