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侯渊为何能指挥徐晃与张郃?他与曹操之间有何裙带关系?

夏侯渊为何能指挥徐晃与张郃?他与曹操之间有何裙带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52 更新时间:2024/1/14 0:13:53

当年张鲁投降曹操之后,曹操留下大将夏侯渊留守。夏侯渊以徐晃击败陈式,用张郃驻守广石,刘备攻而不克。后来刘备采用法正的计谋,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当时刘备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夏侯渊中计前来救火,最终被老将黄忠斩杀而死。定军山一战中,突出了法正之智,黄忠之勇,却也暴露出了夏侯渊的阵前轻敌。因此有人就提出疑义,认为夏侯渊如此能力不济,为什么还能镇守关中,并统帅身为五子良将的徐晃与张郃呢,难道是因为他与曹操之间的裙带关系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来,夏侯渊的夫人是曹操之妻妹,也就是说,夏侯渊与曹操互为连襟。但实际上,夏侯渊能成为统帅并不是因为这层关系,而是因为夏侯渊本身就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帅才。他尤其擅长千里奔袭的运动战,更是能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随机应变,具备指挥大型战役的军事才能,正因如此,曹操才会让夏侯渊统帅三军。而夏侯渊的将帅之才,可以从下面几场战役之中体现出来。

公元211年,身为征西护军的夏侯渊率领大将徐晃攻打在大陵叛乱的商曜等人,一战攻下二十余个据点,更是直接斩杀贼首商曜,只不过此战屠城不义,为后人指责。

公元214年,渭南兵败的马超在投奔张鲁,并迎娶了张鲁的女儿后,向张鲁借兵,打算反攻凉州。马超领兵围攻祁山,镇守此处的姜叙急忙向夏侯渊求救。此时夏侯渊帐下的诸位将领认为不可轻易分兵救援,要听从主公曹操的意见。但夏侯渊认为曹操远在邺城,路途遥远,如果等到曹操的命令下来,只怕祁山已失。况且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于是夏侯渊不顾将领们的劝阻,安排张郃率领五千士兵从陈仓进兵援护姜叙,自己则亲自运送粮草,带领大军随后赶来。等到张郃来到渭水之上时,马超却没有继续攻打,他见曹军势大,于是在围攻祁山三十天后,丢下了军事器械用作延缓夏侯渊大军的进攻,从而退回了汉中。此时韩遂也正驻于显亲,夏侯渊在击退马超后,又转而至显亲攻打韩遂,最终导致韩遂战败逃亡,落魄身死。

公元215年,曹操出兵南征张鲁,征用镇守凉州的羌、胡诸王。曹操与这些人见面时,都让夏侯渊伴随自己左右,以震慑羌、胡诸王。可见夏侯渊在军中的威望之高。

可以说,夏侯渊自出兵以来,以将帅的身份南征北战,未尝败绩。当年韩遂作为关中割据势力之中最强大的诸侯之一,曹军将士在对阵韩遂时都感到有些畏惧,由于关中士兵凶悍强势,因此诸位将领希望挖战壕以拖延敌军的攻势,双方持久对峙。但夏侯渊却认为此时正是军威正盛,军心可加以利用,若与对方打持久战,只怕正入韩遂下怀,于是他下令出兵,对韩遂的军队发起冲锋,果然将韩遂击退。可见夏侯渊对战事的分析也是十分精准到位的。

正由于夏侯渊能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和商曜等叛乱,更是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可见其带兵征战能力之强。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夏侯渊能力极强,这才深得曹操信任,最终成为三军统帅。只可惜人无完人,夏侯渊因为轻敌而中计,最终身死定军山,结束了他征战的一生。但身为将士,能马革裹尸,对于夏侯渊而言,也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局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泓水之战:宋襄公太过于理想化,在这一战中重伤不治而亡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前639年(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烈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约楚成王以及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曹国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会盟,齐国和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

  • 茅盾和秦德君感情如何?他后来为何抛弃秦德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德君,民国,历史解密

    在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回忆录中,秦德君这个名字根本不存在。这也许是那个年代的“杰作”吧,藏在心里的东西,却在文字中被“遗忘”。事实上,这个一生充满传奇的女子和茅盾在一起生活了三年,给了他丰富的创作灵感。然而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形同陌路。”1918年春节,23岁的沈雁冰(茅盾)和孔德沚结婚。沈雁冰这个

  •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刘伯温看到菜后吓了一跳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朱元璋在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之后,就对身边多年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起了猜忌之心。他总觉得这些开国的功臣们,将来有可能会谋反,夺取他的皇位。他就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可是立朱允炆为太子,以后朱元璋更加的不放心,因为朱允炆年纪太小,他怕这些功臣们不听朱允炆的话,将来如果自己不在了,朱允文有可能坐不稳这个

  • 明朝官员顾起元简介: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李景隆曾迎接燕军进南京城,为何后来却被削爵圈禁致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景隆,燕军,文史百科

    李景隆,男,汉族,字九江,南直隶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初期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袭爵曹国公,奉旨出京练军,授左军都督同知、太子太傅。建文帝时期,参与削藩行动。靖难之役时,拜大将军,征讨燕王朱棣,先后在郑村坝、

  • 在清朝统一战争中,鲁王政权包括什么?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统一战争,清朝,战史风云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之一,清朝推翻明朝和顺朝之后,依然还是存在着不少反对满清的统治的汉人势力,南明鲁王政权就是一个例子。1645年闰6月12日,前朝的明朝势力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在宁波起兵,与定海总兵王之仁联盟对抗清朝,并派遣举人张煌言赶赴台州,恭候鲁王朱以海监国。在28日,朱以海监国在

  • 揭秘:多尔衮为什么不直接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多尔衮,清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清朝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熟悉清朝的人都知道多尔衮的存在,作为清朝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人,多尔衮不是帝王却享受帝王待遇,甚至庙号宗义皇帝,可见在统治集团内部都承认多尔衮的地位,有权有势的多尔衮为何不取而代之呢?其实其中另有

  • 关羽死后,他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最后归谁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三国,野史秘闻

    三国的关羽有着“武圣”的美名,其天生神力,武艺超群,是威震天下的虎将。而关羽的神勇无敌,还跟他拥有两样“宝贝”有关: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先来说话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这把刀可谓童孺皆知。那么,这把刀到底长的什么样子?《三国演义》中称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关王刀

  • 魏明帝曹叡死后,他的儿子与满宫嫔妃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曹叡,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黄初七年继位为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叡在位期间,任用曹真和司马懿,多次抵挡蜀汉和东吴的进攻,平定鲜卑,灭掉了公孙渊,颇有建树,还算是一位不错的帝王,然而,曹叡很短命,三十六岁时病死,英年早逝,谥号魏

  • 丁谓可以说是宋朝的第一聪明人,他是怎么溜须拍马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丁谓,宋朝,文史百科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拆弃瓦砾灰壤实入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